有一些人評論糧田荒廢是國富民強的表現,你怎麼看?

正義天涯緣


有一些人評論糧田荒廢是國富民強的表現,你怎麼看?



我不知道提問者怎麼看,都俠認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一個國家強不強,富不富主要看農業發達不達,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八九億,糧田都荒廢了,十幾億人口吃什麼?靠進糧食可以,但人家說多少錢就多少錢,人家也可以卡你的脖子,多少錢不賣給你,土地,糧食是國家的命脈,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農業發達了,在世界的話語權就會提高。

現在農村有很多被荒的土地,就因為種地不掙錢,農民都外出打工,家裡的地沒人種,造成資源浪費,糧食收成不高,只能靠進口糧食補充國庫,所以國家要對農業,農村進行改革,大幅減少農業人口,使荒廢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農業發達了,糧食產量提高了,讓別人進口我們的糧食,這樣糧食價格我們說了算,不需別人給我們來定價。
總之土地荒廢了並不代表國富民強,有很多老人還記得三年自然災害,我國人民上下齊心,特別是農民付出了很大代價,三年還清了債物,現在農村種地的人數並不多,基本都是老人,幹不動了土地就荒著,這給農業發展帶來很大障礙,使農村,農民更加貧窮,新農村建成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迎接我們國家的就是國富民強。


都俠廣場舞


民以食為天。沒有經過捱餓的人,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我們的生活剛有點好轉就開始得瑟,把農村變成城鎮,把耕地栽樹種草,發展到蓋樓,建小區。我看這不是個好主意,藏有很大的隱患,試想一旦發生災荒,十幾億人沒有飯吃,後果是多麼可怕。毛澤東曾經說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手機用戶莫言傳


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全面,不準確,不妥當。應該是經濟發展和變格時期,引起的一些變化,有待通過結構調整,投資方向迭擇,勞動力整合,走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的方式來解決。


小貓鬍子103240101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沒餓過怎曉溫飽難!有錢並不能買到一切,戰亂時一個金戒指換不來一個窩窩頭!忘了開國皇帝“手中有糧心裡不慌”、“深挖洞廣積糧”的遺訓,離吃苦的日子越來越近啦!


偶爾也敢發牢騷


在中國這種表現能說是一種怪現象,也是暫時性的,中央提出不是要大力振興三農,把飯碗牢牢撐握在自已手裡嗎!你這麼說不適時宜。單靠外國是靠不住的,自已動手,豐衣足食才是根與本。


莫勝蘭


有一定道理,有些農民不種地也照樣有飯吃,打工收入甚至比種地收入還高。有的地荒廢幾年,歇一歇也有它一定的好處。這幾年不願意種地的農民雖然不在少數,但實際荒廢的土地並不多,而是暫時讓別人種了。總起來說,每年的糧食產量並未見明顯的減少,不可為此大驚小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