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建設心理服務體系 爲百姓減壓解憂

橙色的躺椅,明亮的沙盤遊戲設施……這是瀋陽市瀋河區大西街道杏林社區知名心理諮詢室——“心語小屋”的一景。儘管正值“十一”長假,仍有居民前來諮詢各類心理問題。

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因不忿情緒引發的激情犯罪、因認知偏差引發的矛盾糾紛、因心理失衡引發的報復社會等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抓源頭預防、平和社會心態成了基層平安建設的一項新內容。

“心語小屋”是瀋陽悄然興起的心理諮詢室的縮影。瀋河區委書記王忠昆告訴記者,今年年初,遼寧省委政法委將瀋河區作為全省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區,到目前,全區111個社區均已完成心理諮詢室的掛牌工作,專職或兼職的心理諮詢師們運用心理干預技術,化解家庭、鄰里等矛盾糾紛,受到歡迎。

“只有社會成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整體提升了,個體在面對社會壓力和突發事件時才能夠調整心態,積極應對,社會才能實現和諧與穩定。”王忠昆說,今年以來,瀋河區找準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在社會治理中的切入點和突破點,探索平安城區建設新路。

區委政法委聯合11家社會組織,組建了由13名心理服務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和首批21名持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質的志願者團隊,並將志願者分配給了街道、社區,對接開展相關服務活動。

杏林社區黨委書記周莉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她說,“心語小屋”一直將心理健康服務作為社區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為老百姓減壓解憂。至今,已為660餘人次進行了心理服務,化解矛盾糾紛500餘件,調解成功率逾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