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擁有過最好的時光,就是正在路上”。

選擇去稻城亞丁這個地方,只因那句傳說 “中國最後一片淨土,最後的香格里拉”。

從甘南川北迴來後,便相約稻城亞丁。

一年多的準備,終於成行。

九月二十九日,十九人的團隊,浩浩蕩蕩地出發。

香格里拉一詞,意為心中的日月。

“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自從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問世以來,作品中所描繪的香格里拉就引起無數人的嚮往。

然而,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地,世人眾說紛紜。

對於我們來說,

稻城與迪慶,誰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其實並不重要。

當我們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

一起聆聽陽光觸摸雪峰的聲音,

一起感受秋意隨風而舞的歡暢,

香格里拉,就在此時、此地。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瀘定,紅色記憶的飛索鐵橋

從成都到丹巴的途中,必經雅安、瀘定。

雅安曾是西康省省會,以“雅雨、雅女、雅魚”三絕聞名於世。

雅安又號稱雨城,一年中有300多天輕雨飄渺。

路過時,無風、無雨,

多少有點遺憾。

此時,留下更多印象的,

便是那蜿蜒曲折的青衣江,

以及沿江星羅棋佈的村落與那隨江而去、時隱藏時現的茶馬古道。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瀘定,抹不去的,

必然是那22勇士的飛奪氣勢。

此役後,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於木城溝,奇蹟般轉危為安。

然而,銘記的,感悟的,終究已是歷史。

如今,我們期待重遇上的

更多的是

蒼山如海、殘陽似血;濤濤江水,生生不息。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途經梭波古雕群,

遠望,暮色裡更顯滄桑。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丹巴,無以倫比的甲居藏寨


丹巴,遠在四川甘孜深處。

這個小小的縣城,有著藏族中最美麗的嘉絨女子,有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村寨第一名的村莊——甲居藏寨。

獨特的藏民族文化民居與碉樓,托起了甲居藏寨“最美鄉村”之美譽。

甲居藏寨的美,精彩紛呈,四季不同。

春梨、夏霧、秋葉、冬雪,各具特色。

金秋,應是甲居藏寨最美的季節,滿山遍野的樹葉在立冬前後紛紛變黃、變紅,展現出丹巴最富魅力的時節。

一下車,一路的辛苦立即煙消雲散。

高濃度的負氧離子把我們一行人燻得如痴如醉。

站在山頂觀景臺,微風輕拂,草香醉人,令人心曠神怡。

綿延的卡帕瑪山峰逶迤在藍天下,雲霧繚繞,若隱若現。

山中間,一條時隱時現的茶馬古道如煙飄去。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俯看整個甲居藏寨,或碉樓森然,或色彩繽紛。

紅、白、黑色相間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地、成片地鑲嵌在高低參差的綠色、黃色和紅色之中,不時炊煙四起,與皚皚的雪峰、清澈的溪流以及充滿靈氣的山谷一起,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慢慢展開,色彩紛呈,宛若畫中。

卡帕瑪群峰懷抱之中, 149戶嘉絨藏族人家便宜居於此。

終於明白,為什麼它是中國最美麗的村莊。

這裡是一個離天很近的世外桃源,

以山為景,以寨為色,留下最美的記憶。

沿著蜿蜒而下的小路,

我們進入甲居藏寨村民家裡。

近距離地感受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文化。

甲居藏寨的房子都有佛教題材肅靜的門窗,幾乎家家在房頂都有一個溢滿陽光的大露臺。

露臺上,滿目的黃玉米紅辣椒 ,

在藏民多彩的建築風格里,

宛如油畫般。

我們興奮地爬上到露臺,

遠觀,近看,盡情地欣賞著這自然的美景。

此時,笑聲喧囂起,

自然而成農家小院最美的煙火氣息。

入廳,上果,

共吼一曲天路之歌,

以壯行程。呵呵!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新都橋,意亂情迷的光影世界

中午時分,我們一行人就到了塔公草原。

草原上的塔公寺威武壯觀,歷盡千年,在藏傳佛教中有著極高的地位,素有“小拉薩”之稱。

"塔公",藏語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

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途經此地,隨身攜帶的釋迦牟尼佛像忽然開口,示意願留在此地。文成公主立即按照佛像原貌複製一尊留下,並建寺供奉。

於是,高原上便有了被稱為“小大昭寺”的塔公寺。

塔公草原也因此而得名。

眼前,金碧輝煌的塔公寺,被潔淨的“木雅經塔”環繞,在藍天下熠熠生輝。

寺後,挺立著一座雄偉的雅拉雪山(藏區四大神山之一),與草原交相輝映。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斜對面,高坡上,聳立著一尊莊嚴的白塔。

靜靜地、無聲地訴說著虔誠,

年復一年地地聆聽著藏民堅守信仰的祈禱。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匆匆遊覽後,我們便奔向新都橋。

這裡,有藍天、白雲、草甸、青楊樹、藏民居。

如此的光影世界,讓眾多的攝影者意亂情迷,世稱“攝影家的天堂”。

放下行李,

我們三三兩兩地漫步於高原風光裡,

尋找自己最美的風景。

傍晚的新都橋,安靜,淡雅。秋意正濃。

我想,這是一個需要時間慢慢體會的光影世界。

小道邊,溪流潺潺,閒聽高山流水;

藍天上,鷹擊長空,勝看笑傲江湖。

一路上,暖洋洋的陽光,柔軟地照射在那些黃的、沒黃的,紅的、沒紅的樹葉上,葉豔如花。不時地有人騎馬而過,留下歡聲笑語。

抬望眼,從雲縫裡、從葉的間隙中,我們的整個世界五彩斑斕。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由於第二天六點就得出發,小夥伴們早早地回到酒店休整。

就此留下了終生憾事。事後,同行的導遊說,

那天,新都橋日照金山…..

由此,我向往揹包客,

走每一個你能走到的地方,

看別人看不到的美麗,不留遺憾。

稻城,日漸萎縮的紅草地


這是一段最艱苦的旅程。

一路上,翻越座座高山,高原反應也如影隨行。

第一座山,是海拔4412米的高爾寺山。

過雅江,在顛簸中又接連翻過海拔4658米的剪子彎山、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到達理塘縣時,同行的小夥伴們出現了不同的高原反應。

海拔4014米的理塘縣城,被認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縣城。理塘有三樣東西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一是它的高度,二是寺廟,三是每年的賽馬會。

過理塘毛埡大草原後,我們稍作休整,吃高原雪魚,補充體力。同時購買葡萄糖口服液,以作應急。

午後,翻越兔子山,到達海子山。

由於旅途艱苦,加上高原反應。

到達觀景臺下方時,只有五個夥伴下車與我同行,慢慢攀登,體驗高原美景。

海子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蹟,其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銀日則海拔為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其規模密度為中國之最。

遠望,大小海子星羅棋佈,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多顆鑽石,閃爍山間,碧藍澄澈,散發著讓人沉醉的恬美。

更為驚喜的是,抬望眼,悠悠白雲,觸手可及。

走在海子山上,總覺得離天好近。

沒有調過色彩的照片,不知道你能否從中感受到它的不同。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抵達桑堆小鎮,豁然開然。

桑堆小鎮風景綺麗,公路沿線牧場開闊平展,河流平緩如鏡。

遙望遠處,山巒起伏,氣象萬千。

村落、牧人、牛羊散落其間,寧靜安詳。

藍天白雲襯托下的黃楊和紅草地分外妖嬈。

面對如此景色,我早已把高原反應拋到九霄雲外了。

紅草地,簡直就是一塊被打翻了的調色板,紅的草、黃的樹、藍的天、白的雲,如此豐富的色彩也算是對一路顛簸的最好補償吧。

山青心欲燃,紅樹醉秋色。

可心中隱隱作痛的是,紅草地已日漸萎縮。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夜宿3750米海拔的稻城,由於高原反應及乾燥的氣候,

大家反應強烈,身體不適。

為了第二天準備已久的挑戰,都早早地休息了。

亞丁,永恆記憶的“三山二海”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念青貢嘎日松貢布(亞丁自然保護區),藏語為“神聖雪山怙主三尊”,方圓千餘平方公里,位於甘孜州南部稻城縣日瓦鄉境內,主體部分是三座完全隔開,但相距不遠,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間菩薩,6023米),南峰央邁勇(意為金文殊菩薩,海拔5958米),東峰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5958米)。三座雪峰潔白、峭拔。仙乃日像大佛,傲然端蓮花座;央邁勇像少女,嫻靜端莊,冰清玉潔;夏諾多吉像少年,雄健剛毅,神彩奕奕。

為了避開人流高峰,

當夜色還在沉睡中,我們便帶好乾糧,出發前往亞丁自然保護區。

清早,車內也略感寒氣。

天空中,依稀可見星辰閃爍。

約78公里的路程,行駛約二個小時後抵達。

在酒店匆匆放下行李,便直撲景區門口。

只為了那“三山二海”:

仙乃日神山、夏諾多吉神山、央邁勇神山;

牛奶海、五色海。

一下車,景區門口已是長長的隊伍。

等候1個小時左右,我們換乘上了景區觀光車。

在這裡坐車睡覺是一件暴殄天物的事。

路邊的高原美景時不時地會讓你歡呼雀躍,高反統統隨風而去。

峰迴路轉時,總是能不時地看到兩座神山:仙乃日和夏諾多吉。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車途中,路經亞丁村。

這是個只有28家藏民的小村,周圍就是一片青稞田地。

寧靜,絕世而佇立。

遠處,莽莽雪峰,白色蓮花綻放藍天。

近處,晨炊嫋嫋,晚秋的田野裡稞麥堆朵朵。

我想,夢裡的香格里拉就在眼前了。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觀光車在衝古寺停靠。

這是座有八百年曆史的藏傳寺院,

也是我見過的最寒酸的寺院,有點殘垣斷壁的錯覺。

但衝古寺地處美麗盆景衝古草甸之中,坐擁蒼翠蔥蘢的松海,與觀世音、金剛手、文殊三座神山相傍,一直以來也是信眾眾多。

遠望神山,心便不由自主地澎湃起來。

從衝古寺前往過洛絨牛場,

可以步行,也可乘車。

為了省下時間和體力,我們選擇乘坐電瓶車,也錯了不少路上的美景。

這裡峽谷風景非常漂亮,棧道修在小河上。

如果有時間和體力,一定要徒步走完這一路。

草甸、小溪流、峽谷、叢林,這就是亞丁的美麗。

而徙步,一定是最佳的觀賞選擇。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一到達洛絨牛場。眼前豁然開然。

金黃金黃的草甸一字展開,五彩繽紛的小河從草場穿梭而過,遠處的牧場木屋交相輝映,成群的牛馬悠閒自在。明媚的陽光掠過雪峰瀉下,在溪流上折射出彩色眩光,構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

高原的景,竟可以這麼美。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在此,我們兵分兩路。

一路前往最美的五色海,一路選擇平緩的珍珠海。

從洛絨牛場徒步向上攀登,是一場身體與意志的雙重考驗。

匆匆吃過自熱的午飯,六壯士就英勇無畏地出發了(還有一個六歲的男童哦)。

挑戰自身極限的路程就這樣虔誠地開始了。

一路上,同行的小孩天真活潑,蹦蹦跳跳,

帶來無數的歡聲笑語,也給我們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就是在平緩的坡度上,也免不了氣喘咻咻。

走走停停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只要有景,我們便興致盎然,

擺型、裝逼。其實心照不宣的是:休息休息。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越往上走,路越發的不好。

陡峭,狹窄不說

還泉水長流,道路泥濘。

不時的還有石塊鬆動。

景區的人文關懷在此完美體現。在幾處危險路段,總是有工作人員幫忙行人通過,時不時地拉你一把,扶你一下。

贊一個。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在相互鼓勵和小孩的引領下,

不知不覺間我們到達了分叉路口。

兩個選擇:一是直上陡峭的五色海,二是往平緩的牛奶海前行。

呵呵,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借我洪荒,直上青雲。

五色海,我來了。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五色海,又名登崇措、舍利海,意為吉祥海。它位於仙乃日與央邁勇之間,海拔5100米,湖面呈圓形。五色海由於光的折射下,雪山倒影湖面,呈現奇幻的色彩,能產生五種不同顏色而得名。是藏區著名的聖湖(佛經中讚譽該湖與西藏

羊卓雍措齊名),據傳能"返演歷史,預測未來"。

我的腳步,已在仙乃日峰腳下。

正是午後,傾斜的陽光就像佛光罩在仙乃日雪峰上,不時地變幻著色彩。

依山之伴,是那幽幽的五色海。

遠遠望去,彷彿碧玉鑲嵌在雪山之下,寂靜安詳。

純淨的湖水給人以平和安寧的心境。

日照不足,淡藍的海子並不透明,顯得神秘莫測。

陽光透過雲層輕輕地掠過,於是它也如寶石般變幻著光彩,時而黯然,時而耀眼,時而又飄忽不定。

一路艱險,魂牽夢縈的,就這樣呈現在我的面前。

如果沒有這次旅行,我難以想象這裡是如何的一幅景象。

若不身臨其境,你根本無法領略那種美,那種感覺,

幾分寧靜,幾分樸素,幾分震撼。

此刻,語言是如此的蒼白。

我在此,

僅僅記錄了這一段旅程,

為了此次記憶的永不磨滅。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從另一側下山,

一路輕鬆到達牛奶海。

牛奶海(海拔4600米,又叫洛絨措,古冰川湖,狀如水滴,四周雪山環繞,湖水清瑩碧藍,山止成瀑,以其玲瓏秀雅水色翠藍而著名。

牛奶海在央邁勇的山坳裡,呈扇貝形,中間是碧藍的雪水,周邊則是一圈乳白色環繞。

這圈乳白色應該就是牛奶海名稱的由來吧。

近岸邊的水略有些深色,下面都是遠久植物的沉積。

海子邊是片片草甸和碎葉叢,軟軟的,像塊綠色的絨布,小心地呵護著這塊寶石。

草甸上面是堅硬石壁,還有沙石灘,顯得格外冷峻。

就此,我虔誠地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來回五個小時,應該是比較快的。

經歷過了,才知道,世間許多事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困難。

努力過,就無悔無憾。

日瓦鎮,花香迷漫的香格里拉

原本打算二進溝,再次靜靜體驗高原雪域獨有的魅力,

但昨天傍晚下山後長長的排隊等候,心有餘悸。

同行的夥伴最終放棄了再進溝的想法。

也好,有半天的時光,

可以慢慢體會高原小鎮的獨有魅力。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晨起,窗外隱隱花香。

邁出門,小鎮,簡單安靜,陽光嫵媚。

或許是高原日照的原因,沿街的花兒分外鮮豔,別樣妖嬈。

雛菊多姿,宛如滿天星辰,

波斯菊風中搖曳,楚楚動人。

漫步期間,小鎮民居自有藏家風格,同時揉合了歐式特點,家家戶戶的圍牆外、籬笆旁、陽臺裡滿滿的都是鮮花,香甜欲滴。

行走在小巷,奔波疲憊的行程多了輕鬆閒適。

其實,快樂也可以非常的簡單,

一垛圍牆,幾堆石頭,

都可以是擺拍道具,

快門瞬間

留下微笑,留下友情,留下彼此難忘的記憶。

遊記: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路過百合民居,

有眼尖的夥伴發現,

古樸的青石牆下,一張同樣古樸的木頭椅子

靜靜的候著,

此時此刻,應景而起,

在大家的爽朗笑聲中,同行的夫妻們,

在此留下相知多年的剪影:

對望,相伴多年的深情;

親吻,相擁相攜的甜蜜;

依偎,彼此包容的守望;

並肩,執手行走的溫暖;

(版權原因,此處略去四張特點鮮明的照片)

其實,看過山轉過水,美景時刻在心。

銘記於心,永遠是彼此明亮的笑容。

攜手,我們永遠在路上。

後記

我想,

這次行走在亞丁的地平線上,

在我心裡已經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念想。

和去年甘南川北一樣,我所能做的:只能是聆聽和祝福,只能是瞻仰和崇敬。

藏傳佛教帶給我的震撼不時觸動我的心靈。

在這裡,我可以深切感受到宗教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藏區,這片神秘而純粹的淨土,依然保持那種純粹、安寧和神聖。

我想我一定會再次來到,

也許那時會有更多的感悟。

溫馨提示:計劃去西藏,川西旅行的小夥伴們,可以諮詢微信:1161241997,索要行程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