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天!30萬億財富生死劫,事關中國的未來!

千呼萬喚始出來,隨著銀保監會銀行理財細則出爐,中國銀行理財迎巨大變局!

這個影響太大了,銀行理財涉及30萬億市場規模,影響300萬銀行人的生計,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這筆數十萬億鉅款,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關係千家萬戶,更得切實管好,郭主席責任重大!

根據銀監會公告,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同時,將單隻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5萬元降至1萬元。

這意味著,長期以來,銀行要求的面向公眾理財產品門檻,從5萬降到了1萬,銀行理財門檻降低了;但玩銀行理財的人得更小心,因為這次剛性兌付徹底打破,“買者自負”的時代已經到了;買理財產品可以保本,將成為了歷史。

此前銀行理財5萬元投資門檻時,把一大批客戶擋在了門外,5萬門檻對於大城市白領不算什麼,但對於一般城市工薪階層,廣大農村縣城,還有四五線城市退休大爺大媽們來說,門檻並不低!

一旦這個新規實施,將有更多大爺大媽,工薪階層進入到理財市場,這對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是衝擊;本來現在銀行拉存款越來越難,央行數據顯示,銀行活期存款上半年流失500億,為歷史罕見!

當然這是把雙刃劍,銀行剛兌時代,隨著新規落實一去不復返,投資者需要對自己理財產品“買者自負”,而穿透的信批也讓對理財一知半解的人群,對銀行理財望而卻步。

不過,銀保監會顯然早有準備,事情總是很湊巧!今年5月,銀保監會郭主席出來喊話,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可能賠光...引發軒然大波;但事實證明,他說的是對的。

從6月開始,P2P理財就連環爆雷,短短40天,竟有百家P2P平臺老闆跑路,一家接著一家爆掉,行業人人自危!

不出意外,萬億規模的P2P理財,從此將畫上休止符,很多人被騙光的結果,就是對這個行業不再信任,選擇用腳投票。

P2P雖然規模近萬億,但在銀行理財面前,只是小巫見大巫;從高層的角度看,P2P地雷爆破並非壞事!就像股市以閃崩教育投資者,P2P的集體爆雷,也是一種投資者教育,你想拿平臺高收益,平臺盯的是你的本金。

在P2P轟然倒塌,餘額寶等受到監管後,資金能理財的出路,已經越來越少;現在理財門檻從5萬降到1萬;意思很明確,大家還是乖乖買銀行理財,一年4%-6%的收益,至少比存款要強,而且不會有那麼騙局。

……

這麼多年,大家都習慣了理財保本保息,本金和利息肯定能拿回來;現在沒了剛性兌付,失去最大賣點,銀行理財迎來大挑戰!

畢竟,在很多人觀念中,銀行是可靠的,銀行理財帶有“銀行”兩個字,可以躺著拿錢,高枕無憂了;但現在,銀行理財,也是有風險的,如果你不增強自己的金融知識,甚至可能血本無歸,這會讓很多人感到恐慌!

最近這兩年,銀行理財尷尬凸顯,先是貨幣基金來搶飯碗,大家習慣把錢放餘額寶,利息並不比理財低多少,花起來還方便;去年火爆的P2P,收益率直接秒殺銀行理財。

相比之下,銀行理財流年不利,去年底延續至今的國家去槓桿,理財產品資金違約逐步增多,銀行不能剛性兌付是早晚的事!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資管新規落地,要打破剛性兌付,不允許搞資金池,讓銀行不能再騰挪資金;該違約就違約,投資者不再受欺瞞。

嚴格意義來說,資金池的業務,其實類似龐氏騙局,一旦沒有後續理財產品,兌付前面的利息,大家都會血本無歸!

今年金融市場多事之秋,股市債市泥沙俱下,網貸爆雷不斷,大家都有點慌,不知道怎麼下手;現在這種投哪哪雷的日子,不賠就是贏。

因此,如果因為P2P崩盤,股市上演股災,就指望大家都去買理財產品,也是一種奢望!

有句話叫: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金融市場一旦連鎖反應,就會是一場大地震;在這種情況下,現金才是王道!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不然,誰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呢?

雖然我們不應該悲觀,但至少先給自己好安全帶,有備無患,方能進退自如;金融不是誰都可以褻玩的遊戲,對金融必須保持敬畏。

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往往最貴;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千萬不能指望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