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有罪?谷歌被罰340億,國內手機廠商慌得一比

當地時間18日,歐盟對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出“重手”:處以43.4億歐元,約合340億元人民幣的鉅額罰款,再創歐盟罰金紀錄。

歐盟控谷歌“三宗罪”

歐盟反壟斷調查集中在谷歌“稱霸”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安卓繫系(Android)。

據歐盟委員會18日發佈的公告,歐盟指控谷歌自2011年起,利用安卓移動操作系統在歐盟市場的主導地位,為谷歌搜索引擎謀求不正當競爭優勢。

谷歌採取的三種做法違反了歐盟反壟斷規則:

其一,谷歌以“非法捆綁”方式向設備製造商提供其應用程序和服務,如要求設備製造商預先安裝谷歌搜索和Chrome瀏覽器,作為使用智能手機應用商店Google play的條件。

其二,谷歌使用“非法財務激勵”措施,通過提供補貼等手段使某些大型移動網絡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預裝谷歌搜索程序,而非其他競爭對手的程序。

其三,谷歌阻撓有意預裝谷歌應用程序的設備製造商使用任何未經谷歌批准的“安卓分支”系統。

歐盟委員會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韋斯塔格在公告中稱:

谷歌利用安卓系統強化了其搜索引擎主導地位,卻以不正當手段壓制競爭對手,致使消費者無法享受充分競爭帶來的好處,“這是違反歐盟反壟斷規定的非法行為”。

迄今為止開出的最高罰單

這是歐盟迄今對谷歌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根據歐盟反壟斷規則,谷歌所受罰款上限應為母公司“字母表”全球年收入的10%。

字母表公司2017年收入為1109億美元。有媒體估算,43.4億歐元相當於荷蘭每年向歐盟支付的預算。

主管競爭事務的歐盟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對媒體記者稱,這一罰單反映了(谷歌)非法行為的“嚴重性和持續性”。

歐盟委員會要求谷歌必須在90天內“整改”,徹底叫停這些行為,如拒不執行,谷歌最高將面臨母公司全球日均收入5%的罰款。

在此之前,歐盟已就涉嫌“濫用其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的主導地位”,向谷歌展開了長達三年的調查。

並在去年6月,向谷歌開出24.2億歐元,約合190億人民幣的罰單,以處罰其違反歐盟競爭監管規定的行為。

除了開出鉅額罰單,歐盟還將強制要求谷歌終止與手機制造商簽訂綁定協議。

谷歌表示不服:將上訴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遭遇鉅額罰單後,谷歌指責布魯塞爾不懂消費者如何使用手機,而且試圖整垮其利潤豐厚的智能手機業務模式。

該公司正考慮針對歐盟創紀錄的43億歐元反壟斷裁決請求緊急法庭保護。

谷歌首席執行官孫達爾•皮柴(Sundar Pichai)表示:

公司將對歐盟的裁決提起上訴,因為這個裁決“拒絕了支持安卓的商業模式”,並且“無視有關當今人們如何使用手機的明確證據”。

這使得最終裁決出爐需要數年時間。

暗示安卓或將收費

據美國CNBC報道,孫達爾•皮柴在歐盟開出天價罰單後在官方微博發文抗議,並暗示谷歌可能會考慮改變現有商業模式,即不再免費提供安卓平臺,而是轉變成蘋果公司那樣的嚴格控制模式。

簡單來說,你要是敢罰我這麼多錢,那羊毛出在羊身上,Android可能不會再免費開源了。

谷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安卓為所有人創造了更多的選擇,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系統,而其快速的創新和更低的價格是激烈競爭的經典標誌。 

孫達爾•皮柴認為罰單忽略了安卓與蘋果iOS競爭的事實,也忽略了成千上萬的手機制造商和運營商以及數百萬依靠安卓構建業務的開發者,以及可以買得起並使用尖端安卓智能手機的數十億消費者。

國內手機廠商慌得一比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用的安卓的系統,一直用了這麼多年,谷歌也沒有收費;但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國產手機在操作系統上沒有自研品牌。

儘管小米有MIUI、華為有EMUI、OPPO有Color OS、魅族有Flyme等這些貼著自主研發標籤的手機系統,不過是定製版的Android,其核心還是Android。由此不難看出,谷歌仍舊掌握著手機系統的生殺大權。

如果谷歌真的做出這一決定,對於國內手機廠商肯定是一場大災難。

前車之鑑,某過於Windows 系統的收費;如果廠商們為了繼續使用 Android,只能乖乖交錢,因此必將帶來手機成本的上漲負擔,而同樣的道理,廠商也會將部分成本負擔轉嫁給消費者。

芯片危機,讓我們已經體驗了一次被釜底抽薪的命運,而在手機操作系統,我們又要成困獸之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