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


在四川成都,曾經出土了一塊轟動一時的七殺碑,上面寫著“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七個連續的殺字讓人觸目驚心!經歷史學家多方考證,立此七殺碑者就是明末臭名昭著的活閻王張獻忠。


七宗罪



作為農民造反領袖中的另類,張獻忠兇戾殘暴,迷信暴力統治,他是制度的破壞者與顛覆者,他的一生是罪惡的一生,斑斑惡行罄竹難書,在歷史中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閃光點,他的一生一個字就能概括,就是殺!他一生以殺人為好。殺起人來,不分青紅皂白,不管老弱病殘,任何一個階層都是他屠殺的對象,活脫脫的惡鬼轉世。他把整個四川都屠空了,人殺淨了!

下面,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講講他的暗黑故事。


七宗罪


一、屠殺降軍


古代中國打仗總有個潛規則,戰勝方總要儘量善待俘虜,所謂殺降不祥。而張獻忠則相反,他公然宣稱,俘虜都是懦夫,善待俘虜就是赤裸裸的資敵行為!張獻忠給他的部隊立下規矩,確定軍隊要屠殺的有三等人:“其一系川人,在川應募者;其二系他省人而在他省投充入伍者;其三系明朝官兵者;此三等人俱當盡誅。”據史料記載,有一次,他打了個大勝仗,俘虜了數萬明軍,突然良心大發,下令不殺俘虜了。還沒待俘虜們下跪感恩,他又發佈了一道命令,人不殺了,但要砍去雙手!可憐數萬壯漢,砍完左手,砍右手,遍地殘肢,如此虐殺,反而不如一刀來的痛快!

二、殘殺文官


張獻忠出生社會最底層,作為被壓迫最深的階層代表,平生極為厭惡與恐懼官場,對自己麾下的文官集團,也不分緣由大肆殺戮。據史料記載,張獻忠麾下大將孫可望打了勝仗凱旋,張獻忠部下的文官們按官場舊例,出城遠迎,進獻賀禮。

張獻忠聞知,勃然大怒,老子還沒死呢,這群腌臢就去捧別人的臭腳,就以“沿故朝陋習”的罪名,抽籤棒殺了二百名文官。他沒事還養了幾十頭狼犬,每當文官們上朝會之際,便放出狼犬去嗅那些投降自己的前明官吏,被狼犬盯上的面露恐懼者立即被拉出去砍頭,張獻忠稱之為“天殺”。手下將領苦苦哀勸他少殺文官,都殺光了誰還為大王牧民治疆?他居然說,“三條腿的賴蛤蟆難找,當官做爺還怕沒人幹?”

三、狂殺文人


張獻忠對待文人的態度與對待文官如出一轍,文官既然都沒一個好貨,那文人也不會有一個乾淨的!都是奸詐偽善,反正都不是什麼好鳥。順治二年十二月,張獻忠在成都公開稱王,以開恩科取士為名,將四川各地前來應考的進士、舉人、貢士騙到青羊宮,以“聚眾圖謀不軌”的罪名,一次屠殺了至少5000名文人,幾乎將四川的文人一掃而空。另根據《明史.流賊傳》記載,活生生講述了張獻忠與自己欽點狀元張大受相愛相殺的雷人故事。張大受此人儀表堂堂,才華橫溢,張獻忠很是喜愛,親自點了狀元。突然有一天,張獻忠突然變得悶悶不樂,患得患失的說:

“我太喜歡張大受了,一刻也捨不得他,索性殺了他,免得總是惦念。”遂下令將張狀元斬首,張大受可謂飛來橫禍,死不瞑目。


四、姦婦屠孺


張獻忠對美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仇恨,在他的眼裡,出身高貴、風姿綽約的美女都是蘇妲己、潘金蓮之流的禍水紅顏,越美越醜陋。根據史料記載,他每破一城,就一定要當眾姦淫當地官紳家最高貴最美麗的女子們,美其名曰替天行道。自己在暴虐後,還要讓部眾輪流當眾姦淫。末了,將姦淫女子的小腳割下來,聚成一堆,號稱蓮峰;然後架火燒燬這些小腳,名為點朝天燭。張獻忠及部下虐殺婦女更是一種有目的大規模集體虐殺行為。例如根據清朝文人李清所著《三垣筆記》記載,張獻忠破黃州,拆其城,役及女子,指甲盡落、血橫流,拆罷仍殺之。針對孩童,特別是男孩,張獻忠也決不會好心放過,張獻忠只要是見到出身高貴或長相俊美的男孩,要麼“每立其人於面前,割而炙之,一舉數臠”,要麼“閹割為監”。他的解釋理由十分奇葩,“出身富貴者長大必作踐女子,俊美者必讓女子牽掛,不如閹(殺)而決之。”

七宗罪



五、搶殺農民


張獻忠和他的部下都來源於農民,對待農民兄弟應該一視同仁吧?大錯特錯,張獻忠對待農民兄弟更狠更絕!張獻忠及其部下一貫“飢則聚掠,飽則棄餘,已因之糧,不知稼穡,地生之利,未問屯種”。建國後,由於糧食奇缺,張獻忠公然下令在大西國(四川)境內“打糧”。何謂打糧,一個字,就是搶,放縱士兵公然搶劫。

張獻忠的部下見糧就搶,見雞就抓,見豬就殺,見人就綁,綁起來用火烘烤,強迫逼供所知的藏糧地點。見到行人端著一碗米,也要“殺而奪之”。張獻忠所部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民逃田荒,百業凋零。比鬼子還鬼子!甚至連醫僧匠役等特殊技能人才也難逃厄運,根據《蜀難敘略》記載:“僧道醫卜百工技藝之人,或找齋醮,或考試,或興大工之類,(獻忠)悉誘之殺之。”

六、殘暴屠城


在長期的征戰中,張獻忠及其部下特別愛好屠城。例如第一次攻打成都,連續數十日不克,張獻忠遂下令,城陷後,全軍解除軍紀,屠城三日。成都城破時,“成都恍如地獄,數十萬生靈,貴賤同盡,惟少艾婦女為營伍所匿者暫得免”。屠城這一滅絕人倫的殘暴做法居然成為張獻忠提升士氣、提高戰鬥力的手段。很快,他又故技重施,攻重慶時,“盡屠其城,間有避匿得存者,查出復斷其手”。張獻忠統計四川期間,成都被毒害的最慘,根據沈荀蔚《蜀難敘略》記載:順治四年七月,張獻忠率部撤離成都。臨走時學項羽破釜沉舟,下令再次屠城,殺盡城中百姓,掠盡城中民資,並將全城放火燒得乾乾淨淨。“王府數殿不能焚,灌以脂膏,乃就燼。盤龍石柱二,孟蜀時物也,裹紗數十層,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

七、炮轟老天


就這麼一支惡魔般的軍隊,連老天爺都看不過去了。根據史料記載,甲申年(1644年)十一月十日,張獻忠驅趕成都百姓到成都東門外九眼橋屠殺之際,天空中烏雲翻滾,忽然炸響三聲響雷,當場劈死了一個準備殺人的士兵。張獻忠的部下都嚇趴下了,伏在地上大求上天饒命。張獻忠卻不以為然,一個人怒斥老天:“你放我到人間來殺人,今天為什麼用雷來嚇我!”並命令士兵駕起大炮,自己對天開了三炮。張獻忠遂強令部下殺人,被殺者頓時無數,屍首塞滿了河道,九眼橋下的錦江也因此斷流。上天憐憫,天空中形成了一個死字久久不散。張獻忠自感心虛,在成都悄悄立了一塊七殺碑表明心跡。自認為殺人無錯,是幫助上蒼維持天道,什麼狗屁邏輯。


七宗罪


八、惡魔授首


在大西政權殘暴統治下的四川,我們見到了史書上見不到的現象:“民眾對起義者的再起義。”引用毛主席的話,(張獻忠)多行不義,失道寡助,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四川各地在原明朝官吏和富紳大戶的領導下,紛紛“擁眾據城邑,保村落,駐山谷,據險寨者不可勝數”。“凡獻忠所選府、州、縣官,有到任兩三日即被殺害,甚至有一縣三四月內連殺十餘縣官者。雖重兵威之,亦不能止也。”導致張獻忠政令不過成都周圍百里。順治三年(1646年),滿清政權派豪格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十一月,張獻忠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在今四川西充縣北),張獻忠部下全軍覆沒。總算是除去了人間的一大禍害,可惜報應來的遲了些。

九、悲催影響


明末清初,四川人民是有骨氣有血性的,但命運也是極其悲慘的。四川被明軍、大西軍、大順軍、清軍當做了戲臺,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大勢力荼毒輪了個遍。由於張獻忠的殘暴統治與戰火的持續破壞,讓自古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遭到了毀滅性、根本性的破壞,四川境內十里無農田,百里無村落,幾無存人、近無存瓦。直到順治十六年,四川全境人口也只有不到八萬人,其中成都全城居民才數十戶,不足千人。閭巷不存,舊街難認,到處叢莽,兔走雉飛,城中百虎遊走,如楱榛莽莽,天地初闢。根據嘉慶朝《四川通志》記載,直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成都戶口,總計仍不過一萬八千九十餘丁,若把婦孺估算在內,設每丁摺合五人,也只有九萬餘人。從而從清初開始,開啟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周邊省份大移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

興,百姓苦焉;忘,百姓苦焉!

放眼環球,現在的地球村並不太平,不同版本不同膚色的張獻忠們仍在四處肆虐荼毒,史書中記載的斑斑慘劇正在現實中上演。

我們很慶幸生活在當下的中國,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愛惜所有,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願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