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教化小荊蓬

真是小人得志。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不知道他姓啥名誰了。看不起這鄰,瞧不慣那家,就連幫助過他的人也覺得不順眼,就像古書上說的:“上馬忘了扶馬人。”這時,他最看不起的是大松樹,經常指著大松樹的背影說:“傻大個!你是南溝村最沒出息的人,只會賣力氣,被別人驅使。”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個人只覺得自己行,比誰都強,比誰都高,最後會摔得最深、最疼。小荊蓬在南溝村成了惡棍,昨天張三去老奶奶跟前告他的狀,今天李四說小荊蓬欺侮了他……。老奶奶總是為他向別人作解釋:“他還小哩,不懂事,等大大就好了。”也少不了開導小荊蓬:“你咋老不興事?今天給東家吵,明天和西家鬧,大家都不對,就是你有理?要學好,要長進,要和鄰居們和好相處。”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小荊蓬對老奶奶這種苦口婆心的勸說咋也聽不進去。老奶奶比方說圓,左規右勸,他卻認為是找他的茬。這樣一晃三四年過去了。一天,小荊蓬趾高氣揚地站在山頂,對著大松樹說:“我說松樹老弟呀!咱倆得換換稱呼啦,你叫我大哥,我叫你老弟吧!”說罷,哈哈大笑,臉仰得大高,“你看我比你高多少呀!”“矮子”,大松樹還他一句,“你再上得高也是矮子。”荊蓬接話道:“矮子?我站著不動能尿到你頭上。”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說著,真的對著大松樹撒了一泡尿,尿從大松樹的頭頂流到腳,氣的大松樹吹鬍子,瞪眼睛,把身子晃得吱吱作響,也咋不了他。這更使他狂妄了,連老奶奶魏華存也不放在眼裡:“哼!她有啥了不起,不就是會看個病嗎!再說她也快六十歲的人了還能再活幾天?!她一死,這南溝村的一村寸之長不就是我的?叫大松樹給我當差,誰還敢不聽我說!”想到此,好像他真的就是一村之長了,在南溝村裡更加肆行無忌。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一天,小荊蓬坐在山頂上,十分得意地對著村裡唱:“南溝呀南溝,滿溝是石頭,沒有腦和頭。只會幹活,不知享受,遜呀麼真遜球。你看看我呀,渴了天下雨,餓了吃大戶,太陽曬得我熱乎乎,樂呀麼樂悠悠,樂悠悠!”奶奶聽到他唱的歌,氣得把眉都擰成了疙瘩,對眾人說:“你們說的對,是得教訓教訓他!”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於是發動內功,用手一指,小荊蓬“哎呀!哎呀!!”晃悠悠、暈糊糊,到了原來的地方,奶奶指省荊蓬說:“就在這兒樂悠悠吧!小心別讓石頭砸著你。”小荊蓬哭了,他知道,他這些年作賤的太很了。是他惹惱了全村人,才落到現在這步田地。半天才抬起頭:“老奶奶,松樹大哥,全村的父老鄉親,我知道全是我的錯。我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安分守己在這裡給老奶奶守洞看門。”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後來小荊蓬真的改好了,他不但實現了他的諾言,還將功補過開了很多的花,製造花粉、蜜糖,供蜜蜂採集,造福大家。人們吃的荊花蜜,就是南溝村產的上等南溝牌荊花蜜。魏華存和西晉的大詩人左思是同鄉,都是齊魯人。左思由臨淄來西晉京城洛陽投靠魏舒,魏華存給左思講了小荊蓬的故事,左思根據故事的情節寫了一組詩叫《詠史》。《詠史》第二首中的“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指的就是故事中的大松樹和小荊蓬。

小荊蓬住到山頂後,高高在上

後人都知道左思的《詠史》詩,卻少有人知道“南溝村教化小荊蓬”的故事。今天你看了,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了吧!這事我相信是真的,你信不信我可管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