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 理解 /

向世界展示和表达自己,始终是个让陈锦标先生头疼的差事。但请别因此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他不善言辞——事实上采访中,这个年轻的CEO还讲过几个冷笑话。他只是崇尚理性,倾向于用道理说服,而不是靠情绪感染。

他的产品正在为他发出更大的声音:上线11个月,由他一手打造的资讯聚合平台“悦头条”已经成为今天中国1200万城市居民的重要信息渠道。每天,有近百万人,花50分钟在这里观看新闻和视频。每24小时,就有上百万条悦头条资讯链接被分享至朋友圈。

尽管陈锦标的同事们都认为他“不算那种很标准的码农”——他不戴眼镜,也很少穿那种程序员们最常选择的格子衫和横条纹T恤,放松的时候,还喜欢玩魔兽和桌游,但交流中,最让人无法忽视的,还是他身上洋溢着的浓厚的工科理性气质。

他对整个创业过程的叙述严谨、直接,不含一丁点儿浪漫。陈锦标说,这完全是调研、分析、执行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本身也在他们的预估范围之内。


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陈锦标,幂动科技CEO,悦头条创始人,清华“姚班”出身。

2017年,互联网下半场到来,各产品争夺用户的主阵地开始向一线外城市转移。此时,以明星公司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搜索分发体系崛起,加之百度将其“AI三级战略”的第一步定为主攻信息流,众多大公司相继推出信息流API,通过跟开发者合作,抢夺以“下沉流量”为代表的新流量红利。其中,与搜索引擎齐名的互联网明星产品形式——资讯媒体,成为大家全力争夺的业务方向。

幂动科技也察觉到了这个风口。他们以相隔一天的频率连开了两场讨论会,并在第二次会后,完全统一了思想:用户对口;这个产品生命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的特点,本就十分适合擅长攻克技术难题的幂动,现在,大公司的参与又足以为他们提供成熟的技术实现路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下沉用户将要带来的“新流量红利”,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巨大收益。

1.0版本一个月之后就完成了。2017年9月,新锐资讯聚合平台“悦头条”正式上线。


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悦头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客户端。它的运转核心是一套由代码搭建而成的算法。团队里只有三人不是IT技术背景。这些技术人员搭建的算法模型会记录用户在悦头条上的每一次行为,由此推测而出的用户喜好,决定着下一批推荐内容。

/ 升级 /

在合伙人林璐韵看来,陈锦标的思维处理能力极强。这个行业的垂直领域竞争激烈。幂动科技遵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法则”,他们通过晨会和信息同步会交流工作进度与行业观察。晨会每天一次,看中信息的及时性大于其完整性和逻辑严谨性。

讨论中,陈锦标往往是那个最早给出结论的人。一个信息有价值或是有误,往往是大家还在组织、甄别,他就已经指出了关键,快人一步,几近无误,“好像自带了一套强大且稳定的程序”。

就像程序永远忠实地执行三个步骤:设立起点,设立终点,然后寻找可到达的路径。陈锦标说,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认知的问题,那么,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认知升级、认知到位、问题解决就是一个完整且基本的路径。

他坚信全部问题都可以在认知升级的过程中找到解决的方法,而这种打通路径,输出结果的行事作风,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显现。

研究生时,陈锦标接触到了TopCoder。这个面向全世界最顶尖Coder(编程者)的网站以算法比赛著称。TopCoder承接客户的真实需求,需要参赛者尽可能快地(通常是在5天之内)解决复杂性不同的算法问题,获胜者将获得金钱与荣誉。


2010年,陈锦标到网站上看了一眼,很被吸引,便开始尝试。

第一次提交的结果是不及格,陈锦标心里咯噔一下,产生了一种被否定的失败感,这感觉难得又久违。“但很快就散去了”,第二天一早,网站项目更新,一切重新来过,陈锦标尝试摸索其中的规则。一周后的第二次挑战中,他就成了第一名。

跟TopCoder打了两周交道,陈锦标发现,这个网站云集了很多有价值、高难度的项目,高峰时,一天会有十几个比赛项目同时在招募,一些经验丰富的选手会首选性价比高(任务简单,报酬也不低)的项目去做;他同时发现了,自己第一次挑战不及格,是因没有按照网站要求的格式提交而没通过评审,而第二次时登顶,则是因为这次选的项目非常复杂琐碎,他是唯一一个完成项目的人。

陈锦标进一步总结出方法论:挑竞争者少的项目,先把奖拿到,一步一步积累自己的基础能力以及信心,同时增强对网站规则的了解,然后去冲击那个最大的目标。

这让陈锦标陷入疯狂,他度过了一段“一天做十几二十小时,一两天就完成一个项目”的时间。两个月后,陈锦标成为总榜上累积积分第一名。算下来,他在TopCoder上共获得了二十几万美金。

清华计算机系的同学说,因为是会投入市场运行的真实的项目,奖金,就等同于企业对方案的认可度,这样的成绩,首先证明了业界对陈锦标技术开发能力的认同,其次证明了,陈锦标对于“竞技”的偏执热衷。

在提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注重体育竞技的清华大学里,陈锦标同时拥有系篮球队得分后卫、系足球队前锋、校百米冠军的身份。与比赛结缘,似乎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一整个成长过程里,从课余时间跟同学的加减乘除二十四点和街机拳王PK,到各项国家级奥数与答辩比赛,他几乎没得过第一之外的名次。

陈锦标习惯将比赛的过程视为专注于某个目标的奋斗过程。找到规律、验证规律本就足以让他兴奋,“对手”这一角色的加入,则让他更加想要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因为,“能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就在这一次次竞技中不断进化”。

他的产品里能看到一些这样的价值观。

悦头条的推荐规则,会对用户的阅读时长、活跃频次进行评级,陈锦标在此引入比赛的机制:用户看的越多,系统就会推荐越多的文章和阅读任务,相应的评级也会越高。

“说实话,”陈锦标语速比之前更快:“我个人是真的很喜欢竞争啊。”

/ 气质 /


一个世界嵌套着另一个世界。程序员那由二进制驱动的世界看起来似乎比真实世界要乏味,但由这些代码所创造出的世界,则又有另外一番活力。

创业初期,每个创始人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写代码。事实上,正是陈锦标的封闭写作,为悦头条抢占市场打下了时间差——他几乎一个人完成了雏形产品的所有后端代码。

如果你把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当成是悦头条的竞品,就很难理解,一个在2017年下半年才上线的产品,是如何从那几个几年前就起步的大公司手中生生抢下一块地盘的。

创始人们凑在一起,常会复盘悦头条的轨迹。2017年夏,“榕树”、“帕卡”、“天鸽”依次袭来的台风天,广州海珠一座甲级写字楼里,幂动科技进行着连续封闭开发,那时,这个产品还未被命名为“悦头条”。山雨将至,预警信息每天更新几次,行业的,天气的,都是一样,虚实真假摇摆不定。

那时,没有任何信息能表示,这将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项目——陈锦标本人也不能确定。从22层的办公室落地窗前望出去时,这位年轻的创始人甚至几次心想,这鬼天气,也有点太符合他的心境了吧。

但理智与习惯都推动着他去相信自己的判断,“看不清天气和形势都是大概率的事情,停下行动,才真正等于放弃了成功的可能”;何况,“要看到更好的风景,就是需要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啊”,陈锦标想。他转过头来为员工们打气。

作为伙伴,林璐韵有时觉得,陈锦标能获得现在的成绩,一部分就是源于他这份果决敢搏。“你想,他本身是那么理智的一个人,他的‘搏’并不是盲目下注,他是打那种有把握的仗。”看似是短时间的决策,其实是“习惯性计算概率”后得出的结论,“你能感觉到,他身上就带着的那种落子必赢的气场,”林璐韵认为,这源自陈锦标从小到大所处于的精英学习环境不断带给他的正向的心理暗示,“他并不太担心失败。”

陈锦标不否认这一点,毕竟,不是必须做好了准备才能去开始些什么。

在今天中国,资讯阅读公司Founder的数量可能要以千、万计算,陈锦标无疑是其中幸运的一个。如今这个名为“悦头条”的产品,是他多年积累的呈现。


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幂动科技。

幂动科技目前还不算大,他们带着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基因,淡化层级的概念,成员彼此间就以兄弟相称。但陈锦标偶尔会觉得,这还“不够互联网”,他的目标是做出一个上市公司,到那时,大家就以花名相称。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名字——“令狐冲”,陈锦标说,“因为他一人一剑闯江湖的样子很帅”。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

还记得《笑傲江湖》里令狐冲是怎样出场的吗?

在这位重要主人公在原著第五章才姗姗露面之前,这个江湖上,所有人都在谈论他。

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人物摄影 李英武

陈锦标:幂动CEO和他的资讯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