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陶奩:漢代。筒腹、平底三蹄足,腹部兩週弦紋,青灰陶質。高16釐米,口徑19.5釐米。

(1) 1973年4月在西向古墓群出土。1985年5月入藏沁陽縣博物館。1990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趙新來等專家鑑定為三級品。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2) 陶豬圈:漢代。底呈長方形,三級臺階通向兩豬窩,一窩頂為懸山式,窩頂為單頂式,整個後牆有平沿,側牆有兩級平臺,圈內有兩個模型母子豬,每個有隻母豬和五隻吃奶的子豬,灰陶質。高23釐米,長43釐米,寬23釐米。1973年4月在西向古墓群出土。1987年12月入藏沁陽縣博物館。1990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趙新來等專家鑑定為三級品。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北朝墓葬出土文物 1972年12月2日,在西向糧所發現古墓一座,這座古墓雖沒有發現明確的紀年,但經河南省文博副研究員鄧宏禮和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員蔡全法,對墓葬的平面結構,墓內隨葬器物的特徵,線刻石棺床的內容風格以及刻繪技法等多方面進行縝密研究,應是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該墓是一座曾被盜過的磚券洞室墓。坐北朝南,方向北偏西10°,墓室平面為凸字形,分甬道、墓室兩部分。墓室長230米、寬3.45米、頂高450米。從中清理出8件隨葬物品:雞首壺1件,瓷溫大小5件包冠上飾2件。瓷硫,瓷保存較好,其它數件已殘破。這些遺物均為實用器。棺木與骨架已朽,僅在結室北壁下留一畫像石棺,甚精緻,均收藏在沁陽市博物館。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石棺床高051米,寬1,12米,長2.23米。床腿五條,前三後二。前床腿即架上飾有線刻佛、道人物及鳥獸花卉等圖案。床面上有三塊石板並列平鋪,中塊殘二角,左塊殘一角。床上左右及後面均有厚0.09米、高0.43米的石板圍堵。石棺床圍板四塊,左右各一,中1二。每塊有四個畫面,共16幅。刻畫人物的方向也是由左右向中間。上刻連續忍冬圖案,下有單線勾邊,畫幅之間有二條或四條單線界開,內側均線刻儒教人物畫像。床臉雙陰線刻16個方塊,左右各有8幅,人獸姿態都朝向中間,左右各幅內容基本對稱。整個佈局類似橫幅連環畫。此石棺床具有不可多得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系全國獨有。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雞首壺:高34釐米,口徑64釐米,口沿處殘。青釉,胎為乳黃色,敞口、折沿頸內收,鼓腹、小平底,繫上部飾龍頭,銜壺口沿,雞首昂起於肩上部,肩部附有兩個半菱形拱耳。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瓷蠱:兩件高72釐米、口徑13.6釐米、青,乳黃胎,兩溫大小式樣相同,口微侈內部上部飾二道弦文,下部飾七簇蓮花圖案。

另外還出土有:瓷虛,三件,高46釐米,口徑7.2釐米,青軸,壁較直。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鐵冠飾,兩件。一置墓室東側,一置墓室通往雨道處,前者較為整,後者殘缺,似為帽花類。

北朝晚期墓葬,距今已有1500餘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