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天寧寺三聖塔由基座、塔身及塔頂三部分組成。塔南向,系十三層疊澀密簷式磚塔。塔平面為正方形,自現室外自然地面以上通高30.37米,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塔內各層為磚砌的豎井通道,在其道壁上設凹砌腳蹬作為上下層接連的通道。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塔身下為高大的方形基臺,邊長12米,肩高5.95米。肩端外出方簷和凸圓簷各一層,其上緩坡內收至須彌座,須彌座素面束腰。基座和須彌座外部都用青石塊包砌,內部青磚砌築。基座內分為三層。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基座一層南側設一券門為入口,券門門寬1.10米,進深1.58米。由券門人內為一券頂回道,回道外壁東、西、北側各置佛龕3個,內壁東、西側各置佛龕1個,內壁北側有寬0.45米、高0.22米“三世佛”造像一處,已因風化而模糊不清。內壁南正中為一寬0.48米雨道,進深3米至中部塔心室。雨道入口處左右各砌寬0015米,高068米青石一方,正面線刻花卉部額鑲半月形青石,額石中部殘裂,但上刻“玉泉龍宮藏”五字尚清晰可見。基庫一層中部塔心室頂部向上開有並道,與層中部塔心室相通。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基座二層中為-1.2米見方塔心室,中部塔心室東。四、北三面壁上均開有券1.分通東、西、北三室。三室均約1.29米見方。南部為一雨洞,而洞南端為一0.75米見方的小想洞,洞頂為同並道,洞壁西兩側各有凹砌腳置,沿共道向上可至基座三層。基座三層僅為一南北向洞,雨洞寬0.61米,南端向下與基座層小憩洞相通,北端向上可踏洞壁之凹砌腳險攀至塔身內一層。塔身內一層也設迴廊,迴廊外壁東、西兩側中部各設一條雙臺模型氣窗風道,南、北兩側的氣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窗風道與之相比形狀相同,大小同二該回道與基座不同,其寬度僅0.54米,且低於地坪0.63米。同道內的塔體壁中向東向西各有一洞道,寬050米,向南的洞道高、寬和東西向的相同。在“丁”字形洞道的結點處有一銘石,即《舜都棲巖寺骷髏和尚銘》。回道南側道入口為一小制,洞頂置井道,可攀援至塔身二層,原有碑銘“隱瑞洞”。回道北側風道入處為一向下小洞,現底部坍塌與塔基二層相通,北側被後人封砌,無法探明。洞口與之相對的回道內壁現存碑銘“騰雲洞”。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塔身內二層:由“隱瑞洞”洞頂之向上井道可至二層南塔心室,二層中室為8米見方,其四面均開券門、東,西、南為塔心室,東塔心室東壁佛頂造像現鐵失,西塔心室西壁上現遺存“一佛二菩薩”造像。由中室向北為一小憩洞,洞頂為向上通至三層之井道。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塔身內三層:第三層的塔心室,其平面為0.72見方,中心東西兩壁又各開小側室一處。側室寬0.40米,進深0.52米,在三層心室的南壁,開一個與北壁基本相同的雨道,較北雨道較長。在該雨道距心室0.33米,上設一井道,順此登高,可登臨塔身第四層。

天寧寺三聖塔整個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形,造型優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