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之用:实现大国转型的优雅方式—瑷瑅茶座第四期活动举办

2018年7月28日下午,由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与瑷瑅空间联合主办的瑷瑅茶座文化沙龙活动第四期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斯文之用:让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先道德起来”为主题,来自文化、艺术、教育、公益、媒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嘉宾以及民革祖国统一专委会代表、台湾企业界人士参与了活动。

斯文之用:实现大国转型的优雅方式—瑷瑅茶座第四期活动举办

第四期瑷瑅茶座活动嘉宾合影

沙龙活动主讲嘉宾文化学者刘利民先生从由个人、家庭,社会、邦国、天下五个角度解读斯文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刘利民先生认为:斯文所含不只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不限于社会的行为规范,还是国家的治理方法乃至(人类)政治的发展理论与终极目的,是数十亿中国人坚守了数千年之久的、以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换言之,“斯文”两字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国文明与中国风度的高度概括与传神写照,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一句“斯文在兹”既见了以老子、孔子、玄奘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贤的襟怀和历史责任感,也见了他们超越古今的人生修养与品位。中国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中国文化的复兴;而中国文化的复兴在于中国斯文精神的重建——儒家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的精神,道家超然物外、尊重自然的态度,释家不存妄念、度己救人的境界,是中国人独立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

斯文之用:实现大国转型的优雅方式—瑷瑅茶座第四期活动举办

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 刘利民

活动中,嘉宾们围绕重构斯文这一话题也开展了讨论。来自台湾青木堂现代东方家具华北区总经理毛政惀认为:在当下中国,财富是根本,道德沦为末端。金钱几乎就是大众唯一的信仰。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并没有同时成为先道德起来的人,成为道德先行者。公民的素养包含自律和他律层面,文化最终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式。当今重构斯文,家风教育尤为重要,祠堂目前以祭祀形式为主,忽略了教育的内容。然而中国之所以历5000年而文明不绝,即在于拥有一代又一代的道德先驱,他们以仁义为本,秉持舍我其谁的勇气,自觉成为历史的向导与民族的脊梁,保障了国脉、文脉不坠。

斯文之用:实现大国转型的优雅方式—瑷瑅茶座第四期活动举办

台湾青木堂东方家具华北区总经理毛政惀

以文化历史为主题的瑷瑅茶座活动已连续举办四期,陆续获得了文化艺术、教育、企业界人士的肯定。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瑷瑅空间联合创始人覃研女士在现场发言中讲到:“瑷瑅空间是在喧嚣城市之中建立的中式生活美学文化客厅,这里将茶、琴、书、花、艺、学融入生活当中,也一直是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交空间。今天,中国与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GDP总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二位。但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的GDP增长曾经以牺牲为代价。如果没有斯文作为道德的基础,人们把追求财富个人利益作为人生目标。那么就会诞生更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而掌控更大权力财富资源的利己主义者则有可能制造更多的社会悲剧与社会矛盾。唯有斯文重构,唯有公民教育才能让社会实现平稳转型,才能让我们上下同心、重拾信任、让人民真正拥有幸福感与安全感。”

斯文之用:实现大国转型的优雅方式—瑷瑅茶座第四期活动举办

书艺公社赠送书法作品展示

幸福家和瑷瑅空间举办持续性系列文化沙龙活动,旨在能够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聚集社会力量,在文明跃迁的过程中,寻找那些怀揣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梦想,怀揣着济世救民的天下主义情怀的仁人志士,共同回望历史,复盘历史上的教训。在当下以更宽阔的胸怀、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共同为中国和世界寻找一条通向生态文明的新路!

​本次活动中,脉搏艺术网与北京兔爷科技有限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书艺公社创始人、书法家李阳向瑷瑅空间赠送了书法作品。(作者:瑷瑅空间联合创始人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