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中國5000年的歷史中,登峰造極的玉雕作品,無不是工藝與工意的集大成者,從良渚的玉琮到婦好墓中的玉人,再到清朝的玉山子大禹治水圖,這些作品無不代表著那個時代最高的工藝水平,同時也從中體現出工意的文化含義。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目前玉雕創作進入到一種對工藝極致化要求的狀態中,將精力放在追求更高的玉雕工藝上,不斷在工藝上挑戰極限,在玉雕作品中展示數種,甚至數十種精湛的玉雕工藝,專注於細節的雕刻,但這些精益求精的作品,雖然工藝超群,但卻繁複,工藝過於複雜,這樣出來的作品往往少了些靈動之氣和文化內涵,進入消費市場後,消費者只是在驚歎技藝的高超跟價格的高昂,卻忽視了一件作品本該應該具有的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本質。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玉雕作品是應該具有極為高超的工藝水準,還是應該有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想象的空間,相信每位玉雕藝術家都有著自己的認知和感受,這也讓廣東設雕印象傳玉雕工作室創始人、中國玉雕大工匠王勝利產生了深深的思考,玉雕文化5000年傳承,從未間斷,作為當代玉雕匠人,有責任,有義務將玉雕文化傳承下去,更要努力的把工藝和工意二者結合並加以提,王勝利老師始終在探索如何在展現極致工意的基礎上,創造出有工必有意的作品,在展示中華文化符號時能夠做到形神兼備。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當玉雕作品在利用現代技術手段追求工藝極致化的時候,也要相應時代的要求,迴歸到中國傳統文化中來,玉雕作品應該回歸傳統,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玉雕作品的文化性和思想性的展示上,作品的在保持精湛技藝的基礎上,降低對繁複工藝的追求,而更多的追求工意,即玉雕作品本身所具備的文化內涵和能讓人不斷揣摩的意境,給消費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樂趣。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王勝利老師認為,目前玉雕市場並不繁榮,消費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和要求,作為玉雕匠人本也應該去弘揚和傳播中國的文化精髓,更應該用作品去呈現各種中華文化的典故與內涵,這樣的作品才能得到更好的流傳,追求極致工藝的玉雕作品固然是一種方向,但如果缺失了文化的傳承,並不利於玉雕文化的可持續傳承,同時也無法滿足消費者對文化的追求。與其大開大合的展示繁複的工藝,不如迴歸自然,迴歸傳統,儘量簡化,用工意去賦予玉雕作品更多的文化含義,將玉雕作品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喚醒消費者根植在自己血液和基因中的傳統中華文化的精髓,啟發消費者更多的文化思考和理解,與消費者產生無限的共鳴。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藝見|設雕印象傳王勝利: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成輝!

我們每個從事中華傳統技藝傳承的匠人應該去思考,去改變,不忘初心,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創新,不僅要展示高超的技藝,更要賦予作品更高的文化立意,因此,工藝與工意,相輔相成,相映才能成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