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游」「紅色游」受到熱捧

2018-10-07 14:44 | 珠江時報

“生态游”“红色游”受到热捧

1,10月6日,遊客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前遊覽。

2,10月4日,遊客在寬窄巷子觀看糖畫的製作。

3,10月5日,幾名女孩在海南省三亞市南山景區跳竹竿舞。

國慶假期進入最後一天,與往年相比,今年各地市民的出遊和消費呈現了一些新趨勢。

其中《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的實施,不僅助力各地“紅色遊”升溫,更讓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遊”越發火熱。

另外,國慶黃金週已出爐的一些消費數據顯示,更講品質、更重體驗、更有個性,正成為消費升級新趨向。

■消費

更講品質更重體驗更有個性

這個假期,各地品質高、口碑好的老字號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江蘇揚州,冶春、富春等老字號茶社每天接待近8000人,創下近兩年國慶黃金週新高,不少茶社都延長了經營時間,並在等候區安排了地方特色的戲曲、民俗活動。

據外賣平臺餓了麼的數據,高檔外賣商品國慶期間也有增長,國慶假期前3天餓了麼平臺的大閘蟹訂單同比增長16.8%,葡萄酒同比增長

58.9%。

如今,通過各類新零售平臺,以前只在高級餐廳出現的澳洲龍蝦、北海道雪蟹等,也以更實惠的價格“飛進尋常百姓家”。

進口商品網購平臺天貓國際的數據顯示,長假前3天的成交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船塢碼頭、黃包車、南京路老路牌……走進上海的老上海風情街“1192弄”,宛如來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老上海。這個餐飲體驗休閒區的熱鬧,是國人更注重假日旅遊休閒體驗的一個側影。

在江蘇多地,底蘊深厚的文物展、花香四溢的音樂節等成為度假休閒的寵兒,各地體驗較好的農家樂、民宿也呈爆滿狀態。南京一家新零售智慧門店的店員介紹,由於VR試衣鏡帶來的體驗感和高效率,“銷量比平時翻了一番。”

“80後”“90後”對於個性化和時尚的追求,日益引領消費風向。“是不是大牌不重要,適合自己,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一家品牌集合店的銷售人員說,國慶期間,一些年輕國內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多的小眾化品牌、體現個性情感因素的產品受到追捧。

科技帶來更多新玩法

無人機、翻譯機成旅行“新寵”,虛擬試妝、人臉定製成購物“新尚”……你的國慶七天假期,有多少消費源於科技的力量?

來自蘇寧易購的數據統計,9月以來至國慶前夕,航拍無人機銷量同比增長280%,銷量最好的前三個城市是北京、廣州、上海;翻譯機銷量同比增長1107%,銷量最好的前三個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

除了自帶科技裝備,人們在旅途中還能偶遇萌萌的機器人,在飛機場、火車站與它們互動。“以前總是滿大廳找工作人員,現在跟機器人對話,能快速瞭解車次的時間和路線,非常方便。”從上海到福州旅遊的覃雯說。

對於沒有遠行的人,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隨著上海購物節開幕,有“人臉定製機器”的樂高旗艦店、可以打印巧克力豆的“M豆巧克力世界”逐一亮相位於南京東路全新開業的上海世茂廣場。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數字化、內容性、交互性增加用戶體驗,從而帶動消費,正逐漸成為零售行業的一個“標配”。一些面向個人用戶的比如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技術驅動型企業,將迎來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德勤中國主席蔡永忠認為,獨特的數字化生態系統讓中國成為數字化經濟的領先者。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應由“探索數字化”開始,逐步“執行數字化”,從而“成為數字化”,最終“實現數字化”。

■旅遊

“生態遊”“紅色遊”持續升溫

“這個假期我們選擇到江西井岡山遊玩,不僅價格親民,而且還能帶孩子感受紅色教育,特別有意義!”來自北京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今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一些紅色旅遊目的地的門票價格有所下降——陝西延安紅色旅遊代表性景點寶塔山門票從65元/人次下降到60元/人次;井岡山旺季門票票價由190元/人次下降到165元/人次。北京市旅遊委宣佈將16個重點推薦的紅色景區、景點串聯成20條“十一”紅色遊主題線路供遊客選擇。

中青旅遨遊網國內總部副總經理王崢表示,今年國慶期間,旅行社將紅色景點融入不同的旅遊路線中,“比如在唐山方向的旅遊線路中增加了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和唐山抗震紀念館。”在北京本地遊也推出了走訪名人故居、重走紅色紀念館等紅色旅遊線路。

“新政”出臺,不僅助力“紅色遊”升溫,更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遊”越發火熱。記者注意到,經過幾年時間的大力發展,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重視開發生態遊,以此拉動經濟增長、改善生態環境。

王崢發現,假期中,中青旅的客人有50%至60%會選擇生態旅遊,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以家庭形式出遊,熱衷於深度體驗一地的景觀和特色民風。“近兩年,人們對於生態旅遊的熱情越來越高漲,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增加了十幾條全新的線路,供遊客選擇。”

而在紅色遊方面,讓青少年參與到紅色遊中,成了部分景區弘揚紅色歷史文化的亮點。

今年國慶假日期間,廣西百色起義紀念館舉行了由少年兒童為主要參與者的詩朗誦活動,謳歌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同時,紀念館又組織了由少年兒童為主力的歷史講解員隊伍,讓少年兒童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既做愛國主義教育的接受者,也做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播者。

“打卡”網紅店成新選項

今年的國慶假期,與以往旅遊直奔景區、景點相比,一些城市的特色美食街區、特色餐飲店鋪成了社交網絡上的“新晉網紅”。記者發現,去“網紅店”吃喝、拍照成為不少年輕遊客的新選擇。同時,一些店鋪走紅後,服務卻沒有跟上,需進一步提升“內功”。

“這家‘網紅店’從上午9點開始排號,一直排到下午4點才吃上”“店裡到處都是來拍照的,簡直比景點還熱鬧”……這是近幾天不少網友的感慨。相比以往假期常見的曬景區人山人海的場景,今年國慶假期,不少遊客選擇去新興景點“打卡”。這些所謂的“景點”其實並不是旅遊景區,而是在社交網絡上火爆的餐飲店鋪。

記者在微博、抖音等APP上看到,在濟南寬厚裡、武漢戶部巷、西安永興坊等美食街區,人流量絲毫不遜色於傳統景區,不少遊客在店鋪前,與買到的美食,甚至是和擁擠的人群拍照,然後發佈到網絡上。諸如“網紅炒冰激凌”“網紅蛋糕”“網紅奶茶”等食物受到遊客歡迎,一些店鋪也因此成為拍照留念的聚集地。

記者採訪發現,在不少傳統的旅遊城市,藉助移動互聯網,催生了不少“新景點”,也讓很多人認識到了城市的另一面。濟南市旅發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國慶假期前,上傳到抖音平臺與濟南相關的視頻瀏覽量已達到6000多萬次,這些分享在抖音上的視頻,雖然有的只有短短15秒,卻收穫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點贊。

“以前出去旅遊都是看地圖、查景區旅遊攻略,現在則是在微博、大眾點評、抖音這些軟件上看看視頻還有其他網友的點評,就知道要去哪了。”“95後”濟南市民李建斌告訴記者,網絡應用不僅帶火了“網紅店”,還改變了不少遊客瞭解一座城市的方式。

“小鎮遊”火熱崛起

隨著近年特色小鎮建設熱的興起,這個假期,文旅特色小鎮遊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業內專家指出,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優勢,打造“特色(產業)聚集—人流聚集—消費聚集—產業升級—特色創新—再聚集”的螺旋上升式發展結構正當時。

“做一回小鎮青年,來一把精神還鄉”,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極具民俗特色的精緻小店、原汁原味的地道美食……都可能促成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博雅方略文旅集團首席專家竇文章看來,眼下文化與旅遊的融合趨勢將進一步增強。尤其就文旅產業層面的融合而言,市場中已經湧現出很多文化與旅遊要素成功融合的案例,如張家界景區引入阿凡達IP,迪士尼依託IP打造主題樂園等。

文旅小鎮除了滿足遊客吃、住、遊、購等基本需求外,還具備一定的文化展示、文化體驗、互動交流等複合功能。

業內人士測算,在未來3年到5年內,我國將出現逾1萬個特色小鎮。這意味著,在今後較長的時間裡,我國文旅產業項目必然逃不開內容上的開發、角力與競爭,如果沒有理念內容的植入和創新,必將造成人力、財力的巨大浪費。

“文化是底蘊和基礎,旅遊是手段,如果沒有創意、創新,那麼文化旅遊是無法發展的。”竇文章稱,如何將不可視的文化可視化,激發文化的活躍性,讓年輕一代欣然接受,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做文旅小鎮和相應文化產品的開發要保持慢心態、可持續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