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家住武漢後湖的林先生今年36歲,一年多來他感覺自己的相貌越來越醜,下頜突出、嘴唇腫大、皮膚粗糙,以前穿40碼的鞋現在竟然要穿45碼,睡覺鼾聲增大。一週前,林先生在醫院檢查後得知,導致他這一系列變化的原因竟是大腦裡的垂體瘤。目前,醫生已通過手術將垂體瘤從鼻腔取出,術後生長激素下降,恢復情況良好。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今天開始的案例提到一種疾病——垂體瘤!一種我們似乎很少聽到的疾病。但是專家提示,兒童身材矮小、成人手指腳趾肥大、視野莫名變小、鼻翼增寬、牙縫增大、手指、腳趾變粗,不孕、不育,女性閉經、肥胖等,背後都有可能是垂體瘤在作怪。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就邀請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李奇老師來到節目當中,為我們聊一聊垂體瘤的前世今生。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本期嘉賓

李 奇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博士。中國垂體瘤協作組專家團隊成員,陝西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內鏡學組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垂體瘤中心副主任。目前主要方向為神經內鏡手術及垂體瘤及相關疾病的多學科診治,年開展神經內鏡經鼻垂體瘤手術100餘例。2011-2013年參與衛生部重大項目“神經內鏡解剖與臨床應用研究”。2013年在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學習神經內鏡技術。2014年做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顱底外科中心學習神經內鏡手術和解剖,2017年在第五屆中國垂體瘤大會手術比賽獲三等獎。兩次獲得陝西省科技二等獎和陝西省高校科技一等獎(第四完成人),發表SCI文章3篇,參編神經外科專著5部。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個基礎信息,垂體位於何處?它對人體有什麼作用呢?

垂體就像是一顆豌豆狀腺體,但比豌豆稍大些,位於我們人體的大腦底部一個骨性結構內(蝶鞍)。蝶鞍保護垂體,但僅為垂體留下很小的擴展空間。垂體可產生多種激素,每種激素可影響機體的某個特殊部位(靶器官),即垂體調控著大多數其他內分泌腺的功能。

垂體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長激素:促進生長髮育,促進蛋白質合成及骨骼生長。

催乳素:促進乳房發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促甲狀腺激素:控制甲狀腺,促進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刺激甲狀腺增生,細胞增大,數量增多。

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促進性腺的生長髮育,調節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控制腎上腺皮質,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和釋放,促進腎上腺皮質細胞增生。

卵泡刺激素:促進男子睪丸產生精子,女子卵巢生產卵子。

黃體生成素:促進男子睪丸製造睪丸酮,女子卵巢製造雌激素、孕激素,幫助排卵。

黑色素細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細胞,促進黑色素合成。

抗利尿激素:管理腎臟排尿量多少,升高血壓(由下丘腦產生,儲存於垂體)。

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有助於分娩。

垂體出現問題,激素出現問題,各個相關器官都會出現問題。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那麼我們提到的垂體瘤就是這垂體疾病的重要一部分了!垂體瘤顧名思義就是長在腦垂體上的瘤子嗎?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10%。垂體瘤主要分為功能型垂體瘤和無功能型垂體瘤。

近年來,垂體瘤的發病率有增高趨勢,僅次於膠質瘤和腦膜瘤,居顱內腫瘤第三位,約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而且,根據國內大的醫學中心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任何年齡段都可見垂體瘤患者,但在30~40歲和60~70歲可見兩個明顯的發病高峰。根據性別來看,女性(尤其是絕經前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這可能與垂體瘤容易引起女性患者內分泌症狀(如月經失調、泌乳)有關。

案例裡林先生所患的疾病,正是垂體瘤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顱內生長激素型垂體腺瘤。主要是由於垂體長了一個瘤子導致過度分泌生長激素,使身體出現明顯改變。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剛才開始時我們提到,兒童身材矮小、成人手指腳趾肥大、視野莫名變小、鼻翼增寬、牙縫增大、手指、腳趾變粗,不孕、不育,女性閉經、肥胖等,背後都有可能是腦垂體瘤在作怪。這些就是垂體瘤所有可能的症狀嗎?

一般來說,垂體瘤常有以下臨床表現:(出現這些症狀,就要注意了)

內分泌表現:

不同類型垂體腺瘤的可能會表現為肢端肥大症(這種垂體瘤起病隱匿,進展緩慢,以骨骼、軟組織、內臟的增生肥大為主要特徵,表現為面容改變、手腳趾末端肥大、皮膚粗厚、內臟增大、骨關節病變。若任由垂體瘤繼續長大,輕則導致視力下降、眼睛失明,重則引起頭痛、嘔吐、昏迷甚至死亡。)、閉經、泌乳、不育、頭痛、性慾減退等症狀。

視力視野障礙表現:

早期垂體腺瘤症狀常不明顯。隨著腫瘤體積增大,向上伸展,壓迫視交叉,可出現視野缺損,外上象限首先受累,漸漸缺損可擴大至雙顳側偏盲。如治療不及時,視野缺損擴大同時可伴有視力減退,最終出現全盲。如果腫瘤偏於一側,可致單眼偏盲或失明。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其他神經體徵:

根據腫瘤生長的方向不同,可導致不同的臨床表現。腫瘤向後上生長壓迫垂體柄或下丘腦,可致多飲多尿;向側方可綿竇生長侵犯,則出現動眼神經或外展神經麻痺;如果腫瘤突破鞍隔再向上生長致額葉腹側部,可出現精神症狀;如果腫瘤向後上生長壓迫第三腦室前部和室間孔,造成梗阻性腦積水後則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症狀;如果腫瘤向後生長,可壓迫腦幹致昏迷、癱瘓等。

瘤卒中表現:

腫瘤在生長過程中由於血管供應差或腫瘤血管的異常生長,可出現腫瘤出血,瘤體組織的壞死,造成瘤體體積迅速增大,若是腫瘤包膜破裂,會有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甚至失明、昏迷,需要外科急診手術處理。


變醜了?小心大腦裡面這顆“小豌豆”在作怪!


聽上去有些症狀還是相當嚴重的,那麼垂體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還是兩種可能性都會有?

人們也不必太過擔心,絕大多數的垂體瘤都是良性腫瘤,很少有垂體癌,其發病率非常低,在垂體瘤裡面可能佔万分之一,很多醫生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還有大量攜帶良性垂體瘤的人,沒有臨床症狀。

此外,直徑小於10mm的無功能性垂體腺瘤(即垂體微腺瘤)可先不急於手術治療,可以通過定期MRI檢查隨訪觀察,如果無功能的微腺瘤不長大,也就不必進行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