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手把手長期班:像諮詢師一樣生活

下面這些情況,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經常發生:

早高峰地鐵,被有座乘客翹起的二郎腿踢了褲子。

上午專心寫郵件,被同事的聊天打斷,半天想不起要想寫的內容。

中午吃飯,心心念念一個週末的外賣今天任性休息不營業。

晚上回家不得不跟不熟的同事同路,一路上氣氛很尷尬。

......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明明一整天並沒有什麼特別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但一天下來,就是沒來由的情緒低落,一大早的好心情早已磨損殆盡,晚上回家只覺得疲憊又不開心。

身邊的人關心詢問,卻又說不出低落的原因。就好像每個人的“正能量”都有固定的配額,會被負能量一點一點侵蝕,到晚上就已經疲憊不堪了。

照這樣計算,諮詢師大概是每天要接受最多負能量的群體,工作的大部分內容幾乎都是在和負能量打交道。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然而諮詢師群體大部分都活力滿滿、精力充沛。甚至很多諮詢師都擁有很好的人生“續航能力”,比如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羅傑斯,老年還一直堅持在為來訪者治療、著書、演講直到85歲去世。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要知道心理諮詢師是如何生活的,就需要去了解諮詢師對自己、對關係、對他人的態度,分別是怎樣的。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對自己 | 覺察、悅納、成長和變化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如何面對我們身上不完美的部分,則是心理諮詢中在不斷探索的課題。自卑、恐懼、攻擊......很多的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心理症狀,都是源自對自我的不接納。

舉個例子:

A:你身高不夠,這條裙子不適合你。

B(不接納自己):你憑什麼這樣說我,裙子尺碼不合適能怪我嗎,你以為自己穿得多好看嗎?

B(接納自己):我也覺得,還是上次那身搭配適合我,不過這裙子款式我好喜歡!

如何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不為此責怪、懊惱、攻擊他人;而是體驗、覺察、看到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是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看到自己的獨特。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對關係 | 有彈性的邊界感

很多小夥伴應該都聽過“溫柔而堅定”這個說法,是我們對人的態度,同樣也是我們對邊界的態度。

每個人在與任何人相處時,其實都是有邊界的,我們和每個人的邊界也有所不同。也許無法明確的說出這個邊界,但是當邊界遭到侵犯,或變得疏遠,我們都會感到不舒服。

比如同事下班後邀請去他家吃飯,但覺得彼此的關係還沒有到可以去家裡的程度。

溫柔但邊界模糊:“嗯......好吧”(怕同事失望,委屈自己同意)。

強硬但邊界清晰:“不去,不想去,不願意”(堅定而不留情面的拒絕)。

溫柔而堅定的邊界:“我很願意去赴約,但是覺得在外面吃飯會更輕鬆一些,你覺得呢?”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對他人、對事 | 積極的情緒覺察和擁抱不確定

積極的情緒覺察:

我們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真實的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能夠恰當的避免或解決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例如:

男士晚上有應酬,喝酒到深夜才醉醺醺回家。第二天,妻子和丈夫交流昨晚的醉酒事件。

未經覺察的憤怒:“你大半夜的出去喝什麼喝?下次再喝到那麼晚以後就別回來了!”

但是當我們去覺察自己的情緒才會發現,我們的憤怒其實是由對愛人的擔心、由熬夜等待的委屈引起的。當我們識別了自己真實的情緒,就不至於被“憤怒”所控制,而是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真實表達情緒:“你昨晚那麼晚回來,我覺得好擔心,而且等你到那麼晚,真的有些委屈,之後你的聚餐可以控制一下時間,或者少喝些酒嗎?”

擁抱不確定:

只要人類還需要與人打交道,就難以避免和各種不確定共處。

我們無法確定在一個公司待多久,無法確定身邊的戀人是否有天會離開自己、無法確定同事朋友對自己的評價、無法確定能做好手頭的事......

作為引起焦慮的“罪魁禍首”,不確定感總是讓人坐立難安。很多親子關係、家庭矛盾都是因此而起。

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例如家長因為孩子身上一些行為問題是否能改正、什麼時候改正、會不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而帶來的不確定感,這種焦慮再放大和傳遞給孩子,引發親子關係的隔閡、青少年的叛逆、和種種家庭問題。

人的一生,能確定的事只有改變和死亡。擁抱不確定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也有人會覺得,諮詢師都是經過多年專業的系統學習和成長,逐漸成為現在的樣子,普通人要做到這些很困難吧?

其實,提升個人的自我覺察能力,就像是找到自我成長的一把鑰匙。生活中的轉變也會逐漸發生。畢竟,變化才是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定律。

如果你也願意像諮詢師一樣生活和思考

看到改變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生

提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成為更好的自己

10個月,80課時:手把手長期班,教你像諮詢師一樣生活和思考。

何時開課?上課地點?上課時間?

(以上信息在招生結束後,由所有學員共同討論決定,可選地址:萬壽路、團結湖、大屯路)

課程費用:18800(9月20日前報名15800元)

招生人數:5-8人

報名方式:

路老師:15110092721(同微信)

範老師:15811375363(同微信)

蕭老師:15110097857(同微信)

想了解更多課程信息,快去戳助理老師詢問吧!剛剛報名課程的小夥伴,已經和張老師在諮詢室溝通半天啦~

【導師介紹】

張蘊波

會明心理專家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意象對話心理諮詢員

北京電臺《婚戀人生》特約心理專家

《中國女性》雜誌心理專欄作者

12355青少年法律與心理熱線諮詢員

【專長領域】

神經症類諮詢:(產後)抑鬱、焦慮、恐懼、強迫等症狀的調整;

婚戀情感:夫妻溝通困難、婚姻挽救、婚外情、戀愛輔導、婚姻適應、情感陪護;

青少年心理:厭學問題、考試焦慮、人際關係、與父母溝通困難、挫折應對、早戀、網癮、自卑心態;

家庭諮詢: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親子關係、家庭溝通模式;

性心理諮詢:青少年性心理問題、性生活不和諧、心因性性功能障礙等。

【專業背景】

曾接受精神分析、意象對話、認知領悟療法、職業心理輔導、青少年心理輔導等訓練;

深受中國古代智慧的影響,汲取眾家之所長,歷經十餘年的打磨,諮詢技術日臻嫻熟完善。

【諮詢理念】

1、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解決的途徑;

2、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3、心理諮詢在心理層面工作,並把從心理層面獲得的領悟落實到現實生活中;

4、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