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工程師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下,孩子要讀書,老人要看病,還有房貸車貸,肩上的負擔真是讓人喘不過氣來。而工程師,特別是人到中年還是從事具體技術工作的工程師,他們和剛畢業的年輕人一樣伏案編寫調試電路,忙忙碌碌,生活真是不容易。

這個歲數的工程師,混的好當個項目組長,收入不錯,生活不愁;混的不好的,還和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混在一起,拿著勉強夠生活的工資,擔著隨時被頂替的風險。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工程師的中年危機



舊工作待不下去,新工作也不好找,不少單位招聘都寫著35歲以下,為什麼,因為年輕人們老實聽話、積極肯學、能熬夜、好管理、待遇要求低,而那些年紀大的工程師要求多,身體熬不住,工資還高。

如果你的知識已經落後,工作上僅靠著比別人多一點的經驗支撐著,遲早有一天身邊的年輕人會對你表示不屑,對你的經驗表示質疑。這個時候中年工程師已經討人嫌了,是為了養家餬口死皮賴臉熬著,還是揚眉吐氣地辭職。可是辭職之後去哪裡呢?換家單位還不是一樣?這把年紀去找工作,主管可能都比你歲數小,人家看著你滄桑的老臉都會流露出憐憫神情!

如果這些年你始終能不斷更新知識,站在技術領頭人的位置上,那麼你至少可以生活無憂。老闆總是想用最少的錢請最好的工程師,如果你的技術不足以打動老闆,工資要求還高,誰樂意留你?

身為工程師,要有危機感。面對已經到來或是即將到來中年危機,是不斷地更新知識提高技術,還是得過且過湊合度日。現在偷的懶以後都會一口氣還回來,那點老本遲早要啃完的。

趁著自己現在還能學的動,趕緊多學點,不求一定要是技術領頭人,至少要保證自己不會被甩開,這樣以後工作生活才有保證。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工程師的中年危機


智能製造肯定是未來主流趨勢之一,2025年,機器承擔的工作量將會超過人類,現在沒有一條自動化生產線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開了個工廠,不光國內在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全球範圍內都是如此。

再不學點機器人自動化可能就跟不上行業發展的腳步了,你看百度知乎上多少問題是“工廠上了自動化產線,自己不會怎麼辦?”“工廠要上自動化,該請什麼員工?”“怎樣學習自動化?”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工程師的中年危機



把握機會,做好準備,不要真等到快被淘汰的那一刻才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學習機器人自動化系統集成。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工程師的中年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