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爲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了真相

《如懿傳》並不是一部單純的宮鬥劇,蘭因絮果才是主題 文/劇說JS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這是《如懿傳》開播前一晚,官方用的宣傳文案。“蘭因絮果”划起來,這是個重點詞。這部劇從一出場就在強調自己本僅僅是一部宮鬥劇。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如懿傳》先於《延禧攻略》殺青,卻因審核未過一直延期播放。有人猜測審核不過的原因是它歪曲了歷史,把一個乾隆不寵愛的廢后作為女主,刻畫了一段虛擬熱烈的感情線。為了烘托繼後那拉氏,甚至不惜將歷史上大方得體秉性純良的富察皇后寫成了反面角色。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是啊,一個被廢掉的皇后,一個死後都只能以妃禮安葬的皇后,又會和乾隆有多深厚的感情呢?流瀲紫的《如懿傳》確實是對宮鬥劇的一次大膽嘗試,一反常態寫男女主從深愛到不愛的過程。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導演汪俊曾在採訪中強調,《如懿傳》是體現封建帝王婚姻悲劇的一部戲。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一部膚淺的宮鬥劇。

我們看到了繼後那拉氏的結局,就自行腦補,覺得這定然是個一直不得寵的妃子。其實,也未必。乾隆年輕時誇嫻妃(繼後)“人亦端莊惠下”,繼後生子後,乾隆說“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順適吉祥。”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如此看來,乾隆對她終究是有感情的,那到底是什麼讓一個坐享天下的女人,變得如此瘋狂,做出剪髮這等瘋狂的事呢?

如懿是甄嬛賜的名,以前她叫青櫻,和弘曆青梅竹馬。故事的開頭,弘曆是很喜歡青櫻的,差點就選了她做福晉。弘曆登基後,改名為如懿德青櫻做了嫻妃,當初在潛邸做格格的高氏藉著母家給力,做了慧貴妃。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看完前十集,也並沒覺得乾隆有多愛如懿,雖說心裡是掛念著她的,但也想著別人。還在孝期便納裡一個彈琵琶的玫答應,若只是逢場作戲也沒必要不顧名節在孝期給她名分吧?

如懿心裡倒是一直以乾隆為天,處處為他著想,甚至冒著讓他發怒的危險提及乾隆生母名分之事。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周迅坐在門邊給李玉抹藥的那段讓人感觸頗多,陽光斜打在她臉上,你能透過她的眼睛看見她的心底在流淚,或許這也是未來悲慘命運的一個鋪墊。

《如懿傳》為什麼寫一個不得寵的廢后,這四個字點明瞭真相

最是無情帝王家,如懿一直以來都全心全意愛著乾隆,可乾隆要愛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如懿做了皇后之後,她唯一需要做好的就是打理好後宮,而她卻還妄想佔有乾隆的心。

編劇想要告訴我們的,除了宮廷鬥爭的殘酷,封建社會對女人的不公,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