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詞》:這本耗費數十年寫成的小說,是理解吉卜賽人靈魂的窗口

傑出的懸疑作家有很多,但斯科特•特羅無疑是美國懸疑作家的代言人。他創作了多部暢銷小說,作品被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達到3000萬,並被改編為電影和戲劇。他的新書《證詞》由鳳凰聯動出品,預計9月中旬上市。

在小說創作中,斯科特•特羅的首要關注點是心理現實主義。他想要自己的人物角色更深刻,而不是僅僅看上去還算合理。但這並不代表他不關注情節,套用莎士比亞的名言,他認為“人生如故事”,只有角色深深吸引你時,一個故事才會變得吸引人心。

利益與騙局:一個用謊言編織的屠殺案

2000年斯科特•特羅在荷蘭的圖書巡迴宣傳時,創作《證詞》的想法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當時的美國大使辛西婭·施耐德為他舉辦了一個招待會,幾位客人一致要求斯科特•特羅寫一本關於海牙國際戰犯法庭的書。他非常喜歡這個想法,也一直都在思考,“因為法律懸疑小說很少涉足這個看起來全新的領域。

四年前,斯科特•特羅意識到他可以用這個場景,同時滿足自己長期以來對吉普賽人的好奇心。吉卜賽人是一個以過遊蕩生活為特點的民族,幾個世紀以來,在西方世界,沒有一個群體比吉卜賽人受到的蔑視和懲罰更深重。

由此《證詞》誕生。


《證詞》:這本耗費數十年寫成的小說,是理解吉卜賽人靈魂的窗口

《證詞》 【美】斯科特•特羅 著 鳳凰聯動出品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年逾五十的前律所合夥人比爾•騰•布姆離婚辭職,在老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海牙的國際法庭,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到任後,他馬上投入到2004年巴魯普拉一起幾百個吉卜賽人被屠殺的案件中,這期間,他對身處的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和了解,並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中尋找正義。同時,他逾越了工作的界限,與迷人的吉卜賽律師埃斯瑪墜入愛河,最終卻發現這一切只是個騙局。


戰爭與真相:人性的每一次證明都指向虛妄


《證詞》寫盡了吉卜賽人一切不公平的經歷與困境

戰爭勢不可擋,算計防不勝防,聚散離合的親人,真假難辨的交易,想擺脫弱者的身份,又不願拋棄固守的信仰。


斯科特•特羅說,寫這本書時,他的感受很複雜。他必須要了解關於吉普賽人的遭遇,他會深深的進入故事中去。讓他感到更沮喪的是,波斯尼亞戰爭爆發時,美國人竟然很不關注,他們對如此惡劣的暴行視若不見。但最終克林頓總統最終決定進行干預,讓斯科特•特羅“感到很高興”。

這本用數十年時間寫成的小說,將斯科特•特羅的抽象思想與真實經歷互為銅像。那些國際刑事法庭裡的律師、戰場上的美國大兵、為了生存偷雞摸狗的小混混、在底層苦苦掙扎的貧困人群……每一個人物都是理解吉卜賽人靈魂的窗口。


《證詞》:這本耗費數十年寫成的小說,是理解吉卜賽人靈魂的窗口

無家可歸的吉卜賽人


審判和答案:“楚門世界”的拷問還遠未結束


這故事從始至終一直讓人感覺沉重,它寫出了普遍性的無奈。

小說的主人公在陰謀與算計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尋找真相,這看起來像個單線直入的奮鬥故事,但也有著龐雜的毛細血管伸向整個社會。比如那些階層凝固的絕望——吉卜賽人被歧視、被質疑、被排斥、被驅逐、被屠殺;比如,那些暗礁般存在的政治壓力——將軍梅里和官員羅傑對追查事實的阻撓和掩飾。

主人公直面真相,拆解謊言,最後卻無從選擇。它沒有拐入喜劇走向——比如最終懲奸除惡,與愛人歲月靜好;也沒有成為勵志走向——比如最終彰顯光明與正義,苦難被消解。人們都被扔到了迷障之中,被利益驅使卻又不知所終。

這個故事什麼都有,唯獨沒有審判和答案。小說沒有結局,“楚門世界”的拷問也遠未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