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里,鎮多風情

文淵獅城·回憶舊時光

在浙裡,鎮多風情

在浙裡,有一種莫名的緣分在其中,四五年前的一次跨湖橋歷史文化探索之旅,讓我對浙江這個省域有了更多的興趣。製作瓷器泥胚、欣賞杭州旗袍走秀、茶園採茶等一系列活動,讓我對浙江越來越有感覺。

值此2017浙江旅遊風情小鎮推廣季期間,來到淳安文淵獅城參加啟動儀式,在間隙中逛了一下這個沉睡水底的千年古城。如果沒有當年《國家地理》的那一組照片,也許就沒有後來文淵獅城的復建。

在浙裡,鎮多風情

觸手可及的非遺生活體驗,比許多水鄉古鎮節奏要來的慢,到處都是可以自拍或者被拍的背景和構圖,並不需要太多的佈置,這裡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民國劇現場。專門的影視基地,會顯得比較匠氣,可沒有這樣來的恰到好處。

在浙裡,鎮多風情

當很多人把浙江古鎮的記憶,還停留在南潯、烏鎮、西塘的時候,會發現浙江的許多古鎮都在以各自淡定的姿態在發展著,什麼時候適合拍照,趁人少,當遊客還沒有大量擁擠到這裡的時候,在浙裡,就可以美美地拍上一天了。

在浙裡,鎮多風情

我是出生在三峽庫區,老家就是沉睡水底的小鎮。吳冠中先生在重慶龔灘畫過一副《烏江小鎮》,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副作品(複製品)的展出時,心底那種情愫就被打開了。所以對於有著相同文化共性的文淵獅城,讓我會情不自已地愛上這裡。

在浙裡,鎮多風情

走在石板路上感到格外的踏實,撫摸著石雕石刻感覺到格外的親切,獨特的牌坊街,也成為真正的中國江南牌坊文化的實景博物館。獅子的形象是這裡的文化圖騰,獅子的精神是這裡的文化靈魂。

在浙裡,鎮多風情

黃包車

在浙裡,鎮多風情

露天長椅

在浙裡,鎮多風情

店家

溫嶺石塘·簇擁海風聽聽歌

在浙裡,鎮多風情

新世紀第一縷曙光沒看到,當天的曙光也沒有看到,只能看夕陽了。沒有夏季的熱鬧,沒有夏季的喧囂,只有冬季的海風,還有冬季的歌聲。十年前你說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你說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海浪不斷拍打著沙灘,海風的硬朗讓自己會有些許的清醒。圍著篝火,席地而坐,用白酒點亮生命的自我。致敬不平凡,讓《夜空中最亮的心》直擊心靈。

在浙裡,鎮多風情

拾階而上,五彩繽紛的未來踏在腳下,走出一個五彩斑斕的精彩人生。美好的寓意,一步一步在石塘踐行著。錯落有致的石屋,讓人們感受到一代一代浙江人堅韌不拔、刻苦耐勞的毅力,一種不斷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積極追求。不能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改變。

在浙裡,鎮多風情

石塘一直在變,但不變的依舊是那些歷經歲月的石屋,也許這正是時間走過的最好證據。美院的學生、美術愛好者會三三兩兩地約上,這裡的石屋群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寫生對象。

在浙裡,鎮多風情

小鎮雖小,各有風情。在浙裡,遇見;在浙裡,想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