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寶這8個,去過的無敵!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閔行報記者 陳美玲 特約通訊員 朱嶺丨文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國慶佳節,你出遊了嗎?抑或是宅在家讀書寫字聽音樂?踐行著“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七寶的弄堂,先給你的靈魂充充電,如果你的身體也不聽使喚了,那就帶上你的TA們出發吧!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在很多人的眼裡,弄堂有風花雪月,更有風土人情。舊時的七寶,南有北固弄、宋家弄、唐家弄、竹行弄等,北有楊家弄、溝水弄、徐家弄、姜家弄、鮑家弄

等。這些寬寬窄窄、深深淺淺的弄堂,猶如七寶的經緯線,曾與七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弄堂是開放的空間,也是溫暖的小社會

1

不必設防的世俗生活

昔日,七寶的弄堂大多窄窄的,破破的,不急不緩地伸展著。弄堂里居民們出出進進,小販們來來往往,少有隱私,不必設防,前門進後門出,大家腳碰腳,都是一根藤上的瓜。幽暗的柴扉邊,不時走出趿拉著拖鞋、穿著家常衣服的女人,眼睛裡佈滿了血絲,手中拎著馬桶,雖有些異味,然盪漾著熱烘烘的世俗味。有些弄堂上方,一排排電線,一根根竹竿,一件件晾曬的衣服,縱橫交錯,路人在其下面進進出出,出出進進。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沒那麼多隱私,也沒那麼多隔閡

每天早晨,倒馬桶和生爐子是第一道弄堂風景線,扇煤球爐的破扇子“噼哩啪啦”聲與刷馬桶的刷子“嘩啦嘩啦”聲,形成了弄堂裡的二重奏“晨曲”。家家戶戶生煤球爐,使得整條弄堂常常煙霧繚繞。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每天進進出出,無人知是弄堂來

弄堂裡,鱗次櫛比的人家,重門疊戶的家庭,擁擠得喘不過氣來,房屋挨著房屋,牆板隔著牆板,門窗對著門窗;開門見隔壁,推窗看鄰居,一晾竿可以捅到對門的鄰家。雖然隔了窗、隔了門,卻隔不了人們絮絮的說話聲、汪汪的犬吠聲、孩子哇哇的哭鬧聲、男人粗粗的謾罵聲、女人尖尖的厲叫聲、有電話咋咋乎乎的呼喊聲、縫紉機的軋軋聲、家家戶戶敲響鍋碗瓢盆的交響聲等等“五行八作”,就像一個喧鬧的巨型馬蜂窩,盪漾著熱烘烘的世俗趣味。

2

樂趣無限的擁擠空間

七寶老街改造之前,每逢酷暑來臨,弄堂中時時可見祛暑納涼的人們,尤其是比較通風的弄堂口。家居條件侷促,通風設備較陋的人家,天還沒完全黑,就早早地將草蓆、長凳、方凳、躺椅、竹榻、門板等搬到所住的弄堂口,用涼水洗洗擦擦,然後穿著背心短褲躺在剛擦過的涼床、涼蓆上,絕對清涼。有人甚至挑來河水或汲來井水,撥灑在乘涼場所,讓地面快速降溫。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白天走路,晚上通鋪,大家來消暑

乘涼時,左鄰右舍拉拉家常,講講閒話,聊聊新聞。老人們大多是靜靜地躺在竹榻、睡椅上,身上塗抹著“六神”花露水,睡眼朦朧拿著團扇輕輕搖晃;小夥子們以下棋打牌居多,或者與朋友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婦女們大多在草蓆上嗑瓜子、做針線活,一邊哄著孩子睡覺;小孩們大多是在弄堂裡奔逐嬉鬧,尋找自己的樂趣或者纏著大人講齊天大聖的機智勇敢、豬八戒的愚昧貪心、白骨精的陰險刁鑽等故事。此時的弄堂成了一個充滿各種市井煙火味的世界。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弄堂不大,卻裝下了大大小小的家常。

小小的弄堂裡,既有雞毛蒜皮的瑣事,也有琴棋書畫的雅事,猶有風花雪月的情事,還有牽腸掛肚的憾事,又有哭聲震天的痛心事,總之,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當時大家的經濟收入也相差無幾,腳碰腳,彼此心知肚明。人們定心在有限的空間裡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在這裡,哪一家的婚喪喜事,哪一家的酸甜苦辣,甚至於吃的是鹹菜毛豆還是紅燒肉百葉結,整個弄堂的人都能知曉。這就是弄堂裡鮮活的生活底色。

如今,七寶不少弄堂隨著舊房改造和市鎮建設的欣欣向榮而逐漸銷聲匿跡,還留存的弄堂,雖然古老,仍是七寶老街的支架,是喧囂擾攘的洞天幽境,是追古溯今的歲月使者。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弄堂故事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進七寶的那些弄堂,看看哪條最寬?哪條最窄?又都有哪些故事?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這是清道光年間的七寶鎮圖,小編大致標出了各個弄堂的位置。(點開可看大圖)

竹行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1980年的竹行弄

名片

北迄南東塘灘,南達富強街,始建於明朝,是七寶最古老的一條並不筆直的弄堂。

典故

當年,這裡大多居住著七寶大隊第九生產隊的社員,以程姓居多。竹行弄靠南東塘灘的頭上,有一座叫“工商會”的會場,曾有昔日七寶鎮的乒乓球好手麇集並在此揮拍打球,小孩不得入內,只能爬在小石橋(即永安橋)頭的石墩上,朝窄長的小窗口上張望。

弄堂南面盡頭,是解放後最早的七寶醫院住院部。跨入門口便是各種住院部的房間。空地中央有一棵茂密而碩大無朋的無花果樹,每逢夏季,枝繁葉茂,庇廕遮天,不少人在此歇息又津津有味旁若無人地採摘血紅色的無花果吃,吃得滿口血紅。

如今的竹行弄,因南東塘灘建造商品房與商業用房,故而被完全拓寬,成了一條繁華的街衢。

徐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1998年的徐家弄

名片

西起北大街,東至北橫瀝,是七寶所有弄堂中最為寬闊的一條弄堂,它因明代七寶塘橋的築造者之一徐壽的孫子徐三重居此而得名。

典故

據說,當年徐三重就寓居於徐家弄口的“黃同興”府邸。“黃同興”是七寶鎮遺存的極少數清代建築之一。徐家弄黃同興有的馬頭牆出挑,有的雲牆高聳,瓦屋綿延,高低錯落有致,房屋迴廊彎曲。徐家弄東側的解元廳,是七寶一代耆宿呂克孝之故居,是閔行區和七寶鎮的重點保護文物。上世紀七十年代,解元廳曾是七寶的商業食堂,每當用膳時間,這裡的人流熙來攘往,比肩接踵。

唐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富強街當年的電影院對面,南北走向,拐彎後,出口在西面。南面曲裡拐彎一直通向七寶天主堂。清代時稱唐家街,至今猶存。

典故

當年,許多上七寶一小的學生為走捷徑,走到弄堂口,總喜歡拐進去,徑直去七寶一小上學。唐家弄對面靠七寶電影院東側,有上下兩層樓,七寶人稱作“手袋工場”,或稱“網袋工場”,那裡盡是一些專門從事編織的城鎮戶口的婦女,她們以此為職業,產品成型後大都遠銷國外。常常見到那些分發“絨線生活”的人,心急火燎地一邊發“生活”,一邊千叮嚀萬囑咐,要求拿“生活”的人一定要準時交貨,並且按質按量。有的人想多賺錢,一下子接得太多,一時又做不了,於是召集左鄰右舍相幫,等錢拿到手,再分給襄助的鄰里。

北固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東起南大街,西迄浴堂街。清代稱博古弄,後取方言諧音,定名北固弄。

典故

塘橋以南的弄堂以北固弄最為寬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看電影的人們總是從南大街走入這一條弄堂,然後再左拐直抵七寶電影院。改革開放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這裡成了小吃一條街。如今的北固弄許多門面房修葺一新,雕樑畫棟,古意盎然,成了古玩字畫一條街,是七寶所有弄堂中改造得最靚麗、最風光、最風雅和最有品味的風情弄堂。

鮑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位於塘橋以北的北西街中部,舊稱沈家弄。

典故

鮑家曾是七寶經營糧食鐘鳴鼎食的大戶人家,鮑家弄就在鮑家房對面。從此弄堂可以通往當年七一農具廠的正門。弄堂裡蟄居著一家姓朱的四口之家。女主人傅敏秀,男主任朱金麟,兩個兒子朱敏、朱巍,當年都是七寶地區乒乓球高手。朱敏兄弟的乒乓球愛好歸功於其父親,為了培養倆個兒子打球,兩兒子還穿開檔褲的時候,就在家的天井裡搭起了一個乒乓球檯,讓兄弟倆揮拍練習。及長,兄弟倆常去七寶二小打球。他們兄弟倆是七寶地區最早運用橫板打球的球員。

楊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位於北大街老銀行斜對面,西迄北大街,東至北橫瀝,舊稱宜家弄,現已拆除。

典故

弄堂裡,有一家竹木店,經簚匠一道道砍、剝、削、鋸、切、編等,散發著毛竹獨有清香的竹椅子、竹籃子、竹扁等竹器皿就製成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此弄堂是通向“七一噴漆廠”食堂的要道。可氣的是,即便在這樣狹小之弄堂,還有一座茅房佔據一側。(七寶似乎不少弄堂曾有過廁所,除楊家弄外,還有竹行弄、徐家弄、北溝弄、姜家弄、鮑家弄、溝水弄口子上)。

溝水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1995年的溝水弄

名片

位於北橫瀝南端,至今猶存。當年東西相通,西出口在北大街鎮百貨商店北邊,東出口緊鄰橫瀝河,如今原在北大街的出口挪到了北東街。清代時稱周家弄。

典故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弄堂,誕生了兩位七寶名人——沈渭濱與姜銘。他們都是熟讀詩書的飽學之士,原皆為七寶中學教師,晚年又鹹是七寶古鎮改造的文化顧問。

姜家弄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名片

東起北大街,西往白場浪與馬家池,與當年的老銀行貼隔壁,又稱同關弄。

典故

《蒲溪小志》著者顧傳金就曾生活在弄堂一端的白場浪。《蒲溪小志》是第一部七寶古鎮志。因七寶鎮中有橫亙東西之蒲匯塘而別稱蒲溪,輯著者以此為鎮志題名。

特別說明:本文所涉及歷史典故均為個人記憶,並非官方校訂,如有出入,請海涵!

圖片來源:《七寶鎮志》、老七寶人馮念康、夏培德《感覺七寶》

古镇的美好,都藏在弄堂里了!七宝这8个,去过的无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