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奮鬥,只要一雙手不停下來,再苦的日子也有奔頭。”

這番話,西關補鞋匠董叔正身體力行地印證著。正因他的經歷,讓這番“雞湯”多了幾分真實的味道。

董叔,一名荔灣的補鞋匠。31個年頭,1萬多個日夜裡,他風雨不改地在恩寧橋頭幫街坊補鞋。並靠著自己的一雙手,在廣州全款買了3套房,自此在羊城紮營安居,把日子過得穩穩當當。

在荔灣恩寧路橋頭補鞋的董叔,是街坊眾口相傳的好師傅。來到恩寧路,只需問一問“在恩寧路補鞋的師傅在哪”?街坊們就會熱情地給你指路,“一直走,在橋頭的右手邊就是了”。

這把遮陽傘下,不足4平的小角落就是董叔的補鞋檔口。一臺手搖修鞋縫紉機、幾張陳舊的小凳、剪刀、鉗子、2個工具箱,這就是董叔補鞋的全部家當。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靠補鞋,40萬全款買下在廣州的第一套房

為了讓孩子不用為房子發愁

從河南輾轉到廣州,他在這頭,老家在那頭。

1987年,為了謀生的董叔和妻子來到了廣州荔灣,在這個“無瓦遮頭”的小角落開始了他的補鞋生涯,大概是老西關的人情味夠足,董叔風雨無阻,一干就是31個年頭……

“我1987年就在這裡補鞋了,一年休息10來天,只有2年是回老家過年的,也顧不上孩子……”。提及孩子,董叔滿臉愧疚。

對孩子的愧疚,讓董叔更賣命地工作。孩子的成長無法陪伴在身旁,他希望在物質上能彌補。

沒日沒夜地工作,是為了孩子;買房,也是為了孩子,“要是以後兒女想來廣州發展,就不用為房子發愁了”。

於是,在2003年那一年,董叔用將近40萬的全款,買了50平左右的一房一廳,房子就在他補鞋檔口的對面。如今,這一帶的房子沒200萬的“房票”都很難上車。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在董叔眼中,這幢樓是恩寧路最漂亮的房子了

當年的40萬,需要董叔補多少雙鞋子,才能湊足呢?

過來補鞋的阿姨也感嘆道,“這房子是他日日夜夜辛苦賺錢買回來的,你看看他的手指頭,看著都知道累!”長時間觸摸膠水、拿著鉗子、剪刀縫縫補補的手,總比常人粗糙得多……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一天做50-60單生意

3年時間,接連全款買下廣州2套房

補鞋這門手藝,看似簡單,但並不容易。看過董叔補鞋的人,大概能得知其中的辛酸,但難以感同身受。

他從早上10點開始幹活,一直到晚上7點,偶爾生意紅火的時候,還得加班,“臨近下班的1、2個小時,感覺腰都酸了……”樂居君看著董叔補鞋的短短半小時裡,他額頭的汗水一直流,擦了好幾次也擦不盡……天氣酷熱,靠著一臺小風扇,他低頭默默專注於手中的活,偶爾跟街坊搭幾句話。

一天下來,董叔可以做50-60單生意。至於颳風下雨,就只能靠頭頂的太陽傘幫著遮風擋雨了。

董叔告訴樂居君,光顧他生意的,老街坊就佔了三分之二。其中不乏有部分已經搬走的老街坊……有位靚姨,就特意從金沙洲回來找董叔補鞋。

——“我是“老客戶”來的,以前住在這,現在搬去金沙洲了……今天專門回來的,反正鞋子爛了,就來找他。”

除了上了年紀的阿姨婆婆這些舊鄰里外,好幾個年輕人也拿著破角的包包,鞋子過來找董叔。

——“我阿媽特意叫我過來找董叔補書包,搬出去住了還是要回來找他”

——“董叔上電視了,我媽一眼就認出來了”

——“走很遠都要過來補鞋,他技術很好而且很實惠”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補鞋辛苦嗎?”

—“當然辛苦,而且收入很微薄”。

儘管收入微薄,但董叔為人老實,收費還很實惠,基本幾十年都不變,修補一雙鞋就6塊左右,有些工序麻煩點的,也就12塊。樂居君注意到,董叔口袋裡揣的,都是零碎的散錢,5塊,1塊。

老一輩總是說,“小數怕長計”,“小富由儉,大富由天”。雖然賺的錢不多,但董叔和妻子平日生活十分節儉,節省下來的錢又能湊足了買房錢。

2013年後,董叔揣著積蓄,又跟朋友借了好幾萬,用50多萬的全款買下十二甫西街小區的兩房一廳;3年後,同樣是全款,在同德圍買了在廣州的第三套房……家鄉河南也買了一套,如今老家還在修一個大房子……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手握4套房 依然爭分奪秒奮鬥

“靠雙手 ,把日子過好”

勵志的董叔,要比許多人想象中更厲害一些。但董叔對自己全款買房這件事,並沒有沾沾自喜,他認為自己就是“靠雙手,把日子過好”。他對樂居君說,小時候窮怕了,高中前就沒穿過新衣服,想過好日子,所以要靠自己打拼。現在的生活得以改善,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靠兩個人打拼出來的。

“我老婆一個月從不休息,還打2份工。”

西關補鞋匠靠補鞋 花百萬全款買下廣州3套房

52歲為什麼還要這麼拼?董叔說,自己正當壯年就該好好幹活,現在趁孩子還沒結婚,還不用幫忙帶小孩,還能多幹幾年。“我今年52歲,60歲就退休回老家養老了”,說起回老家,董叔開心地笑了。

“回老家了,有想過要把廣州的房子賣掉嗎?”

“不賣,現在在廣州買房太難了”。董叔斬釘截鐵地回答樂居君,還感嘆自己買房買得早……

董叔在廣州的3套房子用了將近150萬,荔灣2套,白雲同德圍1套……樂居君估算了一下,按照區域動輒3萬+/平的房價,3套50平總價要花將近500萬的價錢。


日後即使回河南老家,也不願意賣掉廣州房子的董叔,是一個群體的縮影。

日前,《那些賣掉北上廣房子,回老家當富翁的人,後悔了嗎?》一文引爆了輿論場。有網友說,她會為了一個全新的生活而賣房。也有網友堅定地表示不會賣房,生活的品質不是到外面吃頓大餐,出去旅個遊就能提高,有家人的房子才是心之所向。

每個人的際遇和故事都不同,根據自己的現狀做出的便是最好的抉擇,每個選擇都值得尊重。你呢?會如何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