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試雖然有皇家血統,確是條真漢子,犧牲全家,拯救全城

偉人於1952年曾經到安陽市察,他說:“安陽是個好地方,是曹操起家的地方,戰略地位很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你們要好好工作,把安陽建設得更美更好。”郭老也曾題詩: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陽發生過許多著名歷史事件,北宋末年的趙不試,就是其中之一。

趙不試 ,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六世孫。宣和年末,在相州作通判,那時候安陽稱為相州。建炎元年,是相州知府。

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宋高宗趙構畏懼金軍,匆忙南逃,諸軍馬殿後阻礙金軍,致使防線空虛,金軍大舉南侵。

趙不試雖然有皇家血統,確是條真漢子,犧牲全家,拯救全城

九月,安陽守將薛廣不聽趙不試勸告,輕率出城攻擊金軍,結果中了埋伏,趙不試與張瓊不顧安危引軍救之,擊退金軍,薛廣傷重歸城,很快不治身亡。金軍鐵桶般圍住了相州,圍城日久,百姓家中糧食已盡,趙不試分以軍糧。你看看,何等境界?後來安陽以及其他城市也有被圍困日久的,都是怎麼做的?後人有慚愧的沒有?

你想當時,倆皇上徽宗、欽宗已經率文武百官投降了金國,將老孃閨女都抵押給了金國,受盡屈辱。徽宗的兒子、欽宗的弟弟高宗趙構,也嚇得跑的沒了蹤影,這個趙不試壓力該有多大?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軍民取勝無望,士氣盡失。

趙不試知道相州他是不可能守得住了,為了城裡的百姓免受塗炭,為了給將士們留條活命,遂召集眾人道:城可降,不試是皇室宗子,不可降。隨後登城與金兵約定,我主動打開相州城門,我一家婦孺老幼全部殉國,你們進城後不要殺我百姓。

趙不試雖然有皇家血統,確是條真漢子,犧牲全家,拯救全城

金兵同意後,趙不試回到官邸,莊嚴地面朝東面拜了兩拜。然後命令部下統制張瓊,待其去後覆土實之,然後全家跳井以殉國。東京留守統制張瓊遵照趙不試囑咐,用土埋住了井口,然後也自刎於井旁以全氣節。待趙不試死後,相州失守,金兵守約,相州百姓倖免於難,免受屠城之害,這都是趙不試之德。

後來。相州百姓感激趙不試救活全城百姓的恩德,就在趙不試全家殉難的井上建祀祭拜。左右配祀薛廣與張瓊。趙構聽說趙不試跳井殉國,也忍不住黯然神傷,追封為大學士,並敕封為護國將軍,配祀宗廟。

回頭想想,徽宗趙佶身為皇上,每天不務正業,光知道畫畫寫字、畫畫寫字,獨創的瘦金體字倒是頗有瘦勁奇崛之妙。他們趙家後人,大書法家趙孟頫對此評價頗高。佶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比較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據說是趙佶二十三歲寫給大奸臣童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