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匯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這期給美術生準備

素描知識的彙總

希望在初學畫畫的你

打好基礎以後努力也不費力氣

素描靜物基礎知識總結

*平時練習時除了畫明暗素描掌握以明暗構成的造型方法外還可以練練結構素描,掌握以線構成的造型方法,增強自己的結構意識。

*作畫時眼睛要能看到整張畫面,且視 線落在畫面視覺中心的位置,這樣有利於從整體出發避免過於局部。

*要利用好炭筆軟、中、硬的特性,畫暗的物體和暗部用軟炭、灰部多用中炭、亮部多用硬炭,這樣會方便作畫。

*一般情況下筆和紙要保持一個斜面(側鋒)用筆,只有刻畫精細部位時才用筆的中鋒。

*橡皮的利用:除了修改畫面,也可以用來擦出線條。把橡皮的一端削尖,方便擦拭精細部位。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素 描 表 現 方 式


線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線條是素描的造型因素,任何素描作品都是各種線條在平面上的運用,就是在平面上將立體影像用線條的形式表現出來。

*排線時,方向一致,一筆一筆的畫,疏密得當。 要輕起輕收,使線條兩頭輕,中間重,不要連筆。。排線方向要適當考慮物體的塊面結構。

畫暗的部分,要變換排線方向,一層一層加深,不要亂塗。

打形的線條,用手臂的擺動。明暗的線條用手腕的力度。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畫 面 安 排


1、主要物體要突出。

2、大小適當,四周要留出一些空隙,過大,顯得畫面擁擠堵塞。過小,畫面顯得空蕩。

3、兩邊的空間要大體均衡,但不必完全相等。太偏左或偏右會使人感到畫面失衡而不穩定。

4、下面的空間要比上面的略大一點。

*稍微俯視的角度使我們能看到物體頂上的一個平面,畫出這個平面的話比較容易出立體感。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打 輪 廓 的 步 驟


1、量出物體高和寬的大體比例,先在畫紙上確定畫面的位置。

2、把整個物體簡化成為一個幾何圖形,輕輕地畫在紙上。

3、根據物體的結構,把整體分為若干部分,再逐步畫細、畫準確。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畫 面 中 常 用 的 集 中 透 視 現 象


1、平行透視:方形、長方形物體,只要有一個面和畫面底邊(地平線)平行,表現在畫面上的透視現 象叫做平行透視。

2、成角透視:方形、長方形物體,如果沒有一個面與畫面底邊平行,只有一個稜邊和視點最近,其他 較遠,表現在畫面上的透視現象叫成角透視。

3、傾斜透視:傾斜物的邊線在平面上一邊高一邊低,表現在畫面上的透視現象叫傾斜透視。

4、圓面透視:圓柱體的圓面透視變化同方形面透視變化一樣,圓面透視是以方形透視為基礎的。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明 暗 現 象


明暗現象:物體總是由許多大小不同的面組成。這些面由於吸收光線的強弱不同而呈現出光影與明暗度的種種變化現象,就是明暗現象。

*明暗“三大面”:

1、亮面:處在光線的直射位置,是物體的受光面。

2、灰面:由亮面向暗面過渡的一箇中間層次,它有從亮向暗逐漸變化的不同層次。

3、暗面:全部處在背光部位,但它不是一片漆黑,要注意表現它由強烈變緩和,由深暗變暗灰的各種層次,畫出暗部既暗又透明的體積空間。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明 暗“ 五 大 調 子 ”


亮部:

物體的亮面。

中間調子:

過渡色,中間色的明暗層次最為豐富,由於色階過渡自然微妙,較難分辨,在表現中間 色的層次時,需要不斷地比較中間層次明暗的遞增與遞減。

明暗交界線:

受光部受光線直接照射,暗部又受到反光的影響,形成了一個交界部分,明暗交界的 位置往往處在物體形體的結構部位,抓住它能夠把握住體面轉折的立體造型。

反光:

反光的形成是周圍環境光的影響所致,正確地處理反光,可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透明感和 物體的質感。

投影:

是物體投射的影子。正確處理投影能加強物象的立體感,與物體接近處投影輪廓清楚,遠處 則模糊漸淡。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作 畫 步 驟


1 、選擇角度的構圖定位。 先選擇好最能體現出形體空間的角度,然後認真觀察由幾個幾何形體共同組成的群體形狀,用輕而淡的 直線在紙上確定群體形狀的位置以及每一形體之間的比例關係, 構圖時把各個形體組織安排合理, 上下、 左右和周邊不要過於擁塞,做到主體突出,空間位置的層次明確。

2 、確定比例位置和基本形狀。 尋找和確定每一幾何形體的基本形狀,以及它們在群體形狀中的空間位置,畫法上仍用較淡的輔助線 (橫、直、斜線)去分割。要逐漸加重注意有意識地把直觀感受與造型的因素結合起來,如比例、空間 位置、大小、遠近、形體透視現象和透視方向等。再一次對幾何形體的造型進一步地修正,注意形體外 輪廓的畫法可用中軸線去做視覺上的校對,同時運用分析構造的剖面線矯正外輪廓的形狀,內外輪廓的 相互結合,要達到感受與分析表現的統一。

3 、調整完成。 調整階段要充分運用形體透視和形體結構的造型知識,進一步強化造型的意識,比例大小同空間透視相 聯繫,形狀特點與構造特徵相聯繫。觀察分析先從外到內,再從內到外,獲得多層面的理解。表現方法 上要保留與造型有關的必要輔助線,形狀的中軸線,透視方向的切線,構造的剖面線以有助於形體結構 與空間秩序的表現。在線的表達方面,對於向前凸起的形體要用重線、實線,對於漸隱空間中的形體要 淡化,即以虛線表達,輔助與剖面線要輕畫。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步 驟


1、構圖佈局構圖佈局一定要考慮視覺舒適度,構圖的同時要考慮到形體之間明暗區域的構成,以及將來畫面上明暗 調子是否均衡,在確定好形狀、比例和透視關係後,應逐步找出物體的受光與背光的明暗交界位置,依 次找出投影的具體位置和投影輪廓。

2 、展開和確定大的明暗關係。 按照“明暗五調子”去觀察、認識和理解幾何形體的明暗變化規律,運用“黑”、“白”、“灰”色調 的層次對比和變化,去展開明暗構成的畫面關係。從總體色調對比關係入手,根據各幾何形體在空間位 置近、中、遠的空間層次,整體比較,歸納從明到暗的色調對比。 把各幾何形體包括背景、桌面的暗部 區域、灰部區域和亮部區域依次進行相互比較,找到明與暗色度的總體差別,初步建立起區域之間的色 調層次關係。黑色調不要一此給足,要留有以後深入畫的餘地。然後過渡到灰色調區域的表現,隨時注 意在整體對比過程中進行刻畫,避免過早陷入局部刻畫,做到畫面基本上呈現出物象的立體感覺。幾何 體的輪廓線一定要被當作明暗調子去處理,讓輪廓線來反映相鄰的明暗關係,也就是運用明暗色調關係 進一步修正具體的形體關係。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作 畫 要 點


1、應當尤為注意明暗交界區域色調轉變的層次,從明暗轉折處向暗部畫起,注意其位置上、下、 左、右不同色調轉折急與緩的差別,調子向暗部逐漸減弱,輕輕地畫出層次來,然後找出從明暗交界處 向灰調過渡的層次。明暗交界線是形體大面轉折的部位,是體積向縱深發展的關鍵地方,抓住了它就掌 握了表現體積的鑰匙。

2、講究技法的運用,先用軟鉛筆展開,以後逐步替用較硬鉛筆,塗大色調常採用鉛筆側鋒再逐漸地轉 入鉛筆中鋒進行局部刻畫,這樣可避免鉛筆畫紙表面打滑或過早地損壞畫紙。通常對於畫面色調層次的 變化,應用勻稱長短相結合的排線,線條排列表現可相互穿插,相互重疊,先疏後密,按照作畫的程序 逐步地密集起來。

3、把握整體效果,深入刻畫。 深入刻畫要從對比突出的部位入手,做到逐步落實到具體形體的實處。這一步是在控制把握色調整體對 比基礎上,深入局部進行刻畫。時間上可放得長些,工作要細緻耐心。重點應放在豐富形體的色調層次 變化,塑造形體的體積效果。深入刻畫從起造型作用的轉折處深入畫、反覆畫,尤其是幾何體主要突出 部位向受光部轉移的中層灰調子區域,要畫得充實,次要部分要畫得簡約。明部畫實,暗部有形而弱, 對畫面空間部分,前面畫夠而精,後面概括而虛畫。刻畫的同時把畫面最重的黑色調適當加足,注意大 的“黑、白、灰”是否明暗,反覆驗證畫面總體的視覺效果。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石 膏


正方體:

一個正方體,通常可以看到三個面,受光的亮面,背光的暗面,半明半暗灰調子的中間面。 在同一個面上,明暗也往往會有些變化,特別是在明暗交界的地方。一般是靠近暗面的地方要亮一點, 靠近亮面的地方要暗一點,我們必須仔細觀察,把它一一如實表現。 畫好三個面,再加投影。投影往往離物體越近越深,邊線也越清楚;漸遠漸淡,邊線也就漸漸模糊了。

圓柱體:

可以把圓柱體看作是由無數個面構成的多角柱。給圓柱體畫明暗,首先要找出明暗交界線,分出受光和 背光兩大部分, 再通過觀察, 把亮部和暗部各分成幾個明暗不同的層次, 用鉛筆在畫面上輕輕地標出來; 然後動筆畫明暗,畫投影和背景。最後,再從整體出發,反覆比較,加濃減淡,細細調整各個部分的明 暗度,使之準確、和諧、統一。

圓球體:

要通過畫明暗,把圓球體畫出立體的感覺是比較不容易的。圓球體沒有一個平面,明暗的變化往往呈現 出圓環形狀。掌握了這個特點,我們觀察和作畫就不準了。 打好輪廓後,先要在受光部分輕輕畫出光環,然後找出最濃最黑的圓環,那就是明暗交界線。 亮部要分出若干環形層次。畫暗部時要特別注意畫出反光,反光有從桌面反射上來的,也有從牆上或別 的地方反射形成的。反光在暗中透亮,顯得特別耀眼,但它的亮度無論如何不會超過受光部分,這是我 們要特別注意的。

圓錐體:(和圓球體的變化類似)

正五邊形:正五邊形多面球體正放時,我們通常可以看見六個面。這六個面的明暗度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必須反覆 比較,仔細辨別。每一個面與別的別的面相鄰的地方,也會有些明暗變化,更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能 發現其細微的區別。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最 常 見 的 五 種 明 暗 問 題


1、髒:不根據物體結構東塗西抹,隨意塗黑,把畫面塗得很髒。

糾正辦法:正確理解物體結構,嚴格按照受光背光情況來畫出明暗。

2、灰:該亮的不白,該暗的不黑,平均地塗成一個灰面。

糾正辦法:區分明暗,提高黑白對比。

3、花:不該亮的地方出現亮點,把反光部分畫得同受光部分一樣亮。

糾正辦法:認真觀察,反覆比較,細心辨別明暗度,做到整體統一。

4、板:不分遠近,各種線條都是一樣粗細濃淡,單調死板,缺少變化。

糾正辦法:根據透視原理,做到近粗遠細,近濃遠淡,近清楚遠模糊,畫出遠近,畫出立體感。

5、膩:塗得太黑,而且用手、紙、橡皮等亂摸亂擦,弄得畫面像是塗上一層油。

糾正辦法:看準了再畫,用筆要輕快,不要塗了又塗,更不要用手擦摸。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物 體 的 放 置


物體放置要有疏有密,自然美觀,力求平衡。

1、大物體離中心線近,小物體也靠近一點,反之,就都離得遠一點。

2、擠疊在一起,不好看;離得過遠,太鬆散了,也不好。

3、要使物體之間互相呼應,合為一體。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多 件 石 膏 幾 何 體 寫 生 比 較


高度比較

1、組合總體的高與寬的比較。

2、幾個物體之間的大小比較。

3、每個物體自身的高度比較。

遠近比較

1、幾個同樣大小的物體,看起來總是近的大,遠的小。

2、放在視平線以下的幾個物體,底線低的較近,高的較遠。

3、還可以從遮住和被遮住的關係來區分物體的近和遠。

明暗比較。

1、顏色不同的物體,要根據色彩性質,通過深淺度的比較,來畫出明暗。

2、顏色相同的物體,也要根據其位置遠近,受光弱強,反覆進行比較,細細辨別其明暗變化。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步 驟 要 點


1、整體構圖。 注意主體物與襯托物的空間佈局,精心組織安排好構圖。要求畫面主次空間得當,主體突出而不擁 擠,開始從靜物組合的群體形狀入手,避免盲目地局部堆砌。起稿畫輪廓的過程應對形體結構、比例與 透視的關係表現得恰當而準確,同時對整體的明暗交界線和投影部位作概括的標示。

2 、明暗色調展開。 按“黑、白、灰”關係展開總體色調,注意觀察光照物體現象及不同固有色和質的差別。瓷罐、水 果、書本等各個物體自身明暗色度不同,因而表現過程應從色調對比逐漸展開。由於瓷罐、水果近處襯 布的暗部區域有環境光的反射作用,暗部區域要有不同的透明度的對比和表現處理,以便在深入畫的過 程中進行重點刻畫,可充分體現靜物反光作用的質地感。受光、順光明暗層次的轉變,要根據各個物體 質地,色度的差別來進行作畫。高光點要有形而不死板。在大色調開始階段,要注意在筆法技巧上形成 不同的處理方式,為進一步進行形象刻畫,反映質地及表現虛實關係打下良好的作畫程序基礎,以便增 強靜物形象的豐富性和對比性。

3 、調整完成。 這一階段開始具體刻畫瓷罐形象,由於受光、反光的形象,使其較暗的中間色調層次集中在罐子明 暗交界部位,按照體積的構造與明暗的變化,深入刻畫過渡色調的層次。同時,根據形體結構精心刻畫 輪廓的邊緣、體面的起伏轉折和投影的虛實關係。依次刻畫各主體形象時,應著重體現體積,質地的主 體形象的塑造。在深入局部刻畫的過程中,應注意主體與襯托物相互映襯而不孤立,前後虛實具有過渡 層次。經過反覆深入進行色調、形體、質地的刻畫後,應當綜合視覺上的感受,對物體諸多現象與畫面 造型的效果作一一比較,進而調整、檢驗,使視覺感受與表現形式統一起來。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後 期 畫 面 容 易 出 現 的 問 題


1、灰:

學生畫面中常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是物體固有色深淺區別不夠,深色物體畫得不重,淺色物體 又畫得過暗;二是物體受光部分與背光部分調子差別不大,對比太弱;三是襯布可能處理不當,與物體 之間缺乏對比。形成以上弊病,主要是因為學生對靜物畫中黑、白、灰三個大的明暗層次沒有一個明確 的認識,不能確定它們之間的對比關係,使得畫面效果平面化,調子顯現一片灰暗。 糾正辦法:強化明暗對比關係,大膽留出亮部加重暗部的調子,使畫面大的明暗關係明朗化。

2、花:

表現為畫面瑣碎,反光部和亮部互相競爭,整個畫面到處是跳動的白點黑點,給人一種雜亂無 章的感覺。 糾正辦法:概括黑、白、灰色調的三大關係。灰面不要畫得過重過亂,暗面反光不要過強。

3、髒:

出現畫面髒的原因很多,如明暗關係不準;過多地塗抹而不是畫;暗部與灰面過重;線條排列 紊亂;過多反覆地修改等等。 糾正辦法:在畫明暗調子時應有秩序,有步驟,線條排列講究韻律,儘量少擦少抹,力求層次明朗。

4、糊:

結構含糊不清,調子似是而非,畫面一片灰氣。 糾正辦法:要由裡及表明確結構關係,強調明暗交界線,加強“三大面”的對比關係。

5、木:

對體面理解過於機械,把結構和調子簡單化,到處死摳物體輪廓,僵硬而呆板。 糾正辦法:色調要有強弱過渡,加強主體、前後、虛實的調整,不死摳輪廓,強調明暗交界線。


「素描教程」素描知識的彙總大全,沒有這麼全的了!


以後我有更多幹貨給你,記得添加關注喲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