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中國!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她,有960萬平方公里廣闊無垠的陸地疆土;她,有1.8萬公里綿延的大陸海岸線,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她,有上下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化;她,有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

她,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今天我們共同為祖國慶祝69歲華誕,你、我、他,讓我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把光輝融進祖國的星座。

我愛你祖國,愛你堅守的過往,也愛你執著的前行。為了你更美好的未來,我們一起努力!

我爱你,中国!

這一刻,因祖國而放聲歌唱

親愛的祖國,你山嶽巍峨、江河浩瀚,美不勝收;你博愛包容、和平友善,大國風範;你有最質樸勤勞的人民,一起編織燦爛輝煌的中國夢。讓我們一起放聲歌唱,對祖國最真摯的表白!

《我愛你,中國》

作詞:瞿琮 作曲:鄭秋楓

百靈鳥從藍天飛過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

我愛你青松氣質

我愛你紅梅品格

我愛你家鄉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

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

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

我愛你森林無邊

我愛你群山巍峨

我愛你淙淙的小河

蕩著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啊……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赤子心、中國情,發自肺腑,噴薄而出,親愛的祖國,一切的青春和美好,獻給你!

《今天是你的生日》

作詞:韓靜霆 作曲:谷建芬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

為你銜來一枚橄欖葉

鴿子在崇山峻嶺間飛過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願你永遠沒有憂患永遠寧靜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這是兒女們心中期望的歌

為你帶回遠方兒女的思念

鴿子在茫茫海天飛過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願你月兒常圓兒女永遠歡樂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這是兒女在遠方愛的訴說

為你銜來一棵金色麥穗

鴿子在風風雨雨中飛過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願你逆風起飛雨中獲得收穫

你的生日,我們的節日,你帶領我們維護和平、守望幸福、不斷前行!

《歌唱祖國》

作詞、作曲:王莘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

是我們可愛的家鄉

我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

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樸實的話語,唱出心底最真摯的希望,萬眾一心,歌聲分外嘹亮,我們要永遠,為你歌唱!

《我的祖國》

作詞:喬羽 作曲:劉熾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闢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敞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旋律一起,聞見風吹麥浪香,山明水秀,是我生長的地方,我們用勇氣和生命,捍衛她的無上榮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詞:陳曉光 作曲:施光南

我們的家鄉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

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

十里(喲)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喲嗬呀兒咿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

為她富裕為她興旺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農民的汗水裡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

西村紡花(那個)東港撒網

北疆(喲)播種南國打場

哎咳喲嗬呀兒咿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勞動

為她打扮為她梳妝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老人們舉杯(那個)孩子們歡笑

小夥兒(喲)彈琴姑娘歌唱

哎咳喲嗬呀兒咿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鬥

為她幸福為她增光

為她幸福為她增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一起編織夢想,幸福的甘蜜,在心中不盡流淌!

這一刻,因祖國而熱淚盈眶

愛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連通所有人的共同情感。它是犧牲,它是奉獻,它是勇挑重擔、不辱使命的高風亮節,它是為國爭光、舍家報國的志向。“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今天,讓我們在這幾首經典詩歌中,一起感受這濃濃的愛國之情!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文 / 舒婷(當代詩人,朦朧詩派代表人物)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裡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餵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我愛這片土地

文 / 艾青(現代文學家、詩人)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用殘損的手掌

文 / 戴望舒(詩人、翻譯家)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裡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裡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

那裡,永恆的中國!

這一刻,因祖國而怦然心動

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對於祖國的大好河山、山山水水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於是乎,遊歷華夏的名山大川、遍訪神州的名勝古蹟,便成了人們心中的夢想與志向。

廣西·桂林

我爱你,中国!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桂林山水甲天下》

蘇州·蘇州園林

我爱你,中国!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自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葉聖陶《蘇州園林》

山東·趵突泉

我爱你,中国!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見方,三個泉口偏西,北邊便是條小溪流向西門去。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麼翻滾。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鐘,你便覺出自然的偉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遠那麼純潔,永遠那麼活潑,永遠那麼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只是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老舍《趵突泉》

河北·趙州橋

我爱你,中国!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引澗”。

——茅以升《中國石拱橋》

這一生,祖國不會忘記

今時今日的祖國,正蹄疾步穩地探索前行,終讓世界驚歎。但這背後,是無數無名英雄的奉獻,有時候甚至是生命。他們前赴後繼、忘我犧牲,甘做祖國的“脊樑”。正是有了他們,才有我們現在內心前所未有的踏實和臉上閃耀的榮光。這些人,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

羅陽:殲-15慶功宴上,沒有他的身影

羅陽,殲-15艦載機工程總指揮、中航工業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對中國的航空事業,羅陽傾注了滿腔心血,對和他一起工作的團隊、員工,他充滿感情。在沈飛工作10年,羅陽從來沒休過週末。

2012年12月25日,羅陽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參與艦載機起降訓練,在大連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經搶救無效在工作崗位上殉職,享年51歲。

黃大年:他讓某國航母后退100海里

黃大年,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科學家。2009年,他放棄海外高薪回到祖國。之後的7年裡,在科學的宮殿裡,他就像一枚超速運動的轉子,圍繞著科技興國這根主軸,將一個又一個高端科技項目推向世界最前沿。

7年間,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直至58歲的節點上,他的生命戛然而止。有外國媒體報道說:“他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里。”

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 一生屬於核潛艇

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由於保密工作需要,20世紀50年代開始,黃旭華隱姓埋名,孜孜不倦戰鬥在核潛艇研製一線,直到1987年身份解密。他的父親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兒子在做什麼,家中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終於又見到兒子。

如今,90多歲的黃旭華,仍然每天準時出現在核潛艇研究所的院士辦公室,為了一生鍾愛的核潛艇事業不知疲倦地奮鬥。

梁思禮:一生裝填家國夢

梁思禮,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1949年,留學回國後,他拿著只有留美同學百分之一的工資,從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第一艘神舟飛船,與第一代航天戰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創建起完整堅實的中國航天事業,使中國居世界航天強國之列。

他說,“就是要做下去。許多事沒有理由,比如說報國。”2016年4月14日,時間帶走他,卻留下了他那顆從未被撼動的初心。

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

于敏,核物理學家。沒有留學背景的于敏,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從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後30年一直隱姓埋名。

一生中,于敏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