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試用客戶」變成大客戶!

“侯經理,我們是第一次接觸,彼此不是很瞭解,我有一個建議,您第一次可以少買一點,如果您在使用後覺得效果不錯,再多買一點,您看如何呢?”

“按照貴公司業務部門的規模,需要五期才能培訓完,不過我建議您先做一期比較好,如果覺得我們的培訓的確能夠幫得上您,您再增加也不晚。您看呢?”

“黃經理,我建議您先開通一個月權限試試,使用一個月後,如果您覺得很滿意,我們再續約也不晚,您覺得呢?”

越來越多的商家,用“試用商品”的方法來圈客戶,他們總是建議客戶先少量試用,通過試用,培養起客戶對產品的信心後,銷售人員接著就有可能會獲得更大的訂單。對服務行業、商業企業而言,商品的“試用”環節無比重要。然而,卻有很多客戶在試用完商品後就沒有下文了。好的銷售總能運用好的方法去激活那些“試用客戶”,把他們真正轉化為產品的用戶。

一般來說,“試用”大多是以少量、期限短、客戶投入少,甚至零投入為特點,降低了客戶購買的風險,從而增強了客戶嘗試產品或服務效果的信心。

把“試用客戶”變成大客戶!

1

讓“試用客戶”熟悉產品

對一件陌生的產品而言,顧客需要有一個瞭解和熟悉的過程,需要由商家創造一個顧客與產品“親密接觸”的契機。

顯然,這裡面的關鍵詞不僅僅有“瞭解”,還有“熟悉”。這既是程度的差異,更是性質的區別。前者是“入門級”,後者才是“進階級”。這就意味著,蜻蜓點水般的試用,只能起到“瞭解”的作用,往往效果不會太理想;只有想方設法讓顧客對你的產品“熟悉”起來,你的“試用”才有可能帶來最後的成交。這才是生意的本質。所以,現在必須明確一個概念:“試用”是偽命題,只有“使用”才是真命題。

2

試用產品的品質很重要

打個比方,一個海飛絲的忠實消費者某次購物後得到一包清揚的樣品裝,回去用了發現比海飛絲還好,第二次他就會買清揚的大瓶裝;從來不用衣物柔順的消費者某次購物後得到一包金紡的樣品裝,回去用了發現效果很好,從今以後他就會一直使用金紡。試用客戶有一個很好的產品體驗後,會幫你將產品推薦給其他患者。

打個比方,假如你有風溼骨病,你在試用過小老黑膏藥產品後,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較其他膏藥產品效果更好,你會不會再次購買小老黑膏藥進行治療?

而恰巧,你身邊也有其他的風溼骨病患者,你會不會將小老黑膏藥推薦給其他人呢?答案是肯定的。這樣我們就會有顧客轉介紹,有了新的訂單,他再轉介紹他身邊的朋友,週而復始,您還怕你的市場不能打開嗎?試用產品能很大程度上幫助商家開發市場,提高顧客復購率,形成顧客轉介紹,那麼,就必然能夠增加銷量。

3

數量與時間、擁有感與成就感

現在的許多汽車銷售店,在試駕這個環節,都有這樣一個特點,那就是“淺嘗即止”。

具體地說,你到一家銷售店,要求試駕某款車,然後會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完成一些必備手續,再然後你會被帶上一輛車,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將這輛車開出店外跑上幾分鐘,抑或僅在店內繞上幾圈,結束。

這就是典型的蜻蜓點水,典型的淺嘗即止。當然,效果總是會有一些,可不知為什麼,從顧客的角度來說,心裡總會有一些遺憾,殘留一些不滿足感。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時間(駕駛時間)太短、數量(駕駛距離)太少,讓你意猶未盡,很難獲得某種擁有感和成就感。再加上一路上都有工作人員相伴,雖然能夠在對方的指導下解決許多技術上的疑問,可是有一個人在旁邊盯著,也會讓你倍感不自在,更加無法強化擁有感和成就感,因此也便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

顯然,這樣的試用,僅僅能夠達到讓顧客“瞭解”產品的程度,完全無法做到讓顧客“熟悉”乃至“喜愛”上自己的產品。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試用”完全無法轉化成“使用”,因此促銷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

那麼,更好的方法是什麼呢?

把“試用客戶”變成大客戶!

不妨考慮一下這樣的做法。

比如說,在常規的試駕環節完成後,然顧客把車開回家裡去,結結實實地“享受”幾天,效果會如何呢?

實話實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接受這種試駕條件的顧客未必會很多。一般來說,這樣的顧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騙子,“偽顧客”,會打試駕車的鬼主意;另一種是“真愛粉”,十有八九最後會買你的車。

前者出現的概率極低,無限接近於零。而且,只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杜絕這種人的出現完全是有可能的;反之,後者出現的概率則極高,且最後的成交率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兩相對比之下,這種做法算是一樁合算的買賣,還是值得一試的。至少,你可以在茫茫人海中迅速鎖定目標客戶,而且還是那種超高質量的目標客戶。總比你歷盡艱辛,費盡口舌,辛苦追蹤幾個月甚至多半年也搞不定一個能成交的客戶要強得多。

總之,通過這樣的做法,時間與數量的問題就能得到圓滿的解決;與此同時,用戶的獲得感和成就感的提高,也便能自然地轉化成某種程度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黏性,有利於用戶把對產品的粗淺“瞭解”轉變成對產品的“喜愛”與“依賴”。這樣以來,“試用”就會自然的轉化為“使用”,從而相對迅速地促進最後的成交。

順便說一句,這種做法在日本汽車銷售行業是相當常見的。其本質與“無償租借”毫無二致。儘管商家要冒一些風險,但是促銷效果極佳。

把“試用客戶”變成大客戶!

4

“限時限量”提高試用“普遍性”

一些免費試吃或試用的商品數量和時間要予以適當的限制,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規避風險。比如說:一個小時、一百個;哪個先到算哪個。一百個拿不完或吃不完,以一個小時為限;反之,則什麼時候拿完、吃完,什麼時候終止即可。

有的客戶會認為限時限量就不是真心想讓客戶試用限制太多,所以商家還需要在“限時限量”的基礎上再做一點小文章。具體地說,這個“限時”不能在營業開始的時間段做,而必須在營業進入高峰期的時間段做。也就是說,不能在客人稀少的時間段做,必須在客人最多的時間段做。之所以這樣做,有如下幾個理由:

  • 第一,可以讓更多的人親眼見證“免費試用”的全過程,從而消除以為你在“玩貓膩”的潛在意識。
  • 第二,可以讓更多的人為你捧個人場,從而增加廣告促銷的效果。
  • 第三,比較容易造成“大排長龍”、“人人爭搶”的局面,不但有利於現場促銷,還能達到某種“飢餓營銷”(哎,真倒黴,今天又沒搶到!)、“口碑(口口相傳)營銷”(那家店免費派發東西呢,人們都搶瘋了,還不快去!你瞧,這是我剛搶到的!特別不容易,再晚了就搶不到了!)與“持續營銷”(今天沒搶到,明天接著來!)的效果,可謂“一舉多得”。
把“試用客戶”變成大客戶!

也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質疑:這種方法,只適合於那種“低值易耗”型的商品,不適合那種價格昂貴的耐用品或奢侈品。比如說,飲料、食品之類的東西你可以搞“免費試吃”,冰箱、彩電或房子,這種耐用品或奢侈品你還能玩“免費試用”的招數嗎?

答案是肯定的。免費試用這一招,不僅在價格相對低廉的日用商品上有效,對那些價格昂貴的耐用品和奢侈品也有效,甚至效果更為明顯。

拿冰箱、彩電來說,只收押金,不收租金,限時限量(比如說只限一臺,只限一週),讓顧客搬回家去,結結實實地使上一段時間。你覺得有多少顧客最後會選擇“拒絕買單,再把商品退回去”這個選項?

顯然,這個方法看似麻煩了一點,笨拙了一點,但只要有顧客中招,最後成交的概率極高。

理由很簡單,奢侈品和耐用品正因為其價錢的昂貴,正因為其體型的巨大以及搬運的不方便,所以一旦讓人搬回家,真實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更容易讓人產生獲得感與成就感,更容易促成最後的成交。

不止如此,也正是因為奢侈品和耐用品的高價性與重要性,顧客在選用這類商品的時候會異常小心,異常謹慎,會患得患失,極難成交。因此,這個時候的免費試用,對買賣雙方都有極大的好處:對顧客而言,一方面可以真實地使用一段時間,另一方面依然存在反悔的空間,因此更容易下決心;對店家而言,成交率尤其是成交速度的提升也有利於資金的週轉和效益的改善。可謂“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