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一個人賺的錢87.5%來自人脈關係

週末躺被窩刷朋友圈,被微博熱搜榜上的一條新聞吸引了:一名5年前就年薪30萬的銀行行長辭職當了農民,回家承包了1000餘畝山搞種植。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坦白說,這個新聞本身並沒有那麼觸動我,畢竟海歸、高管之類的優秀人才下鄉務農的新聞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幾個,不是新鮮事。

但新聞中有兩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個細節是:這個銀行行長的父親原來就是興安縣園藝場的廠長,注意不是普通的農民,而是廠長。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第二個細節是:這個行長曾創造了在朋友圈一天賣2000斤獼猴桃的記錄,就算1斤5塊錢,那一天的銷量也是10000元啊。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這2000斤獼猴桃背後可都是一個個真實的人啊,雖說獼猴桃不是什麼金貴物品,但至少說明,人家行長朋友圈裡的人都是有消費力的,反正換成我,我的朋友圈是沒有這個購買力的。

巧的是,不單單是我注意到這個細節了,廣大網友們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微博裡點贊數最高的一條評論就直接說了:“主要還是要有強大購買力的朋友圈啊!”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也有網友酸溜溜的說:“其實做什麼不重要,有什麼樣的朋友圈最重要。”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更有網友直接指出來:“大家只看到行長的30萬,卻沒有看到行業的朋友圈,也就是人脈圈。”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的確,這個行長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必然和他的努力付出分不開,但他的人脈圈也一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他的父親以前是園藝場的廠長,家裡的人脈圈想來要比普通農民的層次高一些,所以他回家不是當普通的農民,而是承包了1000餘畝山。

而他離職前在銀行當到了行長,人脈圈的層次也不會太低,這從他一天能賣出1000斤獼猴桃就能看出來。

當然了,新聞事件本身或許不能說明什麼,但顯而易見的是,一個人的人脈圈對於其事業的發展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事業高度。

在好萊塢就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能夠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 what you know),而是在於你認識誰( who you know)。”

可見人脈對於事業成功的重要性。

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也曾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

而美國商業哲學家Jim Rohn直接提出了這樣的理論:“你的財富和智慧等於最親密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

有人說:“人脈投資是世界上威力最猛的投資,人脈所產生的效果是所有投資的總和。”

當你的人脈圈層次夠高,你就可以從中獲取足夠多的信息、資源甚至資金。

而且,層次高的人脈圈也能夠促進自身的發展,無論是人生觀、價值觀還是世界觀,都會不同程度地被洗禮和調整,自身也會變得越來越有格局。

所以,你擁有的人脈,影響著你事業的高度。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2

人脈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交換

既然人脈圈這麼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是人脈呢?

王利芬曾說過:

“所謂人脈,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交換,沒有價值的人脈是一種短暫的求助關係。”

而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霍曼斯也在他的社會交換理論中指出:“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這樣看起來,實力相當的人總是在一起就不難理解了。

你的“可交換價值”越大,你才能吸引同等“能量級”的人,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確實存在赤裸裸的利益關係,你總得有值得我去和你交往的東西。

這也就決定了交往的層次也是由自身實力所決定的,你的層次越高,你周圍的人的層次也越高,你所能利用的資源也就越多。

我認識一個前輩,他總是能在有了新的創意後迅速找到投資他的人,讓我們都很羨慕。

有次一起吃飯,恰好有個他的投資人也在場,我們好奇為什麼他們喜歡投資前輩呢?

那個投資人很直接地說:“因為他的創意往往都能幫我們賺到錢。”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原來這幾年,前輩創立的幾家公司運營的都很好,其中一家公司創立當年就盈利了,目前已經到了第三輪融資,市值已經過億了。

我這才恍然大悟,不是說投資人喜歡投資前輩,而是他能回報給投資人更多的收益。

所以,當你抱怨你的人脈圈層次不高時,應該回看自己,你能給身邊的人提供什麼價值呢?

據說,攜程網的兩位創始人沈南鵬和梁建章第一次相識是在1982年第一屆全國中學生計算機競賽上,這兩個15歲的神童同時獲獎。

或許當時他們不會想到兩人會聯手創造一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奇蹟,但至少他們要好,是因為都很優秀,都可以給彼此提供價值,而不是誰依附於誰。

就像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 總想著各大主流場所掐尖,但是屢屢不順。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後來安迪帶她去參加高級場合的活動,她也只是遇到了遊手好閒的曲連傑,用肉體和對方交換。

所以,如果你無法提供和對方對等的價值,就註定了無法擁有高於你層次的人脈圈。

3

自身實力決定人脈高度

前幾天無意中讀到這個小故事,覺得很有趣。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淳于髡(kūn),深得齊宣王的信任。

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於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結果,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能之士。

齊宣王很驚訝,表示不太相信,大意就是說:“人才是難得的,一年之內才能找到一個,而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7個賢士,那賢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的回答非常精彩,他說:

  • 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
  • 我淳于髡大概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裡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這個典故也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出處,在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各項條件相似的人,總是更容易成為朋友。

說直接點,就是你的實力決定了你的人脈高度。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記得畢業第一年,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員,那會交的朋友也都是和我一樣剛畢業出來打工的。

我印象很深的是,週末去書城參加一個讀書活動,自我介紹完之後,發現願意和我走近的,也都是我一樣沒有什麼實力的。

那些高官、老闆,自然地就坐在了一起。

你是什麼層次的人,你就只能吸引同樣層次的人,你有實力,你的人脈圈才會有高度。

有專家曾觀察過,就連在幼兒園裡,玩具多的孩子會更容易被其他孩子當作朋友。

就像網絡作家羲和清零在《助理建築師》中說的那樣:“人脈固然重要,都比不上自身實力重要,因為實力才是交朋友的資本,否則即便有人脈也是白搭。”

的確,唯有讓自己牛逼起來,人脈自然會來找你,如果你什麼都不是,你就沒有人脈。

年薪30萬行長辭職當農民:你的人脈圈暴露了你的高度

4

提升自己才能提升人脈

有人說:“一個人的實力哪裡是那麼容易提升的,尤其是金錢、地位、名譽,這些看起來都距離普通人很遙遠。”

的確,有些資源的獲得會更多地依賴出身和運氣,但有些資源卻可以從零開始的。

比如一個人的才華與學識,我們沒有必要抱怨那些自己沒有的,而是可以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

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就等於打造了自己的人脈。

因為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別一味的追求人脈,而是要把自己變成人脈。

有專家說:“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平均起來就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人脈圈,決定了他的事業高度,也預示著他的未來。”

請你好好想想,在你身邊,這5個人是誰?

作者簡介:夏文芳,富書籤約作者,前上市公司女高管,自由撰稿人,江湖人稱“雞血姐”,堅持用文字輸送“雞血”和“方法”,陪你過不將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