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竟是諸葛亮發明的?最初稱作「蠻頭」,用來代替人頭祭祀河神

中華文化中的精華,食文化絕對是不得不提的一個要素。民以食為天,人們在“吃”上面,從未吝嗇過心思和精力。而不少美食甚至和歷史人物也有著頗深的淵源,例如屈原與粽子、蘇軾與東坡肉、朱元璋與翡翠珍珠白玉湯。那麼,歷史君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了:你知道饅頭和包子是誰發明的嗎?

饅頭竟是諸葛亮發明的?最初稱作“蠻頭”,用來代替人頭祭祀河神

你或許不相信,這兩種中國人最常吃的麵食,最早竟是由我們最熟悉的軍事家,諸葛亮發明的。不僅如此,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諸葛先生最初發明這兩樣麵食,並不為食用,而是代替活人人頭來祭祀河神的!

饅頭竟是諸葛亮發明的?最初稱作“蠻頭”,用來代替人頭祭祀河神

相傳三國時期,諸葛先生率兵南征。橫渡瀘水時遭遇到了瘴氣與毒液,觸水的士兵們開始變得體弱多病甚至瀕臨死亡,難以再繼續往前。此時孟獲獻言,勸諸葛先生按照當地習俗,殺掉七七四十九個戰俘,以人頭做祭品,祭祀河神,以求順利渡河。

饅頭竟是諸葛亮發明的?最初稱作“蠻頭”,用來代替人頭祭祀河神

諸葛先生自然不願意就這樣輕易殺掉戰俘,便心生一計,找到軍中的伙頭,將麵粉用米酒揉成團,往裡面塞入牛羊肉,再在表面刻出人的五官,仿製成人頭的模樣,供奉給河神。由於當時南方民族被稱作“南蠻子”,所以諸葛先生還給這個仿製的人頭,取了個別出心裁的名字,叫做“蠻頭”,這,就是最初饅頭和包子的雛形。

饅頭竟是諸葛亮發明的?最初稱作“蠻頭”,用來代替人頭祭祀河神

從此,這種由“蠻頭”取代“人頭”祭祀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甚至從南方傳到了北方。盛產麥面的北方人逐漸將這種包裹著肉餡的麵食由祭臺搬到了餐桌,成為了日常主食。人們覺得“蠻頭”聽上去實在太恐怖,就改了一個字叫做“饅頭”。再到後來,人們開始將做餡的工序省去,饅頭就開始特指這種無餡的麵食,而有餡的則成為包子,一直流傳至今。

饅頭竟是諸葛亮發明的?最初稱作“蠻頭”,用來代替人頭祭祀河神

沒有想到吧,饅頭包子的產生竟有如此有趣的歷史背景。就像歷史君前面所言,我們中國人在“吃”上面,是絕對不會不捨得用心思和精力的。你還知道有什麼美食也有著類似有趣的歷史淵源嗎?快來留言告訴歷史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