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明天又要到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啦,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人們覺得婦女一詞顯得太過老土,有種回到 70 年代頭裹毛巾、手拿鐵鍬的感覺,於是追求時髦的年輕女性就有些排斥被稱作婦女。再加上大量的商業炒作,女王節、女神節等潮流叫法油然而生。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但是有人認為,將三八婦女節包裝成女王節、女神節是對女性不尊重、不友好的一種表現。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其實想要正確看待這一問題,歷史君認為還要從三八婦女節的來歷看起。

三八婦女節源自於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的女工為了反對資產階級的剝削、壓迫和歧視,為女性爭取自由平等的權利,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和示威遊行,這一斗爭得到了美國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響應。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所以 1910 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上,將每年的 3 月 8 日定為國際婦女節,來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諸多領域做出的貢獻和成就。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婦女節是由國外製定的,所以最初的名字是英文的,叫做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中國將此翻譯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婦女節”。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婦女節的大力推廣,1924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在廣州召開了“三·八”節紀念大會。

直到 1949 年,中國政府發佈決定,將每年的三月八日定為婦女節,這一天全國婦女都放假半天,並舉行儀式來紀念和祝慶活動。

在瞭解了三八婦女節的來歷後,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最初爭取自由平等權利的是有勞動能力的女性,所以婦女節的英文才叫做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而婦女節的稱呼是將英文譯成中文的產物,結合時代特徵來看,在那個面朝黃土背朝天,全國大量女性都是農村勞動婦女的時代,婦女是對有勞動能力女性的一種美稱,讚美了她們對時代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而今天為什麼很多女性被排斥叫做婦女呢?因為時代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無論是從日常穿著,還是生活工作,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婦女這個詞在人們心中還是那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女性形象,所以婦女一詞受到潮流女性的拒絕其實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而且現代女性無論是從裝扮,還是生活工作上來說,與之前相比,都更加趨於年輕化,所以雖然婦女指代 14 以上的女性,但在如今的時代中,婦女一詞不再受到大眾廣泛的喜愛,反而是女神節、女王節讓人更加心生青睞。

而且將女性稱為女神、女王,也有力地證明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在社會上取得了廣泛的認同感,才會衍生出這種叫法,不是嗎?而且婦女節本來也是翻譯版本的說法,而翻譯也要隨著時代變化來表達更準確的意思不是嗎?

從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看待婦女節被改女王節,其實都是翻譯的鍋!

所以無論是婦女節,女神節還是女王節,其實都在表達對女性的讚美,和認同她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都是積極有意義的,並沒有歧視特定的人群。

在此也提前祝所有的女性,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