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堯化門是由猺化門演變而來

眾所周知,堯化門原名姚坊門。關於姚坊門是如何演變為堯化門的,王國樑在《趣談棲霞那些以訛傳訛的老地名》一文中是這樣說的:“棲霞區地名的同音訛變,較著名的要數堯化門了。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公元1366年至1368年建造了13座內城城門,即:神策金川鍾阜門,儀鳳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寶連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而且後來還圍繞內城擴建外郭城,外城闢18門,袤延120裡。在外郭城仙鶴門與觀音門之間有座城門,因附近有座‘姚坊山’,人們便將這座城門取名‘姚坊門’。1905年,清政府修建滬寧鐵路,英人翻譯誤將‘姚坊門’譯成‘堯化門’,從此姚坊門遂稱今名。”

“老南京”:堯化門是由猺化門演變而來

今堯化門區域

這段文字並非王國樑首創,如今,幾乎所有資料、工具書基本都認可“英國翻譯錯譯‘堯化門’的”觀點。比如:較為權威的《棲霞區志》就說:“明代,在此築外城牆及外城門‘姚坊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英國人修建滬寧鐵路時誤譯為‘堯化門’,沿用至今”。南京其他媒體也多引用“英國翻譯人員誤將‘姚坊門’譯為‘堯化門’”這個觀點。

“堯化門”之變或來自太平天國

堯化門的真實名字是“姚坊門”,這是毋庸置疑的。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朱元璋下令在此地修建一座外郭城的城門,因為附近有一座姚坊山,便將城門命名為姚坊門。但姚坊門是如何演變成堯化門的?通過研讀文獻,筆者偶然發現,事實上“姚坊門”變成“堯化門”,可能並不是來自英國翻譯人員,而是出自太平天國。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佔南京,改南京為“天京”。隨後,向榮率領清軍一路追隨,並建立起江南、江北大營,雙方在“天京”周邊地區展開了激戰。

1855年,李秀成在鎮江得到攻打向榮部的命令後,率領解救鎮江的太平軍,返回“天京”外圍燕子磯一帶駐紮。在權衡利弊後,他與陳玉成、塗鎮興、陳仕章等入京,面見東王楊秀清,向東王楊秀清提出了不攻打清軍在姚坊門一帶向榮部的理由——“向營久紮營堅,不能速戰進攻”。楊秀清大怒:“不奉令者斬!”李秀成等人“不敢再求”。

這次太平軍與清軍在姚坊門一帶的激戰經過,被李秀成詳細記錄在《忠王李秀成自述》中。

當時,太平軍在燕子磯一帶紮下四座營壘,準備進攻駐守姚坊門的清軍,駐守姚坊門的清軍守將,則是向榮麾下的將領。清將張國樑奉命率部由丹徒趕來增援,並駐紮在孝陵衛。

隨後,太平軍與張國樑部展開激戰,從早上七八點鐘,一直戰到將近十一點。張國樑部敗下陣來,退回到孝陵衛。太平軍獲勝後,營盤向前推進,將姚坊門清軍營壘團團圍住。

第二天,張國樑重整旗鼓,再率部前來與太平軍交戰。雙方開戰,從早上七八點,激戰到下午一點鐘。緊要關頭,翼王石達開率曾錦謙、張遂謀等援軍前來增援。清軍的滿兵馬隊率先敗下陣來,接著向榮和張國樑部隨之潰敗。

這一次,向榮、張國樑未能解姚坊門被困之圍。太平軍乘勝追擊,攻破孝陵衛的滿、漢營壘二十餘座。清軍僅剩下向榮的數座營壘和張國樑位於七橋甕的數座營壘,此次交戰,以清軍大敗而告終,第一次“天京”之圍遂解。

《忠王李秀成自述》收錄於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篇《太平天國》(二)中,文中多次提到了“猺(yao)化門”,這個“猺(yao)化門”,就是今天的堯化門。

據《忠王李秀成自述》記載:“次日開攻,移營由燕子機(磯)猺(yao)化門紮寨四營。猺(yao)化門清將是向帥發來鎮守……我等移營,重困猺(yao)化門清營……是日向、張所救猺(yao)化門未能……是夜向、張自退,我天朝之兵並未追趕。”

《忠王李秀成自述》是據1962年臺灣世界書局影印曾家原稿本付印,保存了歷史文獻原貌,以此進行考據,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隨後,筆者查閱了1957年出版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二)《李秀成自述》。《李秀成自述》是據1951年開明書店出版羅爾綱《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證》付印的,而《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證》 一書系根據1944年前廣西通志館從湘鄉抄回的抄本,中有錯誤和脫漏。在《李秀成自述》中,既有寫成“姚坊門”的,也有寫成“堯化門”的,顯然此版本失去了原貌。

由《忠王李秀成自述》可見,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已經將“姚坊門”改稱為“猺(yao)化門”。

那麼,就是否可以認定是李秀成將“姚坊門”改成“猺(yao)化門”呢?筆者綜合考查後認為,可能還不能認定是李秀成個人所為。由於太平天國有著嚴格的避諱制度,比如說:將“上元”改成“尚元”,將“上海”改成“尚海”,遇到“秀”、“全”、“清”等規定避諱的字,必須用其他字替代。還有,太平天國也改造了一些字,如“亥”改成“開”,“醜”改成“好”, “卯”改成了“榮”。故筆者推測,很可能是太平天國官方將“姚坊門”改成“猺(yao)化門”的。“姚坊門”與“猺化門”一度共存有意思的是,筆者查閱《辭海》時發現,《辭海》並沒有收錄“猺”字。而《康熙字典》是這樣解釋的:“獸名。又獏猺,狗種也。”顯然,“猺”字是“犬”旁,在這裡帶有貶義。太平天國曾將清政府、清軍,貶為“妖”。因此,將姚坊門貶稱名為“猺(yao)化門”,是可以理解的。與此同時,在清方的文獻裡,仍然稱“姚坊門”,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篇《太平天國》(四)佚名著《粵匪紀略》記載:“初難民居姚坊門高廟,後移於棲霞寺。”《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第二冊)胡恩燮《患難一家言》所說:“二十八日,餘至姚坊鎮……二十九日,攜稟覆至姚坊鎮,晤醫周某……三十日,餘在姚坊鎮聞行人云……”考查表明,“姚坊門”和“猺(yao)化門”,在太平天國時期是同時存在的。由於太平天國建都天京長達10多年之久,姚坊門一帶長期屬於太平天國的地盤,因此,在1855年時,“姚坊門”稱為(yao)化門,並口口相傳,不是沒有可能。何時“猺”演變成“堯”,由於沒有確切的史料佐證,暫時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但從1912年4月出版的《大革命寫真畫》書中圖片標註:“江寧之紅十字會,隨民軍進堯化門之攝影”來看,至少在清末,已經改稱為“堯化門”了。目前,並未見到清末“英國翻譯人員誤將‘姚坊門’譯為‘堯化門’”的確切史料,因此,這句話也就值得商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