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60262989195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目前,受勞動力轉移和種植效益下滑等各方面影響,各地農田拋荒不種現象有所抬頭,近幾年拋荒面積上升增加也較為明顯。
個人認為,如果不著力解決種植效益問題,預計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
比如我們地區,以前是稻麥或油稻種植模式,即種植一季水稻、然後種植一季油菜或小麥,但近幾年來,受油菜產量低、價格不高等原因影響,種植面積由5年前的300萬畝左右減少至當前的50萬畝左右。
小麥種植面積受產量比較高,收穫機械化等原因影響,種植面積近年有所增加,尤其隨土地流轉推行,大戶承包種植積極性高。
但是因為區域因素影響,我地小麥最近普遍遭受赤黴病為害影響,加之大戶對赤黴病防治不及時,或防治技術不力等原因影響,對小麥產量及品質影響較大,出現了賣糧難,大多數種植戶效益差,甚至種植效益不夠投入生產成本,出現連年虧損,不得不減少土地流轉面積,甚至大面積出現了棄耕棄包等現象。
由於當前農村勞力在外收入高,通常幾個月甚至一個月務工收入都比一年在家種植的畝效益要高的多,也進一步導致了農村無人種田,或不願種田現象越來越嚴重,既使耕種的,也多是年邁體弱老人、婦女,或實在家裡需要照顧而無法一直外出務工的人員。
受年齡、文化水平、種植技術水平等影響,種植能力、面積也都不會大,而且多以種植自己口糧為主。所以如此以往,農村耕整的人越來越少,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價格一直偏低,種植戶因為效益差沒有種植積極性,或轉向其他行業,或外出謀生時,就會進一步加劇導致拋荒問題了。
近年來,國家為防止拋荒問題加劇,提高農民收入和種植積極性,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種植技術培訓、積極制定政策扶持和種植補貼力度等,積極推行種植結構調整、農業裝備機械化,現代化、智能化建設,通過農戶精準技術扶貧等措施,引導農戶開展特色種養殖等增加收入。
相信,隨國家對種植業的補貼支持及保護等,小麥水稻價格也將會有所上漲,拋荒問題也將會逐步遏制改善。
稻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點贊 轉發 讓更多的農民朋友看到!!
稻麥巴巴
農村有句老話:莊稼不收年年種,定有一年好收成。既道出了種糧農民的一種堅持,也可以當做是一句勵志的話。正是這種堅持,雖然縱向對比近十幾年來的國內糧價,儘管也有上漲,但漲漲跌跌,農民的種糧收入總體上並不高,甚至還出現了下降,但依然並沒有出現大量的撂荒現象。儘管打工收入佔了主要收入來源,儘管種糧不怎麼掙錢,但實際上來看,農民在外出打工之餘,糧食的播種、收穫並沒有耽誤,說明農民對於土地的感情是深厚的。
但近幾年來,確實有部分地區出現了撂荒的情況,再加上一些糧食主產區的農民也很多存在種夠自家吃的就行的心理,對於田間管理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這些情況對於我國糧食生產、國家糧食安全的影響值得引起警惕和關注。
一、種糧收入是和糧價有著直接關係的,糧價的高低及上漲幅度,決定了農民種糧收益的多少,對於種糧積極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以幾個圖表展示一下近十幾年來的糧價走勢:
這幾張圖片,是不是很能看得出糧價的走勢情況!?部分品種的價格已經回落到了7、8年前的水平。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稻穀價格。
但對比農資價格如農藥、化肥、柴油、人工等成本來看,卻是出現了增長,尤其是近兩年來,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不斷上漲,使得農民的種糧成本增加,在糧價表現“不如人意”的情況下,農民的種糧收益也受到了影響。這其中,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損失更大,比如2017年華北黃淮的秋玉米,2018年南部麥區的冬小麥,因為不利天氣影響,不僅產量下降,品質更是降低,賣糧受限,價格偏低,農民收益大幅下降。
二、從後期來看,根據今年國家對於小麥和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政策預案的執行情況,可以看出,今後的糧食收購,將由往年的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這也意味著,政策對價格的支撐作用會下降,糧價更多的將由市場供求關係形成。短期內,由於國家手中還掌握著比較多的往年收購的臨儲糧食庫存,其中像玉米、稻穀等品種去庫存的壓力比較大,拍賣的價格也定的比較低,這對市場價格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農民的收益。但長期來看,隨著臨時收儲糧食庫存的不斷消化,市場供求也將進入良性循環之中,糧價的形成將由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博弈產生,農民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農業種植結構。
三、撂荒的情況,隨著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以及未來糧價形成機制的變化,可能不會繼續擴大或蔓延。儘管目前農村種糧的人群仍以50、60後為主,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的不多,但說不定農業的生產模式會逐漸改變。另外,畢竟目前有些地區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撂荒的情況,再加上類似於今年這樣的不好的年景一旦連續出現,對國家的糧食安全還是會產生影響的,所以,國家還是應該在扶持農民種糧積極性、尤其是保證小麥、稻穀等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上,多給予支持。
糧小咖
不用如果,未來幾年我國的稻穀和小麥價格不會太高,甚至還要繼續下降,但是因此造成的土地大規模撂荒幾乎不會出現,這又是為何呢?希望大家接著往下看。
今後我國稻麥價格還會繼續下探。
筆者認為,今後幾年我國稻穀和小麥的市場價格將會繼續走低,並且兩者的託市收購政策也將逐步取消。也就是說,在2019 2020年,我國的稻穀和小麥價格很有可能還不如今年呢?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害怕了麼?
這並不是筆者的聳人聽聞,而是今後我國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必然步驟,這對於我國廣大稻穀種植戶和小麥種植戶來說彷彿是一個晴天霹靂吧。
有了大豆和玉米的前車之鑑,想必大家也知道我國對糧食作物實施收儲制度改革的套路了吧。一般來說,首先是調低收儲價格標準,然後是取消託市收儲制度,最後改為完全的市場化收購➕種植者補貼的方式。
目前,我國的稻麥收儲制度改革已經進行到了第一步……
稻農麥農有望領取糧食直接補助。
但是,在我國正式對稻穀和小麥這兩大口糧進行收儲制度改革的期間,我國也會通過為廣大稻農和小麥種植者直接發放補貼款的形式來對農民進行補償,以彌補糧食價格下跌造成的收益減少。
和大豆和玉米這些率先進行收儲制度改革的前輩們,通過在主產區發放種植直補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證我國的糧食產量不出現大幅度波動,也會避免因為糧價走低收益驟降造成的土地大規模撂荒現象的發生。
希望這些補貼能夠真正發放到土地的實際種植者手中,讓他們的收益儘可能多一些。
糧油市場報
必然會!
我家地處江漢平原,是著名的的魚米之鄉,8月份稻穀價格不到7毛一斤,不及去年最高價的一半,說價格腰斬一點也不誇張。按照目前這個價格,一畝地能淨賺300塊就不錯了,長此以往,農民哪還有動力種水稻?儘管我們那現在很多水田採用的是稻蝦共養模式,稻穀也僅僅作為口糧,根本就不指望賺錢。然而小龍蝦養殖戶如此之多,累死累活也賺不了什麼錢。農民也在考慮轉型,也在努力緊跟時代發展潮流。
現在農民種水稻,從育種到插秧,再到施肥打藥收割,基本上不需要什麼人力,農民種地確實比以前輕鬆不少。省心省力卻不增產增收,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如果不改變這種情況,將來拋荒的問題肯定會更嚴重。現在國家特別重視三農問題,我堅信農村會越來越好!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如果水稻和小麥的價格一直都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嗎?
未來幾年,我國的稻穀和小麥價格會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狀態,這個不是“如果”是“肯定”!
至於說未來幾年因此造成的耕地撂荒會不會增多,個人以為,會的!
但是,個人以為,這不會影響我國的糧食整體供給,我國的稻穀和小麥種植面積依舊會保持一個很高的水平。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國的糧食價格由誰來決定?
說白了吧,我國自從實施市場經濟以來,糧食的價格一直都是由官方來把控,即便是諸如水果,蔬菜,蛋類和奶類在內的絕大多數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已經完全由市場供需來主導的時候,我國的幾大糧食作物的價格還是由政府來決定,我國此前對四大糧食作物實施的託市收購政策就是鮮明的例子。
為了保證全國糧食整體供給,以明顯高於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的標準來收購農民手裡的糧食,並且加以儲存,以備在風不調雨不順的糧食減產,新糧供給不足的年份拿出來穩定市場。
所以說,我國的糧食價格其實就是由政府來決定的。
糧食價格下跌,種植補貼提高!
所以說,這幾年,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為的價格下跌是政府權衡再三的決策,就拿今年我國稻穀價格和小麥價格大不如前這個事情來說,也是國家實施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關鍵舉措。
稻穀和小麥這兩大口糧作物未能倖免逃脫了要進行收儲制度改革的“魔爪”也就不足為奇。因此,從2016年開始,稻穀的市場價格開始逐漸的下滑,從2018年開始,小麥的託市價格也在悄然調低。
但是與此同時,國家也考慮到了農民的感受,為了保障農民種植收益,國家將為種植小麥和稻穀的農民發放一筆新的補貼。
在這項補貼的刺激和促進之下,筆者以為,未來幾年,即便是我國的口糧價格下跌,加上這些“前所未有”的補貼金額,農民種植收益還是有一定保證的,土地撂荒的情況並不會大範圍的出現。
今年種植稻穀和小麥的朋友,你們做好領取更多補貼金額的準備吧。
鍾情三農
如果水稻和小麥的價格一直都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嗎?這個問題是在農村出來的人,基本都知道,糧食價格上不去,種田無出路的話,只會是越來越嚴重。
現在在農村種田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五十幾、六十幾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人。稍微有點門道,年輕的人,都會外出打工。可以預見,當我們的父輩老了,農村農民在家鄉的收入,得不到大的改觀,未來拋荒只會越來越嚴重。試想一下,種一年田辛苦的半死,不如在外打工二三個月,這樣的田,你種下去,還會有積極性不?
那麼要怎麼解決這些農田拋荒問題呢?一直是阻礙各地社會發展的一道難題。個人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應該大力倡導農民改變現有的古老的農業模式(如政府牽頭成立合作社、培訓技術人員、指導銷售等),必須引進一些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種、養相結的高效益生態模式,讓農民實實在在增收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比如現在流行蛙稻模式、鴨稻模式、蝦稻模式、鱉稻模式等等一系列生態模式,嚴格按照生態、環保、有機的標準來進行種植、養殖。既可以產出高品質的生態有機大米,又能收穫套養生態生物帶來的優厚利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獨家觀點,供參考,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想法或建議,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壞男人2576
撂荒是不爭的事實,但統計單位絕對不會公佈撂荒面積。
痴騎朽翁
剛剛回農村,在35度的烈日下,看到幾個農民伯伯在抽水抗旱,與他們交談中得知今年水稻價格大跌,農民伯伯們一臉無奈,在種子,農藥,化肥,機械收割等紛紛漲價下,水稻價格反而大跌,基本上是不掙錢了,甚至遇上乾旱,水災的情況下賠本。農民伯伯們紛紛表示明年不種或少種,可以肯定地說:明年良田變荒地的現象比今年嚴重得多,如果在不提高糧食價格,增加農民收入,這種現象一年比一年嚴重。原因有兩點,第一點:種地不掙錢,甚至賠本,第二點:現在種地的都是六十歲至八十歲的老人,每年去世的很多,一旦大伯去世,種地這種體力活大媽是幹不了的。而年輕人又不願種地,叢而導致無人種地而大面積荒廢。希望引起國家重視,早日拿出解決方案。
62178278581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近些年,我國糧食價格逐漸走低,農民種植糧食的收益是一年如不一年,不僅是水稻和小麥,玉米大豆都是如此,如此出力還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出現拋荒現象是很正常的,試問辛苦了以年四季的莊稼,到最後收穫一畝地只夠顧著本錢,誰還願意去種地呀。如果糧價持續走低、政府沒有有效補貼、化肥農藥等成本沒有明顯下降,那麼拋荒的繼續出現是必然的。
為什麼水稻和小麥的價格持續走低?
從我國進行收儲制度以來,2014年國家第一次對大豆先行改革,到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上線,連續三年持續改革,甚至是直接取消了最低收購政策,2017年水稻加入收儲制度改革大軍,連續調低收購價格,今年小麥也沒能倖免,小麥也首次下調了託市收購價格,目前玉米、水稻、小麥、大豆全部在進行收儲制度改革,看著目前態勢,將要長期繼續下去。政府在糧食價格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凸顯無疑,收儲制度改革是水稻和小麥價格持續走低的最為關鍵的大手。
為什麼要用收儲制度改革來對糧食價格進行調整呢?
簡單來說,就是我國有些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過大,而有些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又太小,滿足不了需求,也就是我國的糧食種植結構和供求關係之間存在矛盾,需要用政府調控的大手進行干預,比如我國玉米種植面積以及產量都很大,庫存驚人,國家在貴州玉米種植計劃一年就砍掉了整個省份的一半以上。
而美國今年對我國“制裁”中就有限制大豆向我國出口,但是我國大豆每年需要大量的進口,今年的大豆進口著實讓國內起了一陣風浪,原因就是我國大豆產量一直沒有做到自滿自足。國家在進行調整時候運用的方式是不能夠傷害到農民利益的,但是改革畢竟是改革,肯定有陣痛。
種地為什麼不賺錢?不賺錢就要拋荒了嗎?並不見得是這樣。
站在農民的角度,種植水稻、小麥並非絕對沒有收益,只是收益相對較低而已,目前一家人圍繞著幾畝的田地進行“精耕細作”,產量就那麼高,價格也不會高,所以地權分散的農業經營模式,是制約現在種地不賺錢的主要原因。我們都知道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產生矛盾的時候就需要生產關係的轉變,那麼不種≠拋荒,不斷髮展中的土地流轉在慢慢的破解著拋荒的難題。
拋荒的破解在於土地制度的改革。
不少年輕人認為在外做小工一天最低也有一百多塊錢的收入,而種田一畝一年也就幾百塊錢的收入,所以都會在勞動投入和勞動報酬之間選擇最經濟的在外務工,農村勞動力的短缺,造成撂荒的嚴重出現。從2008年我國開始提倡土地流轉,到今年國家要求2018年底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這些無形的大手都在推動著土地的高度集中。一小部分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外出的中年人,在政府的推動下,成為土地流轉的主體,目前全國土地流轉面積佔承包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一些資料顯示,經流轉形成的農產,不僅不存在土地拋荒現象,而且土地產出率很高,大面積種植作物,機械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科學會栽培,減少成本投入,只要管理好、經營好,哪有在成千上萬畝的土地中有不賺錢的道理,不賺錢,是因為面積小。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如果水稻和小麥的價格一直都很低,將來拋荒問題會更嚴重嗎?
近幾年小麥水稻的價格一直不高,除了小麥水稻以外,黃豆玉米的價格也是很低,雖然一直都在小幅度漲幅,但是相比之前幾年,最近幾年糧食價格實在是不盡人意。種植什麼莊稼都是需要成本的,除了最基本的化肥和農藥以外,人工費是連年上漲,很多人覺得種地不掙錢,會選擇去工廠上班,導致很多地閒置或轉租,那麼水稻和小麥價格一直這麼低,未來的拋荒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麼?
個人覺得以後土地拋荒絕對會存在,但是不會太嚴重。很多已經拋荒的土地多半是因為土壤的問題,土質狀態不好的鹽鹼地多半為拋荒,因為這樣的土壤本身肥力就很薄,種出來的莊稼又很少,再加上現在化肥農藥價格不斷上漲,種出來的糧食又很便宜,很多都是入不敷出,所以這樣的土地多半都會荒廢。
但是土壤肥力深厚的土壤很少會出現荒廢的現象。我們這裡是平原,再加上合適的溫度環境,一年可以種兩季,雖然現在玉米小麥的價格很低,但是還是會有所收益,幾乎是種兩季收一季的價錢,但是地荒著是沒人給錢的。有一部分年輕人覺得種地不掙錢會將地租出去,一年一畝地差不多300塊錢,雖然不多,但是總比沒有強。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會放棄種植收益低的糧食作物,改種葡萄、梨、蘋果等水果或者是種植大棚蔬菜,雖然比種植糧食作物辛苦一些,但是收益也是相對可觀。
我國是人口大國,雖然很多人覺得種地不掙錢,但是還有一些人還是很依賴這塊土地,會在這塊土地上尋找新的商機,所以以後拋荒問題會有,但是不會太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