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柚子三歲前基本都是姥姥姥爺帶著的,期間爺爺奶奶來照看過半年,所以柚子和爺爺奶奶不是特別親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不過,爺爺和孫子還是很有緣分的,他倆陰曆是同一天的生日,爺爺還特地給柚子取名“趕生”的小名,意思是趕著一起過生日的意思。我和柚子媽沒同意,堅持叫柚子了,畢竟想著學名爺爺取了,小名由我們取,嘿嘿。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爺爺今年70了,身體不好,勞累病多,在家裡完全靠奶奶照顧。爺爺又不習慣北京的氣候和環境,所以爺孫倆接觸的時間並不多,每年也就是過節能看到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爺爺想孫子,但每次通電話或視頻,爺孫也聊不起來,柚子簡單的問候下就要跑著去玩自己的了。和姥姥姥爺打電話就不同了,有說不完的親熱話。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我想很多的家庭也是這樣的,孩子是誰帶大的就和誰親,親一輩子。我也希望爺爺和柚子多親近,但是實現起來還是有難度的,不管是爺爺的精力、孫子的時間都不是很切合,總不能把柚子放回老家養大吧。

今年年底,爺爺和奶奶來北京過年了。總算有比較長的時間爺孫相處了。這段時間裡,有意無意的我都會特意讓柚子和爺爺多親近,不接觸、不瞭解怎麼能親熱呢。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其實,感情的培養不需要特意去找,進門的一刻就開始了。一聲稚嫩的甜甜的“爺爺”“奶奶”,他們就樂開了花。

首先博得柚子喜歡的,是爺爺做的飯。爺爺會做飯,年輕的時候在食堂幹過活呢。爺爺做的兩道菜柚子最喜歡,一個是肉絲麵,一個是煎餈粑。

肉絲麵很常見,但是能把麵湯煮的濃且麵條不爛的不多見,配上點爆炒肉絲和小蔥,那味道確實不錯。現在讓老頭子給我煮一個,都不是太樂意,哈哈,不願意下廚了。餈粑是爺爺奶奶特意從老家背過來的,煎的時候先切半釐米厚,鍋裡放點油,小火慢煎,半焦半黃,起鍋撒糖,小柚子吃的那個開心喲,話不多少,吃剩的歸我。

這幾天,柚子起床後總是先跑到爺爺房間裡,嚷著要吃肉絲麵和煎餈粑。小的愛吃,老的樂意,中間的省心。等柚子長大了,應該還記得爺爺做的這兩道菜吧,應該的。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有天中午,爺爺奶奶都午睡了,我陪著柚子睡,柚子突然要聽故事,我想了想,決定給柚子講講他爺爺奶奶小時候的事。

爺爺小時候很苦,正好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因為大環境的原因父母不在身邊,6歲開始就帶著4歲的弟弟開始討飯。如何討飯的、如何以稻草當被子、如何被狗攆的到處跑的,一點點講給柚子聽。

講的時候,我一直盯著柚子,他特別安靜。當講到爺爺4歲的弟弟病死的場景時,柚子哭了,眼淚不停的往下掉,我輕輕的抱了下柚子,擦乾了他的眼淚。柚子突然說“我要去看看爺爺”,說著就自己溜下床去看爺爺了,後來據奶奶說是抱著睡著的爺爺親了兩口。

第二天,柚子起的很早,起來自己倒了杯水,我和柚子媽還納悶呢,這柚子好像沒自己倒水喝過吧(開水不敢讓他倒)。結果這小傢伙自己屁顛屁顛的端著水給爺爺送去了,說是早上吃藥要用開水。我們都很驚訝,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呀!

初二,我們一家去蘇杭玩了幾天,柚子對爺爺奶奶更親熱了。會主動給老人倒水喝,幫他們拎包。餐廳吃飯也不忘記幫爺爺奶奶多點一份他們愛吃的青菜。

看著柚子牽著爺爺那小小的身影,我感覺柚子又長大了點。

我的心願達到了。

爺爺和孫子的感情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