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縣信訪局:有事情,到信訪「辦」,無事情,到「信訪辦」

---小記柳城縣信訪局轉變接訪工作作風事記

日前,隨著國家國家的政策方針全面公開透明,加上網絡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信息來源和生活感知大部分都通過網絡迅速傳播而獲得。另外,現代的人民群眾維權意識、對政府的決策、以及部門的執行力等方面的參與度都逐漸增強,政府以及部門做的每件事情都會有人民群眾監督和向有關部門反映,因此“有事情,到信訪‘辦’,無事情,到‘信訪辦’”成為柳城縣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問題途徑的“座右銘”。

自元月份以來,到縣信訪局上訪和詢問的有130多批次,總人數有500多人,網上信訪的自去年九月正式向群眾宣傳正常開通以來,達到了521件。 相比去年同期的90多批次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今年,縣信訪局全面轉變幹部作風,面對來訪的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不打“太極拳”,認真做好接訪轉辦工作是每個接訪幹部所必須奉行的一條準則。如受到群眾投訴,一經核實,將立即按要求處置。因此面對每天來訪的人員,縣信訪局都會安排工作人員做好登記,並由局領導做好接訪解答。對於能當面解答的問題,接訪領導就當場向來訪者做好解答和解釋工作,對於需要轉辦的來訪事項,接訪人員及時把上訪的內容傳到縣裡面自建的信訪微信群裡面,交辦職能部門或屬地鄉鎮做好調查瞭解,職能部門或鄉(鎮)政府能在第一時間解決的,就電話通知上訪人員回到屬地部門解決,需要時間調查瞭解後才解決的,信訪局以書面轉辦函的形式轉到各職能部門及鄉鎮;如果不是一個鄉鎮或部門能夠解決的,信訪局會及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出解決辦法,聯合解決問題;需要上報到縣委、縣人民政府做決策的,信訪聯席綜合部門意見後,馬上提交給縣委、縣人民政府,由縣委、縣政府做出決策。

正是因為我縣信訪部門始終貫徹“逢訪必錄、逢錄必辦、逢辦必復”的信訪接訪機制,小到農民群眾的鄰里通道糾紛、同村人裝錯甘蔗和個人家庭生活困難等問題,中到村屯建設村屯土地、林地權屬等問題,大到外來人員來柳就業、本地群眾和外縣發生的勞務糾紛、土地爭議等以及一些跨縣的問題,人民群眾都會第一時間到縣信訪局和信訪聯席辦來反映。

雖然今年來訪的數量和人員都比去年同期的增加和提高,但是全縣越級上訪或直接到自治區、北京上訪的量卻為零。由於信訪幹部的作風轉變,平時即使沒有什麼事,有部門群眾也會到信訪局來坐坐,喝喝茶,把信訪部門當家,正所謂的“有事情,到信訪‘辦’,無事情,到‘信訪辦’”。

現在,柳城縣信訪、聯席辦等部門正在成為加強群眾與黨委、政府聯繫的橋樑和紐帶的重要部門,成為群眾信得過的單位。

柳城縣信訪局: 羅劍鋒

2018年5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