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10月7日,農曆為八月二十八日,也是諸葛武侯的忌辰祭日。

南陽市博物館除了如期舉行紀念活動外,還特意懸掛“臥龍崗”匾額,為千古勝蹟“點睛”。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上午8:00整,在隆重熱烈的氣氛中,匾額上鮮豔的帷幕,被徐徐拉下。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在場所有的人們,見證了這一千載難逢的隆重時刻。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此匾額的懸掛,是有一定故事和意義的。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匾額上的墨寶,出自明代進士、清代戶部尚書、著名書畫家、詩人戴明說(yue悅)之手。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戴明說(音yue悅)生於明萬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五年即公元1686年。河北滄州人,字道默,號巖犖,道號定園,晚年自號鐵帚。戴明說於明代崇禎年間中進士,清代順治年間任戶部尚書。


戴明說的書法,受到了董其昌和王鐸的雙重影響,他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了自己的落腳點:既有董氏的巧妙、淡泊,也有王鐸的筆墨狂放。


清代的順治皇帝,對戴明說的書畫極為推崇,把他視為當朝的米芾與董其昌。

清順治十一年即1654年的夏天,戴明說拜謁劉備三顧諸葛遺蹟時,於“茅廬中”題寫了“臥龍崗”墨寶。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這墨跡,端莊大方,優雅大氣。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這墨跡,距今已有364年的歷史了。

今天臥龍崗景區的大門處,原來立有“千古人龍”石牌坊一座。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但在1966年的夏天被人為地毀壞了,其殘斷嚴重,後人無法復立。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1973年的9月,為了保護文物古蹟,供人遊覽,南陽市博物館圈築了圍牆,並在牌坊基礎上建築了清式門樓。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當時,由於認識和條件所限,門樓始終沒有懸掛匾牌之類的標誌。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到了1979年,旅遊事業開始起步,南陽市博物館在大門囗懸掛對聯兩副,為飽經滄桑的勝蹟增添了生機。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了對聯而簷頭下仍然沒有任何標誌物。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1980年,南陽市博物館將門樓處原石牌坊上的“千古人龍”四字製成木質匾額,懸掛在門樓的簷頭之下。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這匾額,給千古勝蹟帶來了靈氣;

這匾額,使許許多多熟知臥龍崗歷史的人們產生聯想和感慨。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千古人龍”,是臥龍崗的標誌,也是廣大遊客留影紀念的最佳背景。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運遠望去,匾額鮮豔奪目。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到了1992年的9月,一座新的“千古人龍”石牌坊在原牌坊、今大門前15米處重建。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於是,大門簷頭下的“千古人龍”匾額,也就完成了歷史使命被摘了下來。

而大門簷頭下自此至今,再沒有懸掛任何標誌。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雖然,後來在門楣的上方懸掛過啟功的“南陽市博物館”和王學仲的“臥龍崗”墨跡。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但,由於或內容或位置不夠醒目等原因,這些匾額始終和這一勝景不夠匹配。

因此,在簷頭處重新懸掛匾額,是關心臥龍崗文化人士的共識。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而經過有關專家充分證明,並徵求社會有關人員的意見,清代初年戴明說的“臥龍崗”,便成了大家的首選。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南陽市博物館對於懸掛這一匾額的每一細節都很慎重。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年的三、四月份,有關人員曾經多次進行現場查看,研究方案。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尺寸的大小,也進行過多次實地效果實驗。至到效果圖滿意為止。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新的匾額開始製作了。

文字,釆用陰包陽傳統手工雕刻技法。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周邊,陽刻吉祥如意紋。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彩飾,全部採用傳統繪畫顏料——石色。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底色,為群青色。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四邊紋飾內色和邊框,為熟褐。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文字和四周圖案的表面,為傳統貼金。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參與此項工作的所有同志,都是一絲不苟,很有榮譽感。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在匾的背面,雕刻著“公元二零一八年夏日南陽市博物館敬立”旳字樣,以志紀念。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該匾額的設計製作,得到了上級有關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指導。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啊!昨天的1986年,我自豪地站在臥龍勝蹟的眼睛——“千古人龍”前,留影紀念。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嗬!瞬間32年後的今天,2018年,我和同事們一道,為這千古名勝“點睛”,真是感到無比的自豪!

今天,我們給臥龍“點睛” 一一南陽“臥龍崗”匾額懸掛紀


古人說:

人事有代謝 ,

往來成古今。

我衷心祝願:臥龍勝景今後更加誘人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