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所謂粥罐就是專門盛粥用的罐,特點是直口圓體,與食物罐不同的是口直徑一般比較大,這是為了便於使用。有的有蓋,有的一邊各有兩個小孔,便於擺動。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從流傳實物看明代崇禎時期已經有之,清初順治朝生產已具規模,現在大量流傳民間的是清民窯粥罐,以青花為主,上面裝飾花紋有人物、山水、花卉等。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明、清時期,瓷罐以景德鎮窯的製品為最佳。罐的肩部帶系的模式在兩晉南北朝非常流行,並延續至唐宋。這顯然與系在當時所起的能提能掛的作用有關。到了唐宋,燒造技術進一步提高,器物的線條美與色彩美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才讓肩部的系顯得不那麼重要,逐漸退居於次要地位。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明代是我國瓷罐史上的鼎盛時期,由於"罐"與"官"諧音,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超過了瓶、尊,成了興旺門庭的吉祥物。它們的用途與品位,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並取代瓶,成為人們居家擺設的重要物品。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同時罐的造型也更加豐富,出現了天字罐,將軍罐,蓮子罐,粥罐等等。到了清代,人們把瓷瓶同"吉慶平安"、"平生富貴"等人生美好追求聯繫在一塊。於是,罐的地位又逐漸被瓶取代,罐的生產又開始以實用器為主,重新做起了盛貯的用器。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崇禎順治時期粥罐的底部基本上皆澀胎無釉,康熙時圈足為雙層臺階,乾隆以後的圈足就開始滾圓的泥鰍背,乾隆以前的雙肩上有四孔可穿金屬環,乾隆以後出現了四系可穿繩子。 粥罐的出現,因明末清初政局動盪,人們對於穩定生活的渴望,嚮往著粥(做)罐(官)高升來改變世道。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清康熙青花加官進爵圖粥罐,短頸、鼓腹、斂腰,雙層臺階圈足內青花雙圈花押款。頸部一圈繪八寶圖案,腹部繪兩侍從一個獻上官帽一個敬獻上爵杯給一官人,寓意加官進爵。整器器型規整,人物繪畫細膩,青花發出翠毛藍,乃康熙中後期典型的特徵,有使用過的痕跡,可證明該器物乃當時大戶人家裡的實用器。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收藏粥罐有蓋最佳。從目前在市場上能夠看到清初到清末,乃至民國初期的景德鎮民窯粥罐無論是青花、粉彩還是淺絳彩基本上都缺蓋。從目前國內一些小拍情況看,清康熙民窯青花山水紋,口徑在6寸左右的帶獸紐罐蓋的粥罐價格都在萬元以上。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清光緒所仿青花粥罐價格約是康熙罐價格的三成,而缺蓋者,就大打折扣了,"殘衣只有半價了"。現在收藏清晚期民窯的粥罐,無論是青花、粉彩、墨彩還是淺絳彩,最好應選擇帶蓋的,品像佳,口徑在5寸以上的粥罐,最具升值潛力。

粥罐進入拍賣市場,收藏潛力大價格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