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貴州」六盤水的這位村支書從家中「么兒」變成村民「大家長」

“國慶沒有放假,村裡事情太多,又正逢著採摘食用菌,所以沒辦法陪家人出去走走看看了。”說起自己的國慶節日程,六盤水市保華鎮二道坪村支書彭蘭春有些內疚。

從2017年1月接過“村支書”的頭銜,他的角色就從家中的“么兒”變為了二道坪的“大家長”。



「今貴州」六盤水的這位村支書從家中“么兒”變成村民“大家長”

大棚裡的用水問題也是彭蘭春需要重點關注的


在彭蘭春之前,二道坪的村支兩委已經九年沒有換屆成功,村幹部的老齡化,履職力度不強,思想封閉,對政策的解讀、吸收不到位,歷史遺留問題多,都引起了村民的強烈不滿。

“幾年前,村民天不亮就要起來去山上挑水吃,通訊公司建了基站,但是沒人管護,所以一直也沒啟用,路也不好,真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

就這樣,“壓力山大”的彭蘭春接過了前人遞來的“接力棒”。

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

“因為我之前長期不在村裡,對情況也不是特別的熟悉。只是在第一次召開村民大會的時候,一位叫張忠華的老黨員在開完會之後感嘆說了句‘趁著下來開會,一會兒拉點水上去吃’”,此時,彭蘭春才知曉,雖然村裡早在2013年就修了水塘,但因為沿線的水管年久失修,還是有村民要挑水喝。

於是,二道坪村“管水協會”應運而生,也是從那天起,村民用水需要繳納費用,用於支付協會成員工資以及供水管道的維修、維護。



「今貴州」六盤水的這位村支書從家中“么兒”變成村民“大家長”

彭蘭春給村民講解地膜覆蓋技巧


“水路”通了,接下來便是“陸路”。

2013年,二道坪打通了一條機耕道,但是根本無法滿足百姓的出行需求,於是,彭蘭春領著村支兩委和村裡的百姓,用了20多天的時間,挖通了一條長3.2公里、寬4.5米的毛路,後來又多方協調資金,將毛路變成了水泥路。

“因為路兩邊很多都是百姓的耕地,所以省去了大家人背馬馱的力氣,惠及了120戶近600名百姓。”

因為村裡撤銷了原本的小學,家住得遠的孩子需要走五六公里的路去其他村上學,有時候家裡人太忙,護送孩子的任務就落到了村幹部的頭上。

“看著個子小小的孩子們揹著大大的書包,就想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讀書,真的有點造孽。所以我就想著,村裡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學。現在,在各方的幫助下,我們二道坪的小學已經完成了地勘,正在做設計方案”。

工作就這樣一項一項的被理順著。

解決了外部問題,接下來需要的就是整頓內部。

2017年的“大換血”讓二道坪的村支兩委加入了不少年輕人,彭蘭春根據每個人的文化水平、性格特點、群眾基礎實行分工制、包組制,還成立了產業專班、項目協調專班、扶貧專班、綜合事務專班,實行開群眾大會時,“首先,給百姓宣傳民生政策,然後宣講村莊規劃、全村發展思路、描繪小康畫面,梳理共性的遺留問題,講解本次群眾大會的目的,最後解決個性的遺留問題”的“五步工作法”。

如今,二道坪村的1號大棚30萬棒香菇基地已建成2萬棒,預計11月底完成全部182萬元投資;2、3號基地投資30萬建設羊肚菌基地,計劃11月中旬開始種植;500畝香椿基地也正在進行秋季除草。

“雖然不能放假,也沒時間回去看看幾個月大的兒子,但能跟村民一起看著羊肚菌豐收,看著百姓的笑臉,我也很滿足了。”彭蘭春說,要站好最基層的這班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