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为何深陷“甲醛门”,盈利危机还是道德沦丧?

继“高房租”舆论漩涡,自如再陷“甲醛门”。

近日,一篇名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自媒体爆料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将自如“甲醛超标”的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而面临盈利困境的长租公寓行业,居高的拿房成本促使企业压缩运营成本,而快速装修和及时入住成为长租公寓运营商的常见运营手段,甚至选择低成本装修策略,这些或是自如深陷“甲醛门”事件的祸因。

表面快速装修和及时入住

然而,甲醛超标问题在自如这里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据公开报道,最近每年都会有因房屋甲醛超标影响健康而与自如发生纠纷的事件。

除了自如,在各种网络社区、投诉平台上,充斥着租户对我爱我家、相寓、蛋壳公寓等中介或长租公寓品牌甲醛超标的投诉,相关的公开报道也很多。

事实上,甲醛在房屋装修中几乎是必然存在的产物,所以新装修的房子一般会通风3-6个月才入住,同时,很多消费者还会采取各种去甲醛的措施,有孕妇或新生儿的家庭对此就更敏感了。

诸如蛋壳、自如等长租公寓品牌,作为轻资产运作的中介平台或创业公司,他们从房主手中租赁房子,然后对房屋进行装修改造、拆分,当起二房东。这也就决定了长租公寓的除了拿房的成本,还有装修的成本,只有找到租户快速入住,租金才可以加快收回。

但刚装修完的房子,就可能存在装修污染的问题,会损害租户的健康,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有公寓公司可能采取的是低成本装修策略,以期控制成本,这样的污染更加难以想象。

据公开报道,自如装修好的房屋一般最多放置三天,然后就挂牌出租。与此同时,自如自带的家具也受到了来自租户的质疑和指控,自如租客表示,自如家具通常使用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普通人造板材。而这些人造板材会产生如甲醛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自如为何深陷“甲醛门”,盈利危机还是道德沦丧?

深层普遍面临的盈利难问题

在甲醛超标事件之前,长租公寓行业还出现了争抢房源引发"推高房租"的争议、杭州鼎家倒下牵出“租金贷”问题等现象,种种这些也反映出,长租公寓这个看似火热的市场背后,普遍面临的盈利难问题。

自如CEO熊林曾表示,“长租公寓单体城市运营规模达不到20万间很难实现盈利,整体管理规模达不到100万间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更是直言:“我不建议去做长租公寓,这个生意是亏的。”

潘石屹认为,做长租公寓一定会有银行贷款,其中利息按照银行基准利率是4.9%,可能实际得5%-6%,用贷款建成公寓租出去,回报率最高超不过1%,租房价格再翻番还是亏本。

华菁证券曾根据相关数据对长租公寓的息税前利润率做敏感性分析。分析显示,入住率在95%的情况下,拿房成本达到租金收入的60%则息税前利润率为0。人房比达到百间11人/百间则息税前利润率也将为0。综合来看,55%的拿房成本占比和百间65%的入住率是盈利的临零界点。

55%的拿房成本占比是盈利的临零界点。显然,这类长租公寓面临的最大的困局就是拿房。

我爱我家原副总裁胡景晖曾表示,以自如、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在争抢房源。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拿房成本正不断提高。

同时,装修、管家服务等环节也均是重资本投入。低成本装修策略也就由此而来,而管家服务方面,自如的管家服务也是存在被租户吐槽的现象。

自如为何深陷“甲醛门”,盈利危机还是道德沦丧?

所以,不管是在拿房还是造价的控制上,长租公寓公司都非常注重对成本的把控。在拿房成本居高的跷跷板的另一边,企业要平衡,势必要压缩相应的成本或者提高回款速度。

胡景晖表示,长租公寓短期内不要指望盈利。如果五年内不盈利你能扛住就干,扛不住就别干。对于一个处在成长期的行业来说,短期内就想盈利,势必会跑偏。如果跑偏了就马上纠正回来,否则就会危机不断。

易懂君有话说

长租公寓领域并不是一个盈利空间很丰厚的行业,市场参与者都行走在刀刃上,稍有不慎都将无利可图赔本出场。为逐利而哄抬房租,那可认为是贪婪的资本在作祟,但罔顾租户的健康,那就是企业道德的缺失了,那是魔鬼。

正如胡景晖所说,跑偏了如果不纠正就会危机不断,希望自如这次“甲醛门”事件能够引起众多长租公寓品牌的警醒,不要再透支租户的信任了。

自如为何深陷“甲醛门”,盈利危机还是道德沦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