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去年4月,一纸诉讼震惊大众。

“被告腾讯未经原告方许可,在微信企业账号和新浪认证微博中使用了9张原告享有著作权的图片,请求索赔19万元。”

9张侵权图片,索赔19万元,每张2万多元!

敢在腾讯身上扒下一层皮的原告,是被一些媒体戏称为“中国图片生意版权的垄断者”——视觉中国。

然而,视觉中国不也一边高举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旗,一边被指在倒行侵权?

这背后,是否与其维权盈利模式相关?

缘起:曾靠Getty壮大

2000年5月,视觉中国前身的雏形——“Photocome”网站上线,意为“图片来了”。

摄影师可将图片上传网站,客户付费后获得授权下载,摄影师可通过后台看到下载记录,然后与网站分成。

这模式极力保护摄影师的图片版权,使得半年之内就有1000多位摄影师上线供图。

彼时,中国商业图库要获取海外图片资源,不得不与海外图库进行合作。

视觉中国选择抱紧全球第一大图库——Getty这一棵大树。

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视觉中国创始人之一、副总裁柴继军表示:“在视觉中国代理的图片中,来自Getty的创意图片占视觉中国创意类图片的60%,编辑类图片(即新闻图片)占比约为20%。”

借助与Getty的合作,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登陆A股,坐享80倍市盈率、220亿元市值。

维权:Getty占比超98%

当发展愈发壮大,为摄影师伸张正义的侵权质询函也越垒越多。

据媒体报道,被告涉嫌图片侵权的企业,面临每张图片2000元至5000元甚至上万元赔偿。

据强韵数据统计,2013年以来,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共涉维权诉讼1000多起,平均每两天一场诉讼,涉案赔偿金额合计625万元。

真正享受到“代客理赔”的个人摄影师并没有多少。

据媒体报道,有些摄影师根本就不知道直接维权的赔偿款能达到每张2000元甚至上万元,当他们去找视觉中国询问图片维权进展时,对方的回答是:

“视觉中国签约了这么多摄影师,很少有人来追问维权进展,为什么就你来问?”

个人摄影师恍然大悟,视觉中国并不愿意替力量弱小的群体打维权官司。

受益最大的,反而是视觉中国的亲密战友、世界图库巨头Getty。

625万元涉案赔偿金额中,与Getty版权图片涉案金额达到615万元,占比超98%。

“为避免麻烦,视觉中国更愿意用Getty的图片进行维权诉讼。”

据媒体报道,摄影师不满“大量用于维权质询的个人摄影师图片基本都是‘维权转销售’,即通过维权获得常年签约客户。”

换句话说,摄影师维权不成,视觉中国反倒侵犯其图片版权,并且压榨摄影师的利益。

2016年底,视觉中国为图片供稿人新增 “广告流量分成稿费”模式。

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例如,将10万+们和阅读只有个位数的文章平均,假设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数为10000。

按每千次点击广告收入0.2-0.3元计算,假设自媒体平台将100%的广告收入都交给视觉中国,一篇10000次点击的文章,最多也只有3元收入。

对这3元,视觉中国还要按照和摄影师签约时确定的比例,再分一次之后给摄影师,所以摄影师拿到的每万次阅读的收入大概只有一块钱。

如果文章中有五张图,相当于每张图的万次阅读收入是0.2元。

不仅如此,“视觉中国给摄影师的报告里面不显示用户名称,不知道一张图片到底卖了多少钱,只显示销售的行业。如果单张图片的售价被扣了,摄影师是不会知道的。”据上述媒体报道。

2017年底与视觉中国的合约到期后自动解约的另一位摄影师表示,“解约后,我的图片虽然在视觉中国的网站下线了,但是在Getty的代理平台上依然可以销售,这就属于侵权销售了”。

个人摄影师力量单薄,那企业呢?

7月3日,中国创投圈大佬、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微博上怒怼视觉中国,称视觉中国漫天开价索要几十万人民币巨额赔偿,以此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

他表示,从视觉中国收入角度来看,“战果颇丰”。

“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现在还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也是好笑了。”

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2017年年报,视觉中国披露与诸多媒体的合作,这些媒体既有国内传统的电台传媒,也有国内各大媒体网站(新浪、凤凰、网易等),还包括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媒体——**等自媒体之类。

这强大的近乎垄断的地位,以及极为宽广的护城河,使得视觉中国成为“视觉之王”。

业绩方面。2017年,视觉中国实现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10.75%。

其中,互联网传媒行业实现营收6.54亿元,占总营收80.33%。而在营业成本构成方面,版权服务费支出同样占到该行业分类的七成以上。

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有分析认为,这也意味着,买版权、卖版权、版权维护是视觉中国的主要营收。

业内人士指出,“维权获客、维权创收”模式,本质上是牺牲了真正权利人(摄影师)的利益,来实现图库利益最大化。

简单来说,视觉中国将对真正权利人(摄影师)的侵权维权变成了其平台的独家包年合约。

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有意思的是,柴继军回怼了张颖。

“靠打官司索取赔偿成为视觉中国的一个主要商业模式”这种理解是偏颇,极不客观公正的。

他反驳,视觉中国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授权模式,不是所谓索赔维权。要知道,视觉中国只是一家企业而已,法院是我们开的?不可能!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立案、诉讼、判决等一系列司法流程是很高的时间和管理成本,光靠打官司不可能是一种长远的商业模式。

话虽如此,但是,从2013年,“皮皮时光机”与视觉中国全资子公司华盖创意长达一年的缠斗到2017年煎蛋被视觉中国索赔584张图片侵权,以及大大小小未曝光的案件,在逐渐消耗着公众、摄影师以及企业对视觉中国的信任。

视觉中国似乎在维权-侵权的路上埋下一个个地雷。

一边维权创收,一边被指倒行侵权,视觉中国做的是什么生意?

爆发?只待何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