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改革方向?不要走過場,不要走形式,踏踏實實來點實際的

中國曆來是農業大國。建國以後,為了實現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農業為工業的奠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與犧牲。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農業支援工業,而隨著國家的發展,似乎,農村,農民已經被遺忘。。。

農村的改革方向?不要走過場,不要走形式,踏踏實實來點實際的

中國農村人數佔了絕大多數,如何讓這絕大多數人也走向致富的道路?中國農村的根本出路關鍵在於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根本方向就是要堅定地迴歸到集體農業的路線上去,政策和資金向農村大力傾斜,逐步減少城鄉差別。城鄉差別縮小,是不會帶來人口大流動的,那將各安其所,各樂其業,也許讓農民流動也不願流動了,如此將是一個多麼和諧的社會,同時也大大將減少了對城市擴張對農村土地的佔用。

那,如何才能讓農村真正的富起來。讓農民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首先充實健全和發揮農村黨組織的作用,打擊農村的黑惡勢力,選拔優秀的農村帶頭人,將農民組織團結起來,形成一個個有戰鬥力的核心組織。

農村的改革方向?不要走過場,不要走形式,踏踏實實來點實際的

出臺有利於發展集體經濟的政策和措施,恢復為農村服務的科技站種子站等,號召有志青年到農村去,並配套出臺有利於他們紮根農村的措施。必須要打破認識上的誤區,不是現在的就一定是先進的,過去的就一定是落後的,單幹農業現在既不是先進的,過去的集體經濟也不是落後的,從鬆散到組織永遠都是走向先進的方向,集體經濟一定是先進於單幹農業的。

大力扶持農業,扶持農業機械,減免必要的稅費,增加可能的補貼。

農村的改革方向?不要走過場,不要走形式,踏踏實實來點實際的

發展農村文化,改善農村面貌,形成社會主義農村新文化,創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美好的生活工作環境。而不是如以前的那種大學生村官,到農村鍍一層金,走馬觀光一遍。

改革現在的一些城市政策,引導資金和人員向農村轉移,向農村周邊的小城鎮發展,扶持農村資本的壯大,建立更多的符合本地需求的鄉鎮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