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新金融升级有大谋略才能大展宏

​​新科技新经济新金融领域一个特点是,几年几十年积累的成功,也许一年或者瞬间就坍塌了。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摩托罗拉等教训都非常深刻。

余丰慧:新金融升级有大谋略才能大展宏

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的命脉在于不断创新,同时也时时刻刻被创新产品模式倒逼着。不要陶醉于一时垄断,一刻不可一世。只要整个社会的创新没有枯竭,要明白:螳螂捕蝉,黄雀永远在后,永远都必须有危机感。电商平台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传统,社交电商、内容电商、名人大V等去中心化电商扑面而来,正在颠覆传统电商。

传统金融被互联网金融颠覆的同时,金融科技扑面而来,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尚没有真正落地出效益,而区块链金融的去中心化将彻底革了中心化金融的命。

变化就是这么快,发展就是这样迅速。我最熟知的金融领域,这么多年大浪淘沙、风起云涌,令人眼花缭乱。多少新金融机构昙花一现,诞生的快,消亡的也快。关键在于没有新技术支撑新金融,没有创新支撑新技术。

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诞生的一批新金融机构都面临新的挑战与转型。谁能转型成功谁将占据未来新金融高地。而目前转型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因此,没有大谋略,没有前瞻性的视野,很难转型成功。

京东金融转向“数字科技公司”,我认为京东金融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通过B2B2C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级服务,助力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实现战略升级。从中可以看出,京东金融将不再以扩张资产负债表为盈利模式,而是专注于场景、获客、运营、风控、交易和系统服务等,赚技术服务的钱。京东金融将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据科技服务商。京东金融转型的模式是先用数据和技术去解决金融的问题,然后带着场景和客户,把这些创新金融业务再还给金融机构。让金融回归金融,让科技回归科技。

对于数字金融科技模式,我理解核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京东金融利用京东平台积累的客户大数据优势,给金融机构提供包括客户信用挖掘等的服务,以提高金融机构在信用业务拓展中的风控能力。二是京东金融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特别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力,帮助金融机构挖掘自身积累的交易数据价值,包括通过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客户金融需求倾向、趋势,帮助金融机构挖掘自身线上线下客户数据从而获取客户数据,使得金融机构数字利用效率效益最大化。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对B2B2C解释更加准确而清楚。第一个B是京东金融,中间那个B是金融机构。京东金融是帮助金融机构去做金融业务。中间那个B也可以是政府、企业,最后的C可以是小B,也可以是直接消费者的小C。所以逻辑层面,京东金融从1.0到2.0时代的转变,是从一个服务C端、服务最终客户的企业,转变成一个做企业服务的企业。

以上描述基本可以理清或梳理京东金融转型的方向与目标。详细了解京东金融的转型路径后,给我眼前一亮,可以用高大上来理解,也可以用大目标来表述,同时给我以超级理想化的感觉。到底可行性如何呢?

我以一个金融从业将近38年的老金融,又以一个新金融最早研究者的人士感觉,京东金融转型的方向目标具有前瞻性,绝对是未来最具潜力与前途的领域。同时这个转型定位只有类似京东金融等少数拥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做到,未来这个金字塔顶的竞争或并不激烈,因为一般企业做不了,也不敢想。

从市场需求看,以我多年在传统银行“厮混”,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接触或对新金融机构的了解,金融机构对其需求特别大,市场潜力无限。目前包括大型银行在内对数据金融需求大,对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需求非常强烈。但我一直认为传统金融自己做,投入大且成功几率小。数据积累少,挖掘能力不强,专业度不够,仅仅是一个方面。致命弱点在于长期形成的传统金融思维定势,很难跳出来,往往弄出来个四不像的东西。传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与类似京东金融既有自身数据优势,又有强大的新科技支撑力量的企业合作。因此,京东金融转型到数字科技服务业务,成为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企业,应该不愁市场需求。

市场如何选择最有说服力,资本是否看好京东金融转型才是关键。京东金融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1330亿人民币。这是资本对京东金融转型投出的赞成票,这是资本对京东金融转型最有说服力的选择。

眼前短期的一个担忧是,在目前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国有或者说国有控股为主情况下,这些企业意识特别是转型的意识、危机意识、内部效率等与京东金融合作或有反差与碰撞,营销与交易成本非常大。

京东金融转型的远大目标,在未来中国民营金融科技企业大发展时期将会大展宏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