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當成建議,把足球當成政績,來自一個球迷的內心獨白

尊敬的中國足協您好:

您好,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國足球迷(當然也看中超)。我沒有做過職業球員,也沒有身處足球圈的內部,我只是偶爾買幾件自己喜歡球員的球衣,為中國足球的發展做一點微小的、不值一提的貢獻。但是,我對中國足球的愛,卻是真摯而虔誠的。

十六年前,我見證過中國足球最輝煌的時候,五里河體育場的“我們出線了”五個大字映在心頭,照耀了太多中國球迷的榮耀。我們如願打進了世界盃,在那個時候,所有人都以為這只是故事的開頭,十六年後,萬萬沒有想到,那一刻卻是中國足球的最好的結局。

十六年來,我們一次次希望衝出亞洲,衝向世界,卻一次次地倒在二十強賽、十二強賽、十強賽的路口,根本無力前進一步。我們的足球死在那個夜晚,在那之後,越來越成為一個笑話。在2018年的今天,我們經歷了足球的舉國體制,市場化道路,聯賽改革,但是卻又在一則通告之後,讓一切都回到了原點。

2018年9月30日,你們下發了《關於自2018年10月起調整中超、中甲聯賽、足協盃賽“U-23球員政策”的通知》;10月2日,你們又下發了一份男子足球集訓隊訓練營的通知,徵召了各俱樂部共55名U25的國腳統一集訓。

這一次的政策調整震驚了所有關心中國足球的人,你們在推出U23政策時,美其名曰為中國足球的未來而考慮,實際上也只是為了亞洲盃的賽場,在亞洲盃一片狼藉之後,你們不得已只能解散了這個奇怪的政策。此計不行,你們又心生一計,在足球場上組建“集訓營”,據傳還要一起前往拉薩進行封閉式訓練(已被闢謠)。

此前,更加誇張的是,曾有媒體傳出足協高層有意組建國家隊來參加中超聯賽,甚至連被徵召的補償細則都有過曝光,而這一切的源頭竟然都出自一位脫口秀演員隨手發佈的一條段子。據內部人士透露,你們足協領導認為既然“內行人”帶不出好成績,那不如聽聽外行人的建議。

把段子當成建議,把足球當成政績,這就是中國足球可笑又可悲的現狀。

所有人都在責怪廣州恆大,認為這支2011年忽然崛起的財團球隊打亂了中國足球市場的秩序,哄抬了價格,讓國腳們賺足了錢,再也無心奮鬥。但是,之所以會有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的出現,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高層的號召。

這恰恰體現了中國足球的功利化與行政化。

世界盃冠軍教頭裡皮在上任國足之後為中國足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但是他也在近期的採訪中透露,自己將在亞洲盃後辭去中國隊主教練的職務,我們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但是衝擊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的壓力目前又回到了你們足協的頭上。在這樣的壓力下,你們卻只是想出了“全體集訓”的辦法,實在讓人感覺可笑。

著名的足球解說賀煒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1992年6月23日,紅山口會議開啟了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序幕。近期,破壞聯賽職業性和商業化規則的政策依次出爐,改革在逐漸偏離方向。十一國慶假期期間,組建國家集訓隊重回舉國體制雄文一出,可以宣告中國足球第一次職業化改革結束。這二十六年,我們從懷揣希望出發,到動搖迷茫,如今選擇回到原點。

讀罷讓所有仍為中國足球抱有希望的人不禁痛心疾首。

段子當成建議,把足球當成政績,來自一個球迷的內心獨白

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球迷

2018年10月8日

(原諒他吧陳羽凡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