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1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

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1982年,由許鞍華導演,劉德華、林子祥出演的電影《投奔怒海》在香港上映,投資方是電影明星夏夢創辦的青鳥公司,夏夢就是傳說中金庸的夢中情人,王語嫣的原型,而片名《投奔怒海》,正是金庸所取。由於題材的原因,此片在臺灣、大陸都被禁止公映,這在中國電影史上,極為罕見。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究竟這部電影說了什麼?得到如此弔詭的命運呢?它所講述的,是70年代,發生在越南的,關於150萬華人的慘劇。

越南,自古以來就是華人華僑聚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一直是逃難的中國人最後的歸宿,尤其是在明末清初,一大批不願意受滿清統治的中國人逃往越南,從此歸化。這裡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以至於有人將這裡稱作“小中華”。

然而,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越南再也不是華人的避難所,變成了華人的地獄。

排華的高潮出現在1977年。越南政府對於華人的驅逐,從小範圍擴展到全國,華人們被冠以“中國間諜”的罪名,限期離開越南,而且每個華人離開的時候,都要交出12兩黃金,如果交不出就要被送往“改造營”做苦力,或者就地打死。根據聯合國難民事務處後來估計,越南掠奪華僑難民的財產就可達30億美元。從1975年到1984年間,越南政府共驅趕了超過150萬華人。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被趕出越南的華僑,傷心落淚

而交納了12兩黃金的華人,被趕上了破舊的漁船,任憑他們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自生自滅,這就是“投奔怒海”的由來。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這些華人難民們當時可謂才出狼群,又入虎口。聞風而至的海盜們蜂擁而至,將難民們洗劫一空。有時候一艘船要受到好幾波不同海盜的洗劫,後面來晚的海盜搶不到錢,就肆意殺人、強姦,至今有多少華人死在那片“怒海”之中,依舊無法確切統計,根據《越南胡志明潮州義安會館史料》中估算:約有近50%至70%的難民們葬身海底。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劉德華《投奔怒海》劇照

幾十年過去,中越關係正常化,同樣改革開放的越南,為了吸引外資,正在向世界展示他們“友好”,大批中國人也看上了這裡的發展機會,前來投資辦廠,買房置地。

沒有人再去提起幾十年前那場慘劇,也從來沒有人站出來向那150萬人道歉,更沒有賠償,好像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一樣。


2

越南華僑一生的噩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歷史上的錯誤或許只是“走了些彎路”,但對於一個家庭,一個個人來說,就是一生的噩夢。

如今居住在英國的陳知居,就是當年從越南逃出的華僑,儘管過去了幾十年,但說起當初逃往的情景,他的眼神裡依然充滿了恐懼和憤怒。

那天夜晚,陳知居匆忙收拾細軟,帶著老婆,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趕到碼頭,在付給了船主不菲的酬金之後,一家人跳上擠滿了人的船,開始了逃亡之旅。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陳知居逃亡時也不忘帶上的結婚照

他們是那幸運的30%,一條船顛簸到了香港,沒有遇上海盜,一家人得以安全著陸。那一年,香港接收了74000多名越南難民,後面陸陸續續的越南難民逃到香港,這些難民由於是華人,又大多會講粵語,因此很快融入香港社會。目前,香港的知名越南裔人士有呂良偉、徐克等等。

這場對於越南難民的援救,是由聯合國難民署發起,各國協助。陳知居一家很幸運,他們在香港停留一年之後,被英國政府收留。當時英國簽署了一份協議,只要到達香港這個“第一收容所”的難民,就可以申請第三國的庇護。陳知居因此申請了庇護,全家移民到了英國。

在英國,政府給他們發了房子、安置金、基本生活用品。陳知居以前在越南時就是一位建築工程師,在英國,他找到了一份對口的工作,終於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如今,他已是古稀老人,三個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二兒子還娶了英國姑娘,生下了漂亮的混血兒。他也經常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做義工來幫助更多的人。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陳知居的三個兒女

他這一生,最難忘記的兩次旅程,一次是驚心動魄的越南碼頭逃亡,一次是在香港機場,看著英國派來接難民的專機,口裡念著“真正的人道主義”,眼中含著淚花。

另一位越南華僑梁建新,排華髮生後,祖上留下的店鋪被沒收,一夜之間財產化為烏有。他用最後的錢買到逃亡的船票,帶著妻兒偷渡去香港。他這樣記錄在海上的艱辛:

出發時帶來的乾糧可從節食,但飲用的水已存無多,我家五人每天分配到小半杯,都儘量留給我幼女,年紀小小的她卻十分乖巧,從不要求喝水,而別的小孩們一直哭喊著,聲聲﹕「我要水!水!」慘不忍聽,眼前所見都是不堪悲苦無助的臉,相對無言,可幸的是在幾乎絕望的氣氛中,大家守望相助,患難與共。


在鬼門關門口走了好幾回,梁建章一行終於來到了香港,後來,梁建章在友人的幫助下,離開香港去了美國加州。當時香港媒體還特意報道了此事。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香港《華僑日報》當時的報道

陳知居和梁建新很清楚,和那些被送到“改造營”、被打死、葬身在怒海的同胞相比,他們有多幸運。他受到了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人道主義”關懷,而那些不幸的同胞,全部成為狹隘“民族主義”的犧牲品。


3

狹隘的“民族主義”是吃人的魔鬼


直到今天,小小的越南依然有大大的“民族主義”,這種強烈的情緒,是幾十年前那場慘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狹隘的“民族主義”,越南人民被煽動去仇恨華人。當時在越華人大多為富裕階層,剛剛經歷了內戰,南北統一的越南,為了團結赤貧的民眾,

越南政府將華人當成靶子,將華人說成壓迫剝削的資本家,同時還在他們頭上扣上“中國間諜”的帽子。無知易煽動的民眾,終於找到了怒火發洩的對象,沉浸在鬥爭的“狂歡”之中,掀起一輪又一輪排華浪潮。

幾十年過去,恍如隔世。今天的越南,也開始“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知道了賺錢的重要。今天的胡志明市,也是高樓林立,一派繁華。


150萬華人被驅逐,不交12兩黃金被打死,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


悲劇的製造者們,總是儘量掩蓋歷史,想盡一切辦法來消除民眾的記憶。民眾在等他們道歉,而他們卻在等過去那批人死。等到這批倖存者去世,或許人們真的就會忘記,越南,還欠150萬華人一個道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