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社區開展「猜燈謎 鬧元宵」主題活動

“聽元宵,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在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的節日文化氛圍,豐富社區居民節日文化生活,讓廣大居民在歡樂、文明、和諧、喜慶的氛圍中歡度佳節,2月27日下午,昆北街道海威社區開展了歡慶元宵節活動。昆北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海威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社區黨員、社區志願者及社區居民們一起做湯圓、猜燈謎、比廚藝,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海威社区开展“猜灯谜 闹元宵”主题活动

猜燈謎·焦思苦慮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最早出現在宋朝。社區懸掛著200多條妙趣橫生的五彩燈謎,近百餘名居民興致勃勃地加入到猜燈謎活動中來,大家爭先恐後踴躍猜謎,認真琢磨,絞盡腦汁,你一言、我一語,互相提示和討論。活動現場有冥思苦想的居民、有猜出謎底豁然開朗的居民,場面甚是壯觀,猜對謎底的居民都能獲得一份社區精心準備的小禮品。活動現場,居民們個個笑逐顏開,春風滿面,踴躍參加活動。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祥和喜慶的氣氛。

做湯圓·手藝精巧

我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悠久的歷史。吃元宵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多在元宵節吃,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居民們一邊做元宵,一邊聽社區老黨員為居民們講解元宵節的來歷。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團團圓圓。活動現場製作的湯圓是黑芝麻和五仁餡的。傳統手工“大笸籮”滾湯圓、品湯圓,意喻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平平安安,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海威社区开展“猜灯谜 闹元宵”主题活动

廚藝比拼·各顯神通

為培養社區居民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豐富居民文化娛樂生活,增加鄰里之間的感情,海威社區為居民創造了一個切磋廚藝的平臺。本次活動的“舌尖上的鄰里情”之廚藝大比拼環節,得到了居民們的積極參與。煎炒燜炸,烹佳餚美味,鍋碗盆瓢,奏和諧樂章。活動開始後,大眾評委早已躍躍欲試,參賽選手陸續將各自精心準備的美食帶到社區評比臺。比賽共分兩組:菜餚組和麵點組。菜品有:前程似錦(涼拌四季豆)、吉慶滿堂(紅燒肉)、青春永駐(涼拌時蔬)、金玉滿堂(拔絲紅薯)、春色滿園(炒時蔬)等。麵食有:鳳凰展翅、月亮餅、蓮花饃、五穀豐登等。不一會兒功夫,評比臺上擺滿了30餘種色香俱全的各種菜餚,令人垂涎。

最熱鬧的當屬品嚐和評比環節,一盤盤香氣撲鼻的家常菜吸引了眾評委的眼球,此次活動還邀請了包頭日報、包頭電視臺、包頭電臺等媒體的朋友作為點評嘉賓,最終評選出“明星廚娘獎”、“最佳口味獎”、“最具人氣獎”等多個獎項。“明星廚娘”林萍說:“社區舉辦廚藝比拼,就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大家在吃吃喝喝中增進友誼,促進和諧,感覺真的特別好。”

社區舉辦此次廚藝比拼,是為了讓居民以廚會友、以食為樂,貼近居民生活實際,讓居民品出生活的幸福和甜蜜,共同營造出溫馨和諧的社區鄰里大家庭。展示了居民的廚藝,增進了居民之間友誼,促進了鄰里和諧。

此次元宵節活動,結合黨員幹部進社區、社區志願服務者,以猜燈謎、趣味遊戲、志願服務、廚藝比拼等形式,著重為社區失獨、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以及困難戶送去了溫暖,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感受到了溫暖,也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元宵佳節。(昆北街道海威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