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從單位被帶離時,52歲的季偉仲臉色暗淡,神情恍惚。

參加工作28年,從技術人才到反面教材,從家庭和美到分崩離析,從春風得意到轟然倒塌,從違紀到違法,季偉仲逐漸迷失,斷送一生功業,令人扼腕。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的蛻變?今天,黨參君為大家帶來答案,希望所以人都能以此為戒。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國土鉅貪的“悲劇人生”


季偉仲,男,江蘇南京人。2002年任襄樊市國土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2010年任襄陽市國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曾任市政協委員。

經查,季偉仲利用職務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多名管理服務對象財物共計人民幣540餘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受賄犯罪。


“我只能按月拿工資?”

他貪心萌動違背誓言

上世紀90年代,季偉仲從武漢某地質大學畢業。

參加工作後,他勤於鑽研、吃苦耐勞。當選機關團支書後,他被提拔為副科長並主持科室工作。其間,他自我曝光有企業老闆趁他不在往宿舍送了兩條煙,並表示“讓兩條煙見證廉政決心”。兩年後的項目驗收會上,這兩條包裝完好的煙出現在專家面前。季偉仲回憶:“專家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由於成績突出、專業對口,1999年季偉仲被提拔為市地礦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時年33歲。然而,在老闆們的恭維、拉攏下,季偉仲漸漸忘了當初立下的清廉誓言。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看到老闆們揮金如土,他開始問自己:“學歷不比這些人低,能力不比這些人弱,地位不比這些人差,為什麼他們能一擲千金,而我只能按月拿工資?”

面對所謂的“人情往來”,季偉仲慢慢從客氣推辭到大方地將紅包扔進辦公桌抽屜。次數多了之後,他的觀念也隨之轉變,“當有些人送錢給我時,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懂得人情世故。”

“從參加吃請開始,到收受菸酒等禮品,再到收受小額紅包、購物卡……”季偉仲懺悔,“從量變到質變,貪慾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


“權力就是財富的源泉”

他為斂財找到幌子

長期在國土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季偉仲資歷頗深。

在同事眼中,季偉仲口碑好、通人情、能力強。也有同事指出:他只重業務,膽子大。

分管領域專業技術性強,季偉仲獨斷專行的做事風格越發鮮明,以權換錢已無所顧忌,金額越來越大。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2007年,季偉仲想到某投資公司老闆陳某某實力雄厚,且在探礦權證延期手續辦理受阻時自己給予過關照,於是以家中急需用錢為由試探著給對方打電話,婉轉表達想借點錢週轉,很快歸還。

財大氣粗的陳某某爽快答應借款50萬元。事後,陳某某並未索要欠款,季偉仲也再沒提起此事。錢來得如此容易,季偉仲暗自竊喜,加上後來妻子帶著兒子出國留學,季偉仲為“借款”找到了合適理由。

2009年,他以小孩國外讀書急用錢為由向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汪某某索賄30萬元。同年,又以同樣理由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鄒某索賄60萬元。

迫於季偉仲手中土地證辦理等實權,一些企業不得不答應其“借錢”請求。某項目土地手續遲遲辦理不下來,企業多次找到季偉仲,請求辦理未果。2010年,季偉仲向該企業張某借款120萬元,被拒絕。後因土地手續遲遲辦不下來,張某最終“借錢”100萬元。

……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打著“借錢”的幌子,光明正大地賴賬。季偉仲覺得,“我的崗位和手中的權力就是財富的源泉。”眼看房地產老闆賺得盆滿缽滿,季偉仲覺得“借”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麼。“土地證事關銀行貸款,關係到資金鍊。”也有房地產老闆覺得,相比賺取的鉅額利潤,送點小錢不算事兒。


“不升官就發財”

他用金錢填補職場“失意”

擔任8年市國土局總工程師後,季偉仲調整擔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副縣級“原地踏步”讓他心生不滿。

季偉仲在懺悔書中說:“與我同齡同期的縣處級同事基本上都升任到了更重要的崗位,而我原地踏步,這種落差使我萌生了以財富作補償的想法。”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擔心再用銀行卡轉賬留下把柄,2010年至2012年,季偉仲開始大肆收受或索要現金。

其間,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林某為感謝季偉仲在項目土地手續辦理中給予的關照,送其現金25萬元;某房地產董事長徐某某為感謝季偉仲關照,將裝有40萬元現金的茶葉袋子交給季偉仲;某房地產公司總經理姚某某以拜年的名義,兩次送給季偉仲現金共計15萬元。

在考察某房地產項目時,季偉仲以其妻兒在國外讀書經濟緊張為由,向某投資公司老闆林某某索要40萬元。不久,林某某將用紙袋裝好的40萬元現金交給季偉仲。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2012年,季偉仲又以其妻兒在國外讀書經濟緊張為由,向某企業老闆樊某某索要180萬元。一天晚上,樊某某將事先準備好的180萬元現金送給季偉仲。

收到一些現金後,季偉仲將錢藏在臥室床板下,風平浪靜後分批存入親屬的銀行卡,收受的購物卡則購買成黃金飾品保存。


“成為金錢的手下敗將”

他心存僥倖妄圖“過關”

仕途“失意”,婚姻也亮起“紅燈”。

季偉仲的妻子在國外留學後與季偉仲感情逐漸疏遠,兒子跟著妻子在國外唸完高中、大學,長期不在身邊。與妻子離婚,成為季偉仲不願提及卻又無法擺脫的痛苦。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因市國土局原主要負責人被調查,季偉仲惴惴不安。他在懺悔書寫道:“每一次收受賄賂,自己內心其實非常緊張和恐懼。”“面對誘惑的時候,僥倖心理總能促使自己繳械投降,成為金錢的手下敗將。”

他把鉅額錢款存進銀行,案發前上下班騎自行車、坐公交車,住在舊式單元房。辦案人員分析,這種看似低調的舉動,實則反映出他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然而,季偉仲並未主動投案,直到接受組織審查時仍對職場“失意”耿耿於懷:“在吃喝過程中,有人拿20年副縣級開玩笑,進一步刺激我不滿的心理。”



案發前,他騎自行車上班,住舊式單元房……


案發後,季偉仲數次痛哭悔過,主動交代組織尚未掌握的部分違紀違法問題。“父母幾十年的養育化為泡影,家人賴以生存的支柱頃刻倒塌,親友掛在嘴邊的自豪成為恥辱。”“對不起各位老領導、老同事、老部下。”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該案教訓深刻,再次警示每一名領導幹部,必須常補精神之鈣,嚴守底線,真正把紀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知敬畏、存戒懼。

END

來源 | 襄陽日報,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