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玉器、書畫有哪些「竅門」?專家:多看少買!

揚子晚報網9月29日訊(記者 張建波)沉寂已久的藝術品交流、拍賣,這兩天在無錫上演。28日,一場主題為“臻品薈聚,典藏錫城暨2018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無錫舉行,與此同時,包括拍賣前舉行的公益鑑定、藝術品交流環節等,共有500餘人參與,既有無錫本土藏家,也有外地來的藝術品收藏愛好者。

“與專家交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長進。”陸姓收藏愛好者來自鹽城,也是一位道道地地的玉器收藏者,對玉器收藏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不過,當天遇到了幾位專家,特別是玉器類鑑定專家楊寶鋼老師,還是顯得格外的興奮。被圈內人稱之為“老玉”的許姓收藏愛好者,昨天上午則帶來一批古瓷器,下午又帶來一批古玉,與專家老師一起交流。據悉,此次拍賣活動之前,主辦方還特別推出了公益鑑寶、藝術交流活動,來自無錫、南京、鹽城、安徽、上海的藏友,各自拿出自己的收藏“寶貝”請玉器類鑑定專家楊寶鋼,陶瓷、雜項鑑定專家候武裝、夏凱晨,書畫類鑑定專家邢新華四位老師進行鑑寶。

收藏玉器、书画有哪些“窍门”?专家:多看少买!

藝術品交流、鑑定現場。主辦方供圖

鑑定專家表示,此次鑑寶交流會,讓他們也“大開眼界”,稱發現了無錫民間收藏的很多好東西,包括戰國、西周時代的珍品,令人非常震撼,說明無錫地區的收藏水平很高,藏友們也很熱情。不過,談到具體收藏方面,專家們也是提供了自己的“中肯意見”。比如說,在玉器收藏方面,如白玉主要看溫潤,用行話來說就是講究熟、透、糯、年代、工藝這五個方面。而翡翠方面,則是萬翠易得、一翡難求。專家建議,收藏愛好者平時要多看少買,多學知識多“充電”,等學會了再買。

而在書畫收藏方面,專家表示,在中國書畫收藏領域中,字畫的價格越來越高,市場上的書畫造假也越來越嚴重。所以,收藏書畫不僅要懂得欣賞書畫的藝術,更需要懂得如何鑑別書畫的真偽。如何練就一雙慧眼至關重要。在陶瓷、雜項方面,專家表示,無錫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次無錫兩天的鑑定會,從中發現無錫和周邊城市前來鑑寶的人數很多,質量也高,“說明這次活動的影響力大,號召力強,很多精品和珍品呈現在我們面前,非常難得。”

收藏玉器、书画有哪些“窍门”?专家:多看少买!

拍賣會現場。張建波 攝

另一方面,今天舉行的拍賣活動也吸引了眾多參與者。現場,眾多的拍品吸引了大家的競相競拍,叫價聲不斷。比如說,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文懷沙的《藏暉》,著名雕塑家,無錫文化名人錢紹武的書法等等,也有不少後起之秀的作品,比如齊白石大師曾孫齊江山的作品等,備受關注。組織本次活動的金遠見(北京)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中塑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北京遠航方舟教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無錫藝術品分公司等方面的人士稱,本次鑑定和拍賣會,採取拍品的徵集、網上初步鑑定、現場公益鑑定、預展的形式,先後徵集到300件拍品,涵蓋字畫、玉器、瓷器、紫砂壺、文玩雜項等類別,價值近億元。“收藏品涉及到無錫、南京、鹽城、安徽、上海等城市,影響力大,範圍廣。”

主辦方負責人介紹,今後每年將定期舉辦春、秋各一期鑑定和拍賣會,不定期舉辦小型字畫、瓷器、玉器等專業類的鑑定和拍賣會,來進一步加速提升無錫地區和周邊城市的文玩字畫藝術市場,為廣大藝術和收藏愛好者提供交流和互動平臺。事實上,這也是沉寂多年後舉行的一場較大規模藝術品交流、拍賣活動,備受關注,“這幾年很沉寂了,現在慢慢恢復。畢竟這個還是與經濟關係密切,回覆有一個過程,現在可以看做一個信號。”一位無錫資深藏家這樣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