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廉時期,德國的文學界和藝術界還沒有出現過真正偉大的人物

在威廉時期,德國科學界和工程界產生了許多真正偉大的人物,如倫琴、愛爾利希、愛因斯坦、普蘭克、狄塞爾和齊伯林,而德國的文學和藝術卻停滯不前。在美術和文學領域裡,沒有一個出眾的思想家和富於創造力的人物能逃避時代的厄運。沒有一個人成為德國知識界的領袖。今天,不僅學院派人物,甚至左派和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們的作品曾取得破紀錄的演出成就和達到最高銷售額,例如霍普特曼和韋爾登布魯赫這些人的姓名,早已被人們遺忘了。

迄至世界大戰前,托爾斯泰、左拉、易卜生、邊爾生、(1832—1910)蕭伯納等人受到有思想的德國人的推崇。可是自己國內的人物,如馬克斯·韋伯等極為卓越的教授以及少數新聞評論家卻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在這個時期,即使連一本德國書也不出版,德國的革命依然可以來而復去。在最近20年內,即使德國書譯成世界主要語言比以往要多,可是在德國以外,卻沒有對世界思想界產生任何有分量的影響。施本格勒《西方的衰落》一書例外,不過它產生的肯定是消極的影響。

在威廉時期,德國的文學界和藝術界還沒有出現過真正偉大的人物

托爾斯泰

1900年以後也產生了一些真正的詩人,特別是德美爾、里爾克和霍夫曼塔爾。不過在尼采以後,他們之中只有一個人對德國人的思想產生了結構性的影響。這個人就是施臺方·蓋奧格。儘管讀他書的人並不多,他卻建立了一個小圈子,最初在純美學界,後又逐漸擴充到各大學,甚至政府部門。蓋奧格和從前的克洛卜施托克以及荷爾德林一樣,獻身於無形的德國,他和他們一樣對德國人持懷疑的態度。他在近代德國曆史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他的生涯由於遭到少有的公開侮辱而達到悲劇的高潮。

在30年前過早地失去尼采的納粹分子轉而頌揚蓋奧格為“優秀的人”,他們確實也想讓蓋奧格在這個新國家中擔任一官半職。這位詩人本該接受這個位置,但他們的領袖像使他毛骨悚然,把他嚇跑了。當納粹分子繼續和他糾纏不休時,這位從未外出旅行過的年邁而又身患疾病的詩人一夜之間逃離德國,就像古希臘悲劇家歐里庇得斯一樣,旋即死於逃亡之中。在瑞士盡南端的莫拉爾圖,用12塊花崗石板堆砌了詩人之墓,周圍飾以月桂樹葉,它使人們想起還有很多墳墓,靜靜的安息著為了精神的統一而逃離德國政治的先知和詩人。然而施臺方·蓋奧格是為了避免受到納粹青睞而逃離這個野蠻國家的第一個人。

在威廉時期,德國的文學界和藝術界還沒有出現過真正偉大的人物

尼采

不過,在某一個藝術領域,威廉的德國位居先列。在這個演員皇帝統治下,德國的戲劇取代法國而首屈一指。在世界音樂之城維也納以它的歌劇見長於世的時候,柏林有兩個人創造了新型的舞臺藝術,其演出效果要遠遠超過德國的現代戲劇。一個是現實主義的勃拉姆斯,另一個是馬克·萊因哈德。後者除了創作了許多傑出作品外,還向德國人介紹了新莎士比亞戲劇。它對舞臺藝術的意義,不下於一百年前施萊格爾將莎士比亞戲劇譯成德文出版。除了弗洛伊德和施特勞斯兩個例外以外,萊因哈德的戲劇是半個世紀以來,德國能唯一征服世界的成果,是純粹的民族成就。也許只有齊伯林的成就可以與之媲美,最後他的飛艇和其他的德國夢想一樣,在空中焚燬。

在威廉時期,德國的文學界和藝術界還沒有出現過真正偉大的人物

勃拉姆斯

此時不僅在德國,在其他國家,創造性的藝術也都暗淡無光,讓位於音樂演奏的熟練技巧。德國人面對這種變化,仍然忠實於他們古老的使命,保持了首屈一指的音樂地位。德國的音樂指揮、歌唱家和獨奏家名揚世界。而名聲最大的則是理查德·施特勞斯,可以說,他掌握了當代最熟練的技巧,用他那魔術般的手指使瓦格納的風格走向極端,因而喜愛音樂的青年紛紛脫離這種風格。德國新作曲家,特別是馬勒爾和雷格爾都拋棄了瓦格納。

在威廉時期,德國的文學界和藝術界還沒有出現過真正偉大的人物

理查德·施特勞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