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在加息,爲什麼國內在降准?

古情濃意


這個問題問的挺好的,相信也是大部分朋友心中的一個疑問。我們可以看一下美聯儲的降息和加息週期!

(一)美聯儲降息週期!

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至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期間,美聯儲以“最後的貸款人”的身份救市。美聯儲除了大量購買債券,同時在此期間快速降息,2007年9月聯邦基金利率在4.75%左右,一年左右的時間降息10次,到2008年12月利率降到了0.25%!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降至0.79%。不管是購債還是降息,就是在向市場“散錢”!


美聯儲緊急降息的好處:1、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確保資產價格不要大幅下跌,穩住資產價格。(讓股市、房價、企業和國債市場穩住!)2、給市場注入資金,讓一部分公司有可能拆借到資金,度過難關。3、預防金融危機蔓延,確保金融機構不出問題,尤其是銀行;當然2007年的金融危機太厲害了,美聯儲連續降息都未能避免其對市場的衝擊,各國央行也是緊隨其後快速降息,以抵消金融危機影響。大家也知道,最後危機還是蔓延開來了,但如果沒有各國央行的直接降息干預市場,那場危機的破壞力將大的多!


2009年之後,美聯儲已經把聯邦基準利率壓到了0.25%了,利率工具已經用完了,但是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並沒有解決。美國失業率高企,經濟繼續在泥濘之中掙扎,沒有任何起色。此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開始實施後面的三輪量化寬鬆的政策,到2014年宣佈退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從貨幣刺激轉向加息! 其實,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降息起的作用是差不多的,都是向市場上“散錢”,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二)美聯儲的加息週期!


2015年底以來,美國經濟復甦跡象明顯,且失業率降至5%以下,CPI升至2%以上。為了避免在超低利率環境持續時間過長,美聯儲開啟新一輪的加息週期。2015年12月加息週期開始至今加息8次,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上修至2%-2.25%,年底還有繼續加息的可能。

美聯儲最近一次加息是在今年9月27號,隨後香港金管局宣佈,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50%,巴林、沙特、阿聯酋央行相繼加入美聯儲加息陣營。

(三)為何中國央行沒有跟隨加息?

那問題來了,大家都在加息週期,那我們中國沒有加息,而且10月7日中國中央銀行宣佈10月15日下調準款準備金率,這也是“變向”降息的方式。

大的經濟環境不同所致!美國經過幾輪的散錢,經濟恢復很快,就沒有必要再通過超發貨幣來刺激了。同時,由於前期向市場散錢過多,導致資產出現了明顯泡沫。例如:美股!美國通脹率也達標了,這些美聯儲都看在眼裡的,所以加息是十分有必要!一般來說:美國加息中國不加,這時很多資金為了賺取中間的息差,會選擇迴流美國或買入美元!資金迴流又會讓市場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導致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而資金外流會讓我們的資產(例如: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

那為什麼中國不加呢?央行還是怕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今年上半年P2P公司連續暴雷,問題平臺大幅增加,樓市又在去槓桿過程,地方債務高企,這些都需要比較寬鬆的金融環境配合!


跳跳蟲掉坑了


加(降)息是價格型工具,提高或者降低準備金率是數量型工具。

美國加息的原因是經濟增長已經正常化,需要退出QE。而美國人的儲蓄率很低,提高或者降低準備金率的作用顯然沒有加息有效。

我國降準的目的是應對全球資金(美元)收緊造成國內經濟環境資金緊張。

此外,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例不斷增加,同時隨著國內建設的逐漸完善,中國資本出海的需求在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的息差有降低的可能,也有這個必然。

目的不同,現實不同,則手段不同。


對沖研究


國外加息是為了吸納資金搞實業建設,國內降準是為了刺激消費維護企業的健康發展。

加息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也說明了實體企業空心化形成的社會焦慮。美國的不斷加息補倉,由於金融結構因素,終將成為壓倒金融王國的一棵稻草,實業救國也成為刺破債務泡沫的毒針。

國內降準建立在系統化實體企業的基礎上,有利於國際貿易的市場培養,有利於海外資產的建立和國際化貨幣的促進,對物價的穩定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漫歩閒庭


從單純的國內形勢看,應該降準;從國際金融的角度看,應該加息。綜合來看,應該加息同時降準。單純的降準,會導致人民幣貶值,資本流出,國內通貨膨脹;單純的加息會導致經濟衰退。但二者結合會引導人民幣升值,國際資本流入,經濟形勢大好。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當前貨幣政策有配合美國政府的嫌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