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記者陳永報道

10月1日發佈國家隊訓練營集訓通知,10月4日發佈解讀該通知的《足球深化改革將邁出新步伐》文稿,中國足球的國慶長假,因為這兩次發佈,在巨大的爭議中度過。雖然足協宣傳文件中聲稱“組織訓練營是深化足球改革的一個環節”,但不僅是外人看不懂,連入選的球員也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和任務是什麼。

55人的U25“國家男子足球集訓隊訓練營”,怎麼看都是一個臨時措施——這樣多的人數,首先訓練質量就無法保證,所以未來80天,這個訓練營會如何訓練,以及隨後如何參加熱身賽,都是一個問題。

目前顯示,國足訓練營前往昆明集訓的可能性會更大,具體方案應該是,第一階段:北京軍訓;第二階段:昆明高強度集訓;第三階段:熱身賽。

但這只是小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國足訓練營未來會何去何從?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上一次搞出如此大陣仗的集訓是2017年5月,當時中國足協組織了一支“U20選拔隊”,名單多達86人,由孫繼海帶領在濟南集訓,進行相關檢測,但這次集訓時間很短,更像是一次摸底,隨後U20選拔隊就大幅度精簡,當然,這支球隊命運多舛,最終留洋無望,在堅持一年多後被希丁克的U21國家隊正式取代。

“U20選拔隊”只是臨時措施,但“國足訓練營”恐怕不是,在集訓營被推出的同時,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已經為國足衝擊2022年世界盃成立了特別備戰小組。很顯然,這都是為接下來2022年乃至2026年世界盃備戰未雨綢繆。

未來,這支球隊必然會換一個名字存在,比如,一種很大的可能性是“國家二隊”或“國家黃隊”,人員減少到25人左右,或者,乾脆一分為二,組建兩支“國家二隊”。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在探討國足集訓營的走向之前,我們也需要對國家體育總局和足協的政策動向進行解讀,很簡單的一點,相關的操作都圍繞“國家隊”這個概念展開,最初的想法無比簡單:正宗的國家隊打中超,國家二隊打中甲。

不過,國家隊打中超遭受了幾乎所有行業從業者的一致反對,首先俱樂部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其次球員利益無法保證,再者輿論強烈反對,而且這種做法非常容易引發國際負面評價。

目前國家隊打中超的方案暫時被擱置,但沒有消息顯示這個方案被廢棄,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的組建,可以說是在相關大背景下多方妥協的產物——只徵調俱樂部替補或者年輕球員,俱樂部反對聲音不強烈,如果徵調合理的話,俱樂部甚至可能會支持,其次,國家二隊參加聯賽在國際上不會產生太多的負面評價。

當然,球員的權益如何保障仍舊是個問題。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訓練營最大爭議,在於在聯賽中徵調球員進行長期集訓。俱樂部和球迷最支持的就是短期集訓,就像國家隊那樣,在國際比賽日進行集訓,聯賽期間球員各自迴歸俱樂部,不過,這種可能性看起來是最小的,除非是在隨後的博弈中迫使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放棄長期集訓的計劃。

當然,集訓配合賽會制的比賽也是各方樂於接受的,有消息顯示中超聯賽結束後會舉行U23賽會制比賽,那麼,明年也有一定的可能會實行U25賽會制比賽。

目前來看,最有可能的仍舊是打聯賽,這同樣有多種可能性:組建一支球隊打中超;組建一支球隊打中甲;組建兩支球隊,一支打中超,一支打中甲。這三種方案都有困難,因為都可能會帶來中超或者中甲成為奇數隊,除非改變升降級規則,當然,這並非不可能……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目前國足訓練營的實力如果去打中超的話,基本上屬於找虐,中超球隊哪怕不上外援,恐怕都可以完爆國足訓練營,如此鍛鍊意義了了,倒是國足訓練營打中甲的話,多少還有些一戰之力,勢均力敵的比賽才是最鍛鍊球員的。

按照中國職業聯賽的發展水平,國足集訓營一分為二參加中甲和中乙,似乎更符合其實力配置,而且訓練營的主力陣容參加中甲的話,如果中甲球隊使用外援,恐怕國足訓練營都打不過,而年輕的隊員打中乙,可能對中乙中下游球隊有實力優勢,對中上游球隊都未必擁有優勢。

目前並沒有國足訓練營留洋的方案,因為U20選拔隊參加德國西南地區聯賽的方案流產,留洋的方案輕易不會實施,當然,也並非毫無可能性,成建制組隊前往合作國家如克羅地亞等參加熱身賽,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如果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強力推動國足訓練營打聯賽,在趨勢不可逆轉的情況下,儘可能完善這個方案,或者減輕這個方案的弊端就是關鍵所在。

第一個關鍵要素,那就是如果打聯賽的話,國足訓練營不具備實力打中超,而且參加頂級聯賽負面影響非常大,最合適的方式是打中甲,或者一支打中甲,一支打中乙,不管怎麼說,職業聯賽的鍛鍊價值要高於預備隊,也比賽會制比賽強。

第二個關鍵要素就是如何選人,如果打中甲的話,那麼在中超打上主力的球員如何超、汪晉賢、李帥等球員就沒有必要徵調,以鍛鍊和培養球員為目的的話,這些球員打中超聯賽鍛鍊價值更大,球隊可以選擇在間歇期或者國際比賽日徵調這些球員參加國際熱身賽。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至於如何界定主力和替補,很簡單,按照上一年度聯賽的出場時間,以及每次“國家二度”陣容調整(以國際比賽日為最佳調整時間)前的聯賽出場情況,按照一定的標準界定即可。

第三個關鍵要素就是聯賽是否計分。如果要想達到鍛鍊價值,聯賽就必須計分,而且國足訓練營以中超球員為主,參加中甲和中乙聯賽,不會有“關聯關係”,因為計分,中甲和中乙球隊就必然全力以赴,比賽才有鍛鍊價值。

第四個關鍵要素就是球員利益,包括俱樂部利益如何保障,國足訓練營的球員,目前工資多則近千萬,少則數百萬,在中超打替補也獎金多多,在這種情況下,國足訓練營打聯賽,必然要有相應的高獎金支撐,如此才可以激發球員的鬥志,否則球員利益無法保障,比賽質量又如何保證?

對於國家訓練營,我們要講精神,但絕對不能只講精神。同理,對被徵調的俱樂部應該給予補償,定額補償即可。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這就需要國家訓練營必須有靠譜的贊助商,以贏球獎300萬計算,每名被徵調的球員給予每傢俱樂部補償300萬(全年定額,若只參加一半聯賽,只給予150萬補償)計算,再加上相關運營費用,這筆費用不會低於1.5億,如此,才可以保障國家訓練營的正規和積極性。

第五個關鍵要素是,在轉會及球員合同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補充條款,否則幾年訓練營搞下來,球員沒在俱樂部打一場比賽卻成了自由身了,俱樂部利益無法保證。此外,因為球員入選國足訓練營,原本可能的轉會很可能就泡湯了,所以這一塊需要有細緻的規定,儘可能兼顧俱樂部和球員的利益。

此外還有一些問題,比如進入國家訓練營的俱樂部參賽資格問題,相對來說這些問題比較簡單一些。

80天集訓之後,“訓練營”何去何從?

如果能夠做好以上五點,那麼國足訓練營打聯賽或許還有積極的意義,相關阻力會大幅度削弱,如果趨勢不可逆轉,在保證國家隊的榮譽和頂級聯賽的利益之後,國足訓練營(國家二隊)打中甲或中乙,尚算可行。

其實,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到目前沒有公佈相關細化方案,也是因為各種方案都有利弊,更需要大量的輔助措施,至少到目前為止,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組建“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未來的詳細規劃還沒有塵埃落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