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31掛載反衛星飛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重啓冷戰時期絕密項目

近日,俄羅斯爬牆黨在茹科夫斯基航空城拍攝到一架米格-31截擊機在機腹掛載一枚從未見過的導彈進行試飛。照片顯示這架米格-31舷號“藍色81”,其機腹掛載了一枚大型黑色導彈,尺寸相當於Kh-47M2“匕首”,但兩者的外形明顯不同,該彈被許多專家研判為俄羅斯研製的一種新型反衛星導彈,重啟了蘇聯時代的米格-31反衛星截擊機項目。

米格31掛載反衛星導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重啟冷戰時期絕密項目


據報道,這架經過改裝的米格-31的項目代號可能是“產品08”,自2018年2月以來就開始在茹科夫斯基進行新型導彈的外掛試飛行。

米格-31反衛星項目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由“金剛石”中央設計局牽頭研製的30P6“接觸”反衛星系統。該系統由米格-31D“產品07”反衛星截擊機和火炬機械製造設計局研製的79M6反衛星導彈組成,其研製目的是擊落美國軍用衛星,與美國星球大戰計劃抗衡。

米格31掛載反衛星導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重啟冷戰時期絕密項目


米格-31D反衛星截擊機在執行任務時,將從部署在哈薩克斯坦薩雷沙甘靶場的45ZH6“樹冠”地面雷達站和光學探測系統接收目標衛星的信息,該系統同樣由“金剛石”設計局研製。79M6反衛星導彈長10米,能摧毀軌道高度120公里的衛星。

米格31掛載反衛星導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重啟冷戰時期絕密項目


1987年1月,米格-31D原型機掛載79M6反衛星導彈首飛成功。但由於蘇聯解體時的動盪,1991年米格-31D及其發展型米格-31DM(掛載改進後的95M6導彈)的研製工作被終止,兩架米格-31D原型機(舷號“藍色71”和“藍色72”號)此後被一直遺棄在薩雷沙甘靶場。

2009年8月11日,時任俄羅斯空軍司令亞歷山大·澤林首次透露俄羅斯將重啟米格-31反衛星截擊機的研製:“蘇聯曾研製了一種用於執行太空防禦任務的米格-31改型,俄羅斯將重啟類似系統的研製用於解決相同問題”。在2009~2010年,還出現了關於薩雷沙甘靶場“樹冠”系統現代化的報道。

米格31掛載反衛星導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重啟冷戰時期絕密項目


米格-31“藍色81”應該是“產品08”的首架原型機,該機自2016年以來就出現在茹科夫斯基,但直到現在才開始掛載反衛星導彈進行測試。這種新型反衛星導彈的外形類似2005年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提出的“伊什姆”空射運載火箭,除尾部的4片可摺疊柵格尾翼外沒有其他任何彈翼。

根據哈薩克斯坦當年公佈的數據,“伊什姆”發射重量10300千克,發射高度25000至30000米,由固體燃料發動機推進,能把160千克重的衛星送到300千米高軌道。該項目後來因資金不足而被取消,由於“伊什姆”運載火箭和反衛星導彈在技術上的共同性,所以俄羅斯利用當年為“伊什姆”研製的技術發展全新反衛星導彈也是合理且可能的。

米格31掛載反衛星導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重啟冷戰時期絕密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