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石油軍事大揭祕 曇花一現

——同時間其他國家的油產會下滑而油組國會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產油體系,最大的原因是油組國的生產成本遠比開發頁岩油便宜及容易。

——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對美國的經濟復甦功不可沒,在四年內為美國提供了近90萬個工作崗位,增加了1,200億美元經濟收入。

美國石油鑽探業發展成熟,設備遠較世界各國優勝,加上美國土地業權讓私人可擁有地下礦產資源,增強了地主的開發積極性,故此美國能源業的運作相當靈活,有利於創新性地發明,百花齊放,而這也正是開發頁岩這一類非常規能源最需要的條件。不過國際能源署(IEA)卻認為頁岩油氣長期增產不能持續,在歷史上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而已,持續高產最終還是要回到常規的中東產油大國去,IEA估計美國可能在2020年前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而美國原油產量頂峰可能是在2025年,能力是日產170萬噸(1,200萬桶)原油及凝結油,另加大量天然氣。同時間其他國家的油產會下滑而油組國會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產油體系,最大的原因是油組國的生產成本遠比開發頁岩油便宜及容易。

石油業內估計全球未來的石油來源來自三個源頭,一是頁岩,二是山深海,三是油沙,而這三類開採費用都是昂貴的,只要油價下滑跌低一個價格水準,就無利可圖要停產,故此怎樣去從地層中用各種新技術手段榨取更多的有油量將是利益所在。舉個例子,EOGR公司最初估算每65英畝的鷹堡(Eagle Ford)地層可產油64萬噸(450萬桶),但實驗證明用40英畝的規格來開發更佳,可以增加採收率四成至90萬噸(630萬桶),而隨著新的頁岩開採技術的成熟,這個產量遠會上升而成本會下降,頁岩油氣的開發能夠得以突破而成功是全球一次能源革命,改寫了全世界的能源格局版圖,全球能源體系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重塑著全球政治經濟和金融體系,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對美國的經濟復甦功不可沒,在四年內為美國提供了近90萬個工作崗位,增加了1,200億美元經濟收入。

生產頁岩氣20億立方米以上,帶動加工產值超過100億美元。2000年時,頁岩氣只佔全美天然氣生產量的1%,但至2014年時已上升至30%,通過頁岩氣等的爆發式增長,美國成為全球能源新秩序的最大受益主人翁。根據美國能源局《2011年能源展望》預測,未來頁岩氣產量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估計2020年全美天然氣總產量將達到9,910億立方米(35TCF),頁岩氣產量將佔四成,至2030年時全美天然氣總產量將達到11,326億立方米(40TCF)。頁岩氣約佔總產量的50%,2040年美國天然氣總產量將是12,742億立方米(45TCF),頁岩氣將佔過半。美國目前產油量第二大的州分份十是倍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該州的巴肯頁岩(Bakken Shale)開發是近幾年才冒起來的,2008年初產量不足每日1.4萬噸(10萬桶),至2014年8月時已升逾10萬噸(70萬桶)一天,其年產量已超過油組國中最小的成員國厄瓜多爾,更將超越在中東的卡塔爾。美國原油進口日漸減少,2013年的石油進口量降至1998年以來的最低,而煉油出口量則達至1991年來的最高!

美國有大量煉油產能,但需求卻相對疲軟,成品油出口近年呈現快速上漲態勢,例如2004年僅為十13萬噸(91萬桶)/日,2013年就高達39萬噸(276萬桶)/日,美國在南非、中非和墨西哥等地開拓了練制石油產品的新出口市場,如將過半的煉製石油產品出口到墨西哥及其他汽油需求急劇上升,但缺乏煉油產能的國家,實際上美國成品油相關產品出口增速比原油產量增速要快得多。在2014年,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國之一,逐漸顯現出美國石油獨立的趨勢,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廉價石油無疑會刺激美國國內消費及振興經濟,而經過四十年長的禁售,第一船美國的國產石油已於2015年最後一天運往意大利,開始了美國石油出口的週期,估計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 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