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時清政府全國有多少軍隊,爲什麼一定要用北洋軍,當時北洋軍有多少人?

粗淡1


辛亥革命時,清政府手上其實是有兵的,並不是一定要靠北洋軍才能鎮壓南方的起義軍。事實上,

僅憑北洋軍的七萬兵力,也不可能把辛亥革命中宣佈獨立的十五個省完全鎮壓。清政府之所以要派北洋軍到湖北,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



武昌起義成功後,湖廣總督瑞澄和湖北新軍第八鎮統制張彪逃到了漢口,他倆在漢口一面收攏殘兵,一面照會漢口的各國使館,企圖憑藉湖北清軍的力量和西方各國駐漢口的兵力,就地剿滅武昌的起義軍。但是張彪在漢口待了幾天,只收攏了兩千多部隊,遠不是起義軍的對手。而瑞澄乞求的漢口西方各國公使,也都不表態,坐視不理。(當時在漢口江邊停泊有英艦八艘、美艦三艘、德艦五艘,俄艦兩艘、日艦一艘)

眼見各國無意幫忙,瑞澄抓瞎了,因為就靠張彪的兩千殘兵,肯定不是武昌義軍的對手,說不定連漢口都保不住。於是,瑞澄也顧不上自己的名聲了,趕緊給北京連拍了幾份電報,請求朝廷火速派兵南下,增援漢口的清軍。在電報中瑞澄反覆強調:此次武昌的叛黨與之前四月份在廣州黃花崗造反的叛黨不一樣!廣州叛亂主要是學生和會黨,而武昌這次是訓練有素,且軍備充足的湖北新軍。如果朝廷不盡快派精銳平叛,到時候必然是樑柱摧折,大廈傾倒,整個湖北省都會淪陷

備註:湖北除了新軍之外,還有巡防營,也就是綠營兵和練軍改編的部隊,戰鬥力雖然不如新軍,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戰鬥力。瑞澄和張彪退守漢口後,就收攏了兩千多巡防營和少部分新軍,這也是鎮壓武昌起義過程中,第一支與起義軍交手的清軍。



接到瑞澄發來的十萬火急的求救電報後,攝政王載灃沒有猶豫,迅速下達了讓北洋軍沿盧漢鐵路南下參戰的命令。同時還下令,讓海軍總司令薩鎮冰率領十五艘軍艦從上海出發,溯長江而上,先行抵達漢口,協助瑞澄和張彪防守漢口。待北洋軍抵達後,陸海兩路夾攻,一舉消滅湖北的革命黨。

至於攝政王載灃為什麼要派北洋軍參戰,主要是出於四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湖廣總督瑞澄給北京連拍電報,渲染起義軍的威猛,乞求朝廷速派精兵增援,而當時離北京最近的精兵就是北洋軍。

第二,載灃擠走袁世凱後,北京的滿洲高層認為北洋軍已經被控制了,可以隨時聽從朝廷的調令,而其它省的新軍還不行。

第三,實事求是的說,北洋新軍的戰鬥力也確實是全國所有部隊中最強悍的,朝廷派北洋軍前去湖北鎮壓革命黨,最靠譜。


第四,當時清軍的總兵力在七十萬左右,其中二十萬綠營兵和二十萬巡防營要負責守備的任務。北洋軍是唯一的機動力量

基於這四點考慮,攝政王載灃認為,既然湖北新軍很強,就應該派更強悍的北洋軍出手,消滅之;既然造反的勢頭很猛,就應該立刻派手頭上的機動部隊,也就是北洋軍去平叛,如果搞不定,再抽調其它部隊助戰,總之就是要一舉平叛。但是載灃太年輕了,他忽略了兩個致命的因素。

首先,湖北新軍能造反,北洋新軍這幾萬人就不會起貳心麼?

其次,湖北新軍會坐以待斃?等著讓朝廷部署完畢後,來宰殺自己?


清政府調兵遣將,鎮壓大軍即將前來的消息傳到武昌閱馬場湖北省軍政府後,湖北都督黎元洪立即下令,不要等清軍來了再被動抗擊,革命軍應該先發制人,主動渡江到漢口,乘清軍沒有集結之前,先把漢口和漢陽的清軍全部端掉了再說。結果駐守在漢口的清軍被起義軍給打跑了,湖廣總督瑞澄乘坐海軍軍艦逃到了上海,統制張彪率殘部向北撤退,準備傍南下的北洋軍的大腿。

那麼北洋軍當時在幹嘛呢?簡單點說,就是磨磨蹭蹭,故意不參戰。

武昌起義後第三天,攝政王載灃下令北洋軍參戰,結果北洋軍的幾個大佬不奉詔,表示袁世凱不復出,他們帶不了兵。沒辦法,時間太緊迫了,這個時候沒有別的兵力了。於是載灃只得在第二天下詔,起復袁世凱,讓他以湖廣總督的身份,會同北洋參戰。誰料,袁世凱對這道聖旨卻並不滿意,因為清廷只是給了他一個空頭差事,還沒有把前方軍事的指揮全權交給他。因此,袁世凱力辭不受,辭謝了朝廷對他的任命。

袁世凱擺架子,讓載灃當時很惱火,結果沒兩天,更惱火的事情來了。由於武昌起義軍攻陷了漢口和漢陽,直接導致武漢附近的黃岡、漢川、京山、天門、潛江等地的革命黨也紛紛起義,響應武昌的起義軍。而瑞澄和張彪卻無法彈壓,北洋軍走到信陽後也不再向前,眼睜睜的看著革命黨的勢力坐大。

駐漢口的五國領事看見局勢失控了,紛紛向自己駐北京的大使館拍電報,讓大使出面向清政府施壓。列強表示,既然湖北當地的清軍已經無法鎮壓了,那就答應袁世凱,讓北洋軍試試嘛,否則我們列強就直接干預了!洋爹們發飆了,搞得載灃很沒有面子,最後只得再讓人去請袁世凱出山。而這一次,袁世凱就掌握了主動權,他提出六條就職的條件,還表示如果如果不答應,他就不出山。

袁世凱提出的六個條件是:

一、明年召開國會;

二、組織責任內閣;

三、開放黨禁;

四、寬容武漢起事人員;

五、授予指揮前方軍事的全權;

六、保證他軍隊糧餉的充分供給。



袁世凱提出的這些條件,其實質就是要把清廷的軍事和政治大權都要從滿族大臣的手裡奪過來,使清政府完全聽從他的擺佈。根據這些條件,不僅皇族內閣奕劻要下臺,連掌握清廷最高權力的載灃也要退居無權無勢的地位。載灃非常不想答應,但是現在不答應也不行了!

因為第一,袁世凱的復出是列強向清廷施壓的結果,載灃不敢跟列強死磕;第二,北洋軍現在就已經失控了,各鎮統制均唯袁世凱馬首是瞻。如果這個時候跟袁世凱翻臉,就等於跟北洋軍翻臉了。得罪了北洋系,估計都不用等革命黨殺自己了吧?北洋軍那幫丘八肯定會把清廷一鍋給端了;第三,南方獨立勢頭太猛,這個時候調其它的新軍或者巡防營參戰,已經來不及了

最後,載灃答應了袁世凱的所有要求,令袁世凱為欽差大臣,同時下令馮國璋為北洋第一軍軍統,負責前方的作戰事宜;段祺瑞為第二軍軍統,擔負後方接應,兩軍及所有赴鄂的海陸軍隊,均歸袁世凱節制。令人髮指的是,袁世凱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的同一天,馮國璋就率北洋軍奪回了漢口,狠狠的露了一把臉。但是袁世凱此時根本就不關心這些方面的事情,畢竟武昌的義軍只有兩萬多人,他帶了四萬多北洋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他都具有優勢,打得贏是應該的。他此時操心的事是,怎麼把清廷架空,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袁世凱心裡很清楚,清政府肯定是保不住了!武昌起義之後,湖北多地開花,不止是武昌一地,其它地方也到處都有革命黨造反。他這幾萬北洋軍,怎麼可能跟遍地的革命黨死磕呢?所以,袁世凱在出山之前就提了那六條要求。其中第一條,要求第二年召開國會,明擺的就是要求實行君主立憲加責任內閣,並以這個主張,跟革命黨和清政府談判。這個主張的妙處就在於,既有帝制也有共和,這對於革命黨和清政府來說,這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談判標準。

最後的結果就是,袁世凱死磨硬泡,跟革命黨和清政府談了幾個月,談的清政府和革命黨雙輸,他自己一個人贏了。



總的來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當時手頭上是有兵的,大概在七十萬人左右。其中二十多萬綠營兵、十萬八旗兵、二十多萬巡防營、二十萬新軍。這些部隊裡面,八旗兵最垃圾,綠營兵稍微強一點。最有戰鬥力的是巡防營和各省新軍,新軍不用說了,巡防營裡面也有很能打的。比如奉天巡防營管代張作霖、江蘇巡防營老大張勳,就都參加了鎮壓辛亥革命的作戰。

但是,巡防營要負責當地的防務,不能隨便調動,否則當地就亂套了。而北洋軍雖說只有七萬多人,但這七萬人都是清政府斥巨資,專門打造的戰略機動力量,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辛亥革命這種大規模的反叛。並且載灃罷免袁世凱後,還對北洋軍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只不過袁世凱的影響根深蒂固,最後利用北洋軍逼宮了清政府。

袁世凱在復出後,也是很苦逼的,北洋軍到處滅火。僅在武昌方面,就投入兩鎮兵力對付湖北的革命軍。後來江蘇獨立了,北洋軍又調了一鎮進駐蘇魯,配合張勳的巡防營應付東南民軍;陝西和山西也宣佈獨立後,袁世凱又要安排兩部分北洋軍分別圍剿山西和陝西民軍;此外袁世凱還要留一部分北洋軍看守京師,一部分進駐蒙邊。後來袁世凱對隆裕太后說,我應付不過來了,您還是退位吧!這句話,其實也不全是為了逼宮而說的。畢竟北洋新軍就那麼幾萬人,還要分成了十幾部分使用,累都累死了。


Mer86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簡單瞭解一下清朝的兵制。

從初清到晚清,清政府有過三種兵制:最早是“旗兵”和“綠營”,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組織湘軍、淮軍,官方的正式名稱叫做“勇營”。

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前,旗營和綠營都已腐朽到極點,曾經風光無限的湘軍和淮軍也逐漸走下坡路。朝廷的有識之士意識到,有必要改革兵制,建立新的軍隊體系。李鴻章在直隸總督任內,按照歐洲軍隊方式練兵,辦了一個天津武備學堂,由戈登代為購置歐洲新式槍械,聘請德國軍官為教練,由滿人蔭昌為總辦。之後,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訓練出了自強軍,袁世凱則在天津小站操練新軍。自強軍後來成為南洋新軍的前身,而小站新軍則是北洋新軍的前身。

辛亥革命前,全國上下大概就是兩支軍隊——新軍和巡防營。

巡防營是什麼鬼?

巡防營是挑選舊綠營和湘軍與淮軍的精壯,另外再招募民丁,編練而成,主要用來保衛地方。巡防營編制分為馬隊和步隊,馬隊全營設官、弁、兵、夫共189名,馬135匹,每營分為“中”、“左”、“右”三哨;步隊全營設官、弁、夫共301名,每營亦分為“中”、“左”、“右”三哨;步、馬各營則設管帶和哨官等統率之。巡防營在各省均有,且因地方之需要,劃分為若干路,以“中”、“前”、“左”、“右”、“後”或“東”、“西”、“南”、“北”區別之,每路各設統領一員。還有訓練新式槍操的,則設教習一職。順便說一句,大名鼎鼎的張作霖,其“土匪”身份洗白,被招安後正是安排在巡防營任職。

巡防營的武器裝備較好,有西式的槍械和火炮。但由於成員的來源良莠不齊,而帶兵官多為舊武官或是候補道,對新式軍事知識一無所知,儘管忠誠度有一定保障,但戰鬥力相對堪憂。

下面再說一說新軍,這是重點。

1903年10月,清政府設立總理練兵處,並令各省成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清政府原計劃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新軍為地方軍,一共在全國編練36鎮新軍。1904年,清政府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在北京設立練兵處,各省設立督練公所,將全國劃分為36鎮(軍區),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1907年,全國已練成新軍16個鎮和16個混成協(一說為14個鎮﹑18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最好的就是袁世凱北洋六鎮,其兵力遍佈直隸、山東與東北。

辛亥革命爆發時,全國新軍除北洋新軍外,其它大部分都同情或者直接參與了革命。南京的南洋新軍第9鎮直接參加了革命黨,是攻打南京城的主力。武昌起義是湖北新軍發動的,雲南重九起義、太原起義、長沙起義等,都是各地的新軍發動的。這些起義中,除了東北張作霖指揮的巡防營控制住了局面,其它大部分巡防營都不是新軍的對手,投降的投降,倒戈的倒戈,其它則基本被消滅。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能拿得出手對付各地起義新軍的部隊,確實只剩下袁世凱的北洋軍了。

1.劉革學 :《北洋軍閥大結局》

2.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3.沈敦和:《自強軍西法類編》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辛亥革命的時候整個大清國大約有兵力一百萬人,這還是正編的軍隊,除了正編的軍隊外還有大約三百萬左右的地方在籍兵勇(預備役人員)。

以下是當時清軍的主要軍事力量。第一支,滿八旗軍,有300萬人口,編軍戶20萬戶,其中每戶出兵丁一人,總計約20萬人,編成5+1個軍司令部;第二支,是漢八旗軍,人口800萬人,編軍戶50萬戶,其中三戶出兵丁一人,總計大約15萬人,並編預備役50萬人,歸屬滿八旗司令部;因此,滿八旗加漢八旗大致兵力就是三十五萬+五十萬預備役兵力;第三則是綠營兵,湘軍,淮軍等等,按著清朝的軍隊編制來看,每軍的頂額人數是十萬人,也就是一個方面軍,因此在清朝辛亥革命時期大約有三十萬人左右,預備役兵丁不詳。第四支則是受袁世凱直接控制的北洋軍大致在三十萬人左右。

至於說為啥只有北洋軍可以調動那是因為北洋軍的駐防地就是京畿要地,而發動辛亥革命的地點就是北京,其他軍隊則駐防在各個地方,想要調動也是鞭長莫及的。這也就是為啥溥儀只能退位不能殺,因為殺了溥儀就是弒君,人人得而誅之,到時候整個國家的軍隊都可以打著進京勤王的口號圍攻袁世凱。


優己


清末兩個厲害的人物。一個是袁世凱,一個是慈禧。

清朝打天下的是八旗,以及吳三桂、洪承疇等人的漢軍。

1.八旗,就是八種顏色的旗子。

上馬為軍,下馬為民。在明末,每到春天,天氣轉暖,青黃不接之時,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就帶著八旗男子,不論年齡大小,到明朝境內四處搶掠,如同狩獵一般。八旗人人會騎射,勇猛衝鋒,虎狼一般。

八旗為世襲制,入關後分散駐紮在各省省會,在省城內建立旗城。出生便有俸祿,太平日久,逐漸由武轉文,不習弓馬,而學習經書,字畫,演戲,花鳥魚蟲等等。

清末,八旗具體人數已不可考,因為是按戶統計的,大約23萬戶,俱不能戰。

2.綠營(後轉為巡防營)。滿清入關收編的漢軍,因為旗幟是綠色的,稱為綠營。

綠營從一開始戰鬥力就有限,因為是收編投降的軍隊,俗稱帶路黨,與偽軍無異。人數眾多,搖旗吶喊壯聲勢,真打仗完全不行。要命的是綠營也是世襲制,父死子繼,一代不如一代。太平天國起義時,綠營是一觸即潰。

慈禧裁汰綠營。選其中壯年男子,成立巡防營,為地方保衛部隊,主要任務是剿匪。各地巡防營在剿匪時收編了不少義匪,如東北張作霖、廣西陸榮廷等。

巡防營有一定的戰鬥力。人數眾多,全國大約有40萬。但是他們屬於地方部隊,建制分散,不易集中。

3.湘軍、淮軍等團練部隊。這在鎮壓太平天國時屬於主力部隊。然而在中日甲午戰爭時,卻被日本打的潰不成軍。而且核心人物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失勢後,團練部隊約等於0。

4.慈禧第一次整軍練兵。

慈禧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她心中有數。所以甲午戰爭失敗後,她提拔榮祿編練武衛軍。

武衛軍分成5部分。

中軍,榮祿自己兼領。

前軍,聶士成。甲午戰爭時打得不錯。

左軍,宋慶。

右軍,袁世凱。新軍。

後軍,董祥福。甘肅部隊,平回亂時出力甚多。

隨後的三年裡,武衛軍蒸蒸日上。

慈禧心中高興。在1900年,對八國聯軍亮劍!

結果,武衛軍前軍、中軍、後軍幾乎全軍覆沒。左軍重創。

只有右軍保留下來了。這右軍正是袁世凱。原來袁世凱帶著右軍去當山東巡撫了。

5.慈禧的第二次整軍練兵。

對八國聯軍失敗後,全國僅存的正規軍只有袁世凱一支。榮祿生病了,很快就死了。

慈禧順水推舟,任命袁世凱為北洋大臣,編練軍隊。名為北洋軍。

袁世凱領命後,2年練成兩鎮。一鎮大約1.25萬人,有步兵、騎兵、炮兵、工程兵、輜重兵。



慈禧一看,袁世凱太能幹了,不放心。於是提拔了滿人鐵良,選旗人練兵。名為京旗軍。京旗軍也練成一鎮。1.25萬人。

袁世凱也很聰明,他把練成的兩鎮北洋軍上交慈禧。慈禧提拔旗人鳳山掌管這兩鎮人馬。鳳山接管後,進行擴編,兩鎮變三鎮。

袁世凱無事一身輕,把自己的老部下,就是原來的右軍重新整理,成為一鎮。又把原來當山東巡撫時的山東部隊整理,成為一鎮。

到1908年時,北洋六鎮已經形成。鐵良一鎮,鳳山三鎮,袁世凱兩鎮。共7.5萬人。

6.慈禧也很明白,那鳳山帶的三鎮,分明是袁世凱練得。她又提拔滿人良弼,編練禁衛軍。良弼年輕有為,很快編練成型。禁衛軍規模也是一鎮,約1.25萬人。

7.1908年,慈禧死了。袁世凱、鐵良、鳳山等人全部失勢。要麼回家,要麼外放。

8.在北洋練兵的同時,各省地方上也沒閒著。辛亥革命前練成新軍總數近7萬人。然而辛亥革命爆發後,地方新軍全部站到了革命黨一方。





總結:

1. 八旗23萬戶,不能戰。大部分潰散逃跑改姓。當然也沒人追查他們,散了就散了。

2.巡防營40萬人。革命派和保皇派,一半對一半,自相抵消。

3.禁衛軍1.25萬人,屬於保皇派,用於守皇宮,不能出征。

4.新軍14萬。地方新軍近7萬人全站到革命一方。北洋六鎮7.5萬人,除了第一鎮京旗軍為天然保皇派,其他五鎮暗潮洶湧,極有可能倒向革命黨,比如吳祿貞、蔣作賓等等。

一旦北洋五鎮倒戈,後果不堪設想!其時鳳山已死(半年在廣州被同盟會刺殺),慶親王、攝政王等召回袁世凱,即考慮由他統領五鎮,而清廷和平退位。


草墨之家


清政府有多少軍隊,很難有準確數字,我們可以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推算一下。

清軍入關時以八旗軍為主,滿、蒙、漢八旗總兵力不過十多萬人,滿清定鼎中原後,八旗分駐全國,京城駐軍人數最多,約十萬人,八旗兵在巔峰時期也僅有20餘萬人,實際上八旗軍的戰鬥力在康熙初年已經退化的非常厲害,失去了國防軍的作用,被綠營取而代之。

綠營大部分是清軍入關後收編的明朝降軍和其他武裝力量,綠營軍分駐各省,由提督管轄,是清朝主要的國防軍事力量,在“三藩之亂”時綠營軍憑藉著出色的表現取代八旗兵成為了清政府最為倚重的國防力量。

據《大清會典》記載直到乾隆年間全國還有綠營六十六鎮總兵力約六十五萬人,但是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綠營軍戰鬥力下滑嚴重,另一種武裝“鄉勇”登上了歷史舞臺,正式名稱為“勇營”。

“鄉勇”本是臨時招募的武裝力量卻因太平天國運動得以壯大,以

湘軍和淮軍為代表,成為了清朝後期主要國防力量,巔峰時期僅湘軍就有三十餘萬人。

但是隨著湘軍主動裁撤以及甲午戰爭的失敗“勇營”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新軍粉墨登場,這些被清政府寄予厚望的新式陸軍卻最終成為了清朝的掘墓人。

新軍源於甲午戰爭後的小站練兵,最先編練完成,也是戰鬥力最強的就是袁世凱的直系部隊北洋六鎮,總兵力7萬餘人。清政府原計劃在全國編練新軍三十六鎮,但是最終未能完成,新軍總數不過16餘萬人。

那我們可以算一下,清朝滅亡時,全國的新軍總數不超過二十萬人,加上由綠營改編而來的巡防營,還有那些名存實亡的旗營,這就是清政府所有的家底,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就是北洋軍,以及個別的巡防營,比如張勳部等。

為什麼要用北洋軍

那是因為革命黨的力量確實非常薄弱,各地雖然紛紛響應武昌起義,但是大多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真正革命黨掌握的實力非常有限。

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前,革命黨已經發動過大大小小數十次起義,但是均遭到鎮壓以失敗告終,就算是武昌起義的成功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可以說單憑革命黨人的力量若想推翻清政府還需要蟄伏几年,而藉助北洋軍閥的力量可以迅速達成目標,這也是一種妥協。


一點點歷史


清朝前中期,八旗、綠營兵還有些戰鬥力,到了清代晚期,一手拿大煙杆、一手拿燒火棍的八旗和綠營兵已經腐敗至極,拉上戰場不堪一擊,比如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最精銳的30萬漢蒙八旗兵被1萬多點的英法聯軍攆著跑,最後被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燒了圓明園,沙俄一看清軍這麼無能,也出兵東北,最後與各國簽了一大堆不平等條約才算完事,東北150多萬領土就是這次丟的。

圖為1900年進入上海的武衛軍,為新軍前身。

晚清的八旗兵還有20萬,在山海關、南京、北京、杭州等各地駐兵,但都形同虛設,已經變成地方政府養的一群社會閒散人員,自1865年僧格林沁戰死後,再無將兵可用。

圖為在天津的北洋新軍。

還有綠營兵,綠營主要是漢人組成,情況和八旗兵一模一樣,在戰場上常常一觸即潰,湘軍、淮軍興起成為國防力量後,綠營兵逐漸被裁撤,到了清朝末期分散在全國的綠營兵還有不到50萬,成了維護地方治安的保安隊。

晚清時還有地方團練湘軍,但1864年剿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藩在南京就地解散了大部分湘軍,少量湘軍將領和士兵匯入淮軍;而淮軍基本敗於1895年甲午戰爭,後來袁世凱訓練新軍時,大量吸收淮軍將領和士兵。

晚清末期最開始不止袁世凱一家練新軍,全國各地都在練,比如張之洞的自強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董福祥的甘軍等,1905年張之洞自強軍編入北洋軍第四鎮;武毅軍在甲午戰敗後大量潰逃,有建制的被袁世凱分拆,少量編入新軍;甘軍以前是左宗棠的部隊,八國聯軍以後也被瓦解了。

北洋新軍不但有軍樂隊,每鎮都有軍歌。

晚清編練新軍,只有袁世凱完成了任務,軍隊改制最成功的部隊,還興辦軍事學校搞的有聲有色,加上袁世凱此時已是權傾一時,所以當南方鬧革命時,清廷只能依靠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了。當時北洋共有六鎮,一鎮有1.25萬人,六鎮就是7.5萬人。


圖文繪歷史


滿清也很無奈,當初,之所以編練新軍,就是因為以前的八旗綠營等軍隊都成了廢物!

【先說八旗】八旗兵到康熙年間,就成了廢物了。到清末時期,八旗兵只會抽大煙,溜鳥,逛窯子了。這都要感謝“八旗制度”,讓這些兵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老爺兵。

讓八旗老爺們去打仗?你的給他們找兩個人扛槍。一個扛火槍,一個扛煙槍!雖然有二三十萬人,但是,不如沒有。

【再說綠營】這些兵,戰鬥力本來就低於八旗兵。他們最初在滿清扮演的角色就是“偽軍”。偽軍有戰鬥力?別開玩笑了。

太平天國時,綠營也成了擺設,遇敵既潰!於是,綠營被裁撤,從四十多萬人減為十幾萬人。

【然後說說團練】綠營和八旗不能對抗太平軍,於是,滿清讓各地自練團勇。例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



但是,因為怕朝廷以為自己擁兵自重,這些團勇後來大都被裁撤。沒有被裁撤的,很多都被被洋人滅了。剩下的建團勇,也隨著領導者逝世,也紛紛退出歷史舞臺。

【還有巡防營】慈禧覺得各地總督擁兵自重,不如朝廷自己練兵。於是,從綠營中選精銳,組建巡防營,成軍40萬。但是,其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分散在各地。

滿清兩次訓練新兵,第一次是組建武衛軍;第二次就是編練36鎮新軍。

【第一次練兵】甲午戰爭失敗以後,慈禧讓榮祿編練武衛軍,分成5部分:前,後,左,右,中。

結果,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武衛軍在和八國聯軍交戰中,損失,前,後,中三軍;左軍遭受重創,只剩下袁世凱右軍。

【第二次組建新軍】慈禧在八國聯軍進北京後,讓袁世凱任北洋大臣,編練出北洋六鎮新軍,共計7.5萬人。



1904年,清政府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軍區),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武昌起義爆發時,清政府只成立了二十六鎮。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其中,北洋六鎮擁兵7.5萬人。

由此可以看出,滿清能用來打仗的只有大約17萬新軍,北洋佔了不到一半。

那麼,為什麼只能讓北洋去鎮壓起義呢?因為,另外一半新軍就是起義軍!

清朝當初想依靠在各地組建講武堂,編練新軍,來穩固統治。豈料,新軍軍官大都是留日學生,進步青年,他們傾心革命!正是這些新軍,打出了起義的第一槍!

武昌起義爆發後,各地新軍紛紛效仿。一時間,除了北洋六鎮等少數新軍外,都成了推翻清朝的武裝力量。清朝等於是自掘墳墓!

在這裡,要說下雲南講武堂。開辦之初的47名教職員中,同盟會員就有17人,革命分子11人,傾向革命者8人。剩下的人,也不支持清朝統治。朱德,葉劍英等人,也是出自於雲南講武堂。


勇戰王聊歷史


清政府軍隊前期主要是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兵就是由滿族人組成的部隊,這些部隊在大清的建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在清朝前期比較驍勇善戰,是整個清軍的主力部隊,但是在乾隆後期,戰鬥力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就是滿清制度,決定了這些八旗子弟不用怎麼努力就可以大富大貴,所以自然沒有人努力,再加上咸豐和光緒年間,八旗兵吸食大煙,身體弱得連兵器都拿不起。


綠營兵就更不用說,從成立之初就比八旗兵低一個檔次,無論從地位上,還有裝備上,軍餉上都比八旗兵差很多,就像不是親生的一樣。這些完完全全由漢人組成的綠營自然不會心甘情願為清朝賣命。

清朝晚期,慈溪太后意識到軍隊素質低下,下令組建武衛軍和北洋新軍,這些在當時都是清朝的主力部隊,戰鬥力絕對比老式部隊高了幾個檔次。但是慈溪太后同時向十一國宣戰之後,武衛軍在對抗八國聯軍侵華過程中基本已經損耗乾淨了。

剩下的主力部隊就是36鎮新軍了,這36鎮新軍包括總計部隊接近16萬人,其中北洋新軍7.5萬人,接近新軍一半人。而辛亥革命的起義部隊就是除北洋新軍剩餘的新軍,這些人大都受西方文化影響,對腐敗的清王朝早就非常反感。

清政府為了對抗起義軍,必須就要用到北洋軍,因為放眼中國,除了北洋軍,還有其他軍隊能和他們對抗嗎?顯然沒有。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甲午戰爭後,晚清政府決定效仿西方改革軍制,建立新軍。新軍日後在辛亥革命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在漢納根練兵計劃終止後,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即為“定武軍”,後改派袁世凱訓練。

袁世凱對原定武軍4750人進行擴編,招募丁壯共成7300人。同時創設步、騎、炮、德文四所隨軍學堂,以培養中下級軍官。另外與德國、挪威等國的教官簽訂教習合同,訓練新軍。

甲午戰爭慘敗後,除袁世凱訓練新軍,中國朝野上下掀起一陣練兵潮。記載為:

“倭事定局以來,內外臣工條陳自強之策,莫不以練兵為第一要義”

另有張之洞所練自強軍。自強軍效仿德式,分為步、馬、炮、工程,並請德國軍官擔任教官,全軍共計2860人,後所有增加。

雖然,清朝軍隊像西方學習從湘軍、淮軍開始就有,比如配上洋槍洋炮,但從新軍開始,才真正效仿西方軍制。因此,袁世凱的新軍,張之洞的自強軍的實力較強。

辛亥革命第一槍武昌起義,正是由湖北新軍參與的革命軍率先發難。而湖北新軍乃張之洞在湖北訓練的新軍。


五味社


清朝絕大部分時期,軍隊只有兩種——八旗和綠(lù)營,這是清朝打天下的基礎。清末迫於形勢又有了團練和新軍。

八旗

八旗最初源於女真人的狩獵組織,

努爾哈赤整頓後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後來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

八旗制度是上馬為軍,下馬為民的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除了滿洲八旗以外,努爾哈赤又增設了蒙古旗,至皇太極時期編成蒙古八旗,接著皇太極又編成漢軍八旗。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合稱八旗

,至此八旗的制度臻於完善。

清軍入關伊始,為加強軍事防禦,分別令八旗兵在京師與各地(一般是省會和重鎮)駐防,直至18世紀中葉,八旗營區終於系統地分佈於全國的軍事要地,實行永久性的駐紮。

入關伊始,清廷即採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圈佔大批良田劃歸旗人,並豁免旗人的稅賦與勞役。世襲的旗人只要在戰時參與作戰就行了,但承平日久,根本不需要作戰,再加上優惠政策造成旗人的頹廢和寄生性,都後來旗人騎射荒廢,幾成廢物。

清末,八旗的人數有多少不知道,湊起來也有幾十萬人,但毫無戰鬥力。

綠營

綠營是清朝的常備軍,由清朝入關後在統一全國過程中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組建的,以營為基本單位,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綠營兵的數量時有增減,在咸豐年間大約60萬左右。在清朝前期,綠營曾起到重要作用。但綠營士兵也為世兵制,父死子繼。

清朝中期以前,綠營尚稱精銳,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在嘉慶初年鎮壓白蓮教起義時就已經很廢,到太平天國時,更是屢戰屢敗。

所以在同治至光緒年間綠營被改編為警察性質的巡防營,失去了常備軍的作用,綠營之制僅存空名。

清末巡防營人數眾多,大約有40萬,但是警察的特點就是分散,關鍵時刻怎麼可能找到這麼多人。

團練

團練是中國古代地方的民兵制度,在鄉間的民兵,亦稱鄉兵,起源於周朝的保甲制,可謂源遠流長。在宋朝還有團練使的職位,明朝取消此職,清朝再次設立。

嘉慶時期,在面對白蓮教起義時,嚴重腐化的八旗和綠營擾民有餘,禦敵無力,清朝開始實行團練。

鴉片戰爭時, 林則徐在廣東三江各鄉鎮組織鄉勇及民團抵抗英國海軍,取得成功,團練開始被收編於正規軍隊。

以上這些還是小規模,真正大規模團練是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由於八旗和綠營沒用,清廷只得允許地方團練。在這種情況下, 曾國藩以團練為基礎,加上兵勇、伕役工匠等編成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共一萬七千人,人稱湘勇或湘軍。

曾國藩後來將此法進行推廣,又出現了淮軍等,這些都是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部隊,但仍屬舊式部隊,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面對現代化的日本軍隊,根本無法對抗。隨著核心人物的離去,團練逐漸消弭。

新軍

甲午戰爭的慘敗,終於讓慈禧意識到編練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性。於是清廷開始編練新式陸軍,其武器裝備購制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效仿西方軍隊,又稱新軍。

到1899年6月,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在鎮壓戊戌變法以後,為加強京師防務,命軍機大臣榮祿為統帥,編組各路新式陸軍為武衛軍。

清廷改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董福祥的甘軍為武衛後軍、宋慶的毅軍為武衛左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武衛右軍,榮祿新募的部隊為武衛中軍,榮祿總領武衛軍。

隨後幾年,武衛軍蒸蒸日上,結果1900年跟八國聯軍一打,武衛軍前軍、中軍、後軍幾乎全軍覆沒,左軍也遭受重創。只有袁世凱的右軍保留下來了,因為此時右軍在山東,袁世凱響應張之洞提出的”不奉亂命“,沒有趕去跟八國聯軍死磕,這就是北洋軍的前身。

1901年清廷簽訂《辛丑條約》後,決心推行新政,進行軍事改革。慈禧任命袁世凱為北洋大臣,編練軍隊,北洋軍因此得名。

1903年,清廷成立總理練兵處,令各省成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並實行裁軍,精銳留為常備、後備軍及巡警營。

按照清政府的計劃,是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一共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但直到滅亡,清朝只成立了二十六鎮,練成十六鎮,約有18萬人。

唯有北洋軍

1911年武昌首義是地方新軍起義,隨後響應的陝西、湖南二省,也是新軍起義。接下來響應的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還是新軍起義,只有上海、廣東和廣西三地是以民軍商團為主,其他各地均為新軍起義為主,也就是說,清廷自己建立的新軍將之推進了墳墓。

辛亥革命,幾乎所有地方新軍都倒向了革命黨,清廷能夠依靠的軍隊,八旗,廢物;巡防營,廢而且散,並且不一定支持皇帝,那麼就只剩下中央的北洋軍和禁衛軍了。

禁衛軍人數少,顯然也不可能外出征戰,只能依靠北洋軍,不是一定要用,而是沒得選。畢竟袁世凱的北洋六鎮裝備與訓練都是最好的,遍佈直隸、山東與東北,實力也最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